异国幻象与自我“东方化”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u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中,王安忆是一位有着鲜明艺术特色的作家。在她的诸多作品中,《我爱比尔》是较为特殊的一部。该小说创作于1995年,讲述了学画画的大学生阿三邂逅了美国驻华外交官比尔,从此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异国恋中。在比尔离去之后,阿三又与法国画商马丁恋爱,同样无果。但她的“异国恋”幻想却越来越严重,她留连于大酒店中委身于众多外国男性,最后以“暗娼”罪被送入收容所。该书的特殊之处在于,除成功刻画了一位渴望西方认同却迷失自我的中国女性形象以外,还塑造了一系列异国形象,异国人、异国文化、以及自我与异国文化的迎合冲突构成了小说的一大亮点。然而以往对该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女性主义、悲剧意识等角度,对小说中的异国形象却鲜有分析。本文尝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对《我爱比尔》的异国形象予以新的诠释。
  这里使用的“形象”一词,不是文学理论中对作品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而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其研究范围并不仅限于人物,还可包括器物、景物甚至是观念、言辞。总之,它是存在于作品中关于国家或民族的主观感情、思想意识、客观物象的总和。由于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作家作品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必然包含着想象、夸饰甚至是幻象。因此,“衡量‘形象’的标准不再是传统的‘写实定律’,而是民族想象的有效性和合乎逻辑性”。《我爱比尔》中的“异国形象”,恰在多层次上印证了这一点。
  
  一、西方男性幻象
  
  《我爱比尔》中出现了多个西方男性形象,但通过阿三的视角,却演变为一种非理性的崇拜,分别以美国人形象比尔和法国人形象马丁为代表,具体表现为美化种族,过分夸大异国男性的种族优势。
  美国人比尔的种族优势首先表现在形体上。他本是一个普通的美国文化官员,但随着交往的深入,阿三对比尔的身体由喜爱发展为崇拜,“比尔的轮廓却益发鲜明,像一尊希腊神。阿三动情地吻着比尔,在他巨人般的身躯上,她的吻显得特别细碎和软弱,使她怀疑她能否得到比尔的爱”。阿三的幻想中,比尔已不再是一个平等对话的人,他被幻化成高人一等的“优秀人种”。对美国人来说,阿三消瘦的身体并无吸引力,她只能设法营造种种东方氛围。如在做爱的床垫四周挂满画着中国水墨画的白丝巾等。“美国人最经不起历史的诱惑,半世纪前的那点情调就足够迷到他们了。”因此,比尔对阿三的性渴求,其实是出于对异国情调的好奇,他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也是片面、歪曲的。然而,“比尔幻象”更明显表现为一种政治优势。正如初次相识,比尔是以一个外交官员的身份出现在阿三的画展上,寓示着两人交往从一开始就罩上了政治阴影。在阿三以退学为代价,表白“我爱比尔”时,比尔露出了外交底线:“作为我们国家的一名外交官员,我们不允许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子恋爱”。比尔以“我们国家”来代替“我”,清楚划定了两人的政治界线。他给阿三设定的位置,是一个可供观赏乃至珍藏在记忆中的,但决不是平等。新鲜刺激的差异美学,最终要臣服于高低有序的地缘政治。在最后的招待晚宴上,比尔以外交官员的身份向阿三告别,他给阿三留下的最后画面是与几位美国女孩相谈甚欢,这说明不管比尔曾怎样迷恋东方,他终将回归自己的群体,而这个群体从本质上不能接纳另一种意识形态的因子。比尔来自美国,代表第一世界,他强硬的政治立场,代表着政治意义上的“西方”。比尔拒绝了阿三的爱,象征西方在意识形态上拒绝东方的融入,号称“民主、自由”的政治幻象土崩瓦解了。
  正如在现实的政治中,欧洲总是与美国联系在一起。小说也安排了类似的情节,在比尔离去之后,法国画商马丁登场了。与比尔的官方身份不同,马丁是私人画廊的小老板,没见过什么世面。但马丁的种族优势表现为一种文化优势,他来华主要是为了收购阿三的画,虽然为人腼腆,却对阿三自以为是的画作进行了批评,认为画画不应摈弃自己的传统,应该画“本来”,这个“本来”就是他们的上帝。阿三不能理解,却羡慕马丁有着欧洲人敏锐的艺术触觉。然而这种文化优势被阿三无限扩大,她认为自己虽不能画画了(因为自卑),但“这个法国男孩能使她重新做人”。他们迅速发展为情人关系,马丁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了一种地位优势,小说中有一个典型的场景:临行前,阿三恳求马丁带她走,“他的眼睛变得冷静了,却依然十分的诚实……说:阿三,我爱你……可是,阿三,我从来没想过和一个中国女人在一起生活……因为这对于我不可能”。在面对中国女性的爱情(生活)需求时,马丁清醒地拒绝了她,因为他深知“上帝”对自我的重要性,所谓的“不能与中国女人生活”。其实是源于他血液中根深蒂固的“欧式文化自傲”。即使马丁为上海的繁华所惊讶,但骨子里却不能将这种文化置于与法国平等的地位。马丁来自法国,代表第二世界,他来自欧洲,象征着文化上的“西方”。马丁拒绝了阿三的爱,意味着西方世界对阿三在文化上的拒绝,“文化幻象”也随之瓦解。
  可见,比尔与阿三的隔膜在于意识形态上的根本不同,马丁与阿三的隔膜则在于文化精神的根本不同,他们无情离去,昭示着阿三对西方的“政治幻象”和“文化幻象”在现实中将无法实现。
  
  二、异国生活幻象
  
  书中除了具体的异国形象以外,还有散存于各章节的“器物西方”,这个“西方”不是具体哪一个西方国家,而是通过描述迥异于中国生活方式的词汇所构建起来的“异国形象”。本应是正常的生活场景,透过阿三的视角,却幻化为一种“异于中国也优于中国”的西方生活幻象。
  没有什么情调的厨房,因为是西方人使用的,而变得令入向往。“厨房洁白的瓷砖墙上排列整齐的平底锅,洗衣房里的柳条篮盛着等着熨烫的衣服……这时候,阿三非常清晰地看见了自己的期望。她的期望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家,一个像比利时人这样的家。”这是比利时人在上海的公寓。保守的北欧人其实并不能唤起阿三的浪漫爱情,但却勾起她对家庭的渴望。然而阿三渴望的却不是一个中国家庭,她渴望的只是西方。
  异国生活的特殊性被无限夸大,继而幻化为对机遇的幻想。阿三等一群画家本是勤奋作画准备办画展的,结果因为其中一位结识了法国画廊老板而去了法国,画家们的心都散了。“大马路上走来走去的外国老少,不知哪一个可作衣食父母。”但是没人赏识阿三那不伦不类的画,她也得不到异国男性的爱。强烈的异国幻想促使她迷恋上了外国旅游团下榻的大酒店,最初对外国人的崇拜,逐渐清晰为对西方生活(物质与精神)的向往,最后具体到了对出国机遇的渴望。“她喜欢这个地方,虽然只隔着一层玻璃窗,却是两个世界。”只要是外国人聚集的地方,都被阿三幻想为潜藏机遇。但是,这种非理性的“异国幻象”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了,阿三意识到“凡热衷于在大堂搭识女孩的外国人,大都是不那么正经的。这些为了生意和供职在中国长期逗留的外国人, 其中有一些,意趣也相当低下。这是有些出乎阿三的意外,她以为,这些卑俗的念头是不该装在这样希腊神轮廓的头脑里”。阿三美化的“希腊神们”实际上却是品行不端的普通人,她引以为豪的异国情调,却被英国人视为娼妓行为,高叫起“police(警察)”。阿三的异国幻象彻底破灭了,她被当作下流的“暗娼”送到了劳教所。
  在小说中,异国文化被主人公视作是绝对优于本“民族”文化的,通过阿三视角塑造的一系列异国形象(人和生活),幻化为无限夸大的“异国幻象”,与之相对应的,是自我文化的无限贬低,最后导致文化迷失。
  
  三、自我“东方化”
  
  萨义德在其代表作《东方学》里认为,东方主义属于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点,自古以来就代表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非凡的经历。东方作为西方的“他者”,处于被欣赏的位置。但“东方主义”指的是以西方为主体,按照自我的想象来塑造东方。而在《我爱比尔》中,我们却发现“东方主义”被东方人当成一种吸引西方人注意的工具。主要表现在阿三为博得西方青睐,主动地“自我东方化”,以迎合西方人的审美口味。
  例如阿三的外貌本来就长得很东方化,但还不够,她穿着夸张的服装,如京剧式的白纺绸连衣裤等,以凸现异国风情。为了保持吸引力,阿三想尽办法来营造做爱的气氛。如租住上海老房子,“买来许多零头绸缎,做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靠枕,都是复裥重褶的老样式,床上,沙发上,扶手椅上都是。她给自己买了一件男式的缎子晨衣,裹在身上,比尔把手伸进展衣,说:我怎么找不到你了。他们在柔滑的缎子里做爱,时间倒流一百年似的”。古老的物品摆设,神秘的东方女性,都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异国情调”,其实质就是东方主义。阿三不仅在外表上“自我东方化”,为了留住比尔,她在内心上也不得不伪装成东方淑女来迎合西方人。“阿三问比尔究竟喜欢她什么。比尔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然后说:谦逊……谦逊是一种高尚的美德。阿三在心里说:那可不是我喜欢的美德,嘴上却道:谢谢,比尔。”比尔所说的“谦逊”自然并非我们所说的谦虚,而是无条件地服从与奉献精神,比如阿三向比尔无偿奉献自己的身体和感情,即使被退学也不诉苦等等。这一切努力都让比尔快活而又不需承担责任,但是阿三作为20世纪末中国的新女性,显然并不是隐忍的性格,她其实是渴望回报的。然为了让比尔满意,她不得不强忍心痛将自己伪装成具有东方美德的女子。
  “异国形象可说出关于自身文化有时很难设想、解释、承认的东西,可将本民族的一些现实转化到隐喻层面上去。”对异国形象的研究构建出了关于他者的话语,一切对他者的言说都是对自我的言说。研究他者,也就看到了自我。《我爱比尔》中那高高在上的“异国幻象”,折射出来的正是阿三的民族自卑感,而这又促使她为了吸引异国人的青睐,自我“东方化”。但阿三的“牺牲”没有换来幸福,反而沦为西方男性领略异国情调的道具,这是中国女性最深刻的悲哀。
  《我爱比尔》写了一个女性的悲剧,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从书中选择的人物来看,《我爱比尔》正好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巨大包容性的人类世界。比尔。美国驻华领事馆文化官员;马丁,法国画商;还有许多直接用国籍来指称的异国人,如加拿大商人、日本职员、比利时人、英国小伙子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对应了现实意义中的西方世界,由此也构建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西方形象”。而阿三,则代表渴望提升自我的第三世界公民。以阿三为典型的中国人意识到了本土文化中缺乏的东西(富裕、自由等),超支评价异国文化(西方)。在这种意识下,西方文化是绝对优于“本民族”文化的,其优越性被无限扩大、正面增值,终于演变成一种非理性的“西方幻象”。文学反映了“一个社会用形象化的方式,即借用形象、描述等方式,表述了他们用以自我反视、定义和想象的方法”。王安忆正是通过《我爱比尔》展现了一个中国女性眼中的“异国幻象”,深刻揭示了上个世纪末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盲目趋从”的畸形心理,凝聚了王安忆个人对于在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境况下,第三世界的国民如何建构自我身份问题的严峻思考。因此,深入分析“西方幻象”的成因、文化意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民族自我定位,对于中国在新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如何调整自我方向,真正做到与世界文化“和而不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中国散文开始降温,以往那种人们争写散文轰轰烈烈的景象不再,代之以平平淡淡甚至有些偃旗息鼓。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是散文写作的降落,但从散文文体和本性来说,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散文的过度推进极容易使之“疯长”、“变形”和“早产”,从而失去它的本真、平淡、自然和纯粹。前几年,在散文由“热”到“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空隙”,即真正的好散文比较少。2007年则有一个好的兆头,出现了不少具有
期刊
后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在制造业驱动向内在消费业刺激的发展模式的转变,消费一词变得无处不在。消费概念通过对生活每个角落乃至对人的心灵的全面渗透,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消费社会使一切都模糊在物质与利益的盘算中,它让精神成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心灵成为绚烂物品后的隐匿能指。在消费社会中最习见与最迷乱、最痛恨与最欢快的就是视觉里到处都充斥着身体的符号。而女性身体符号正是借消费快感从黑暗而隐蔽
期刊
2007年发表的《风声》,不仅让麦家收获了“人民文学奖”,同时也使他荣膺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奖”的“年度小说家”称号。公正地说,麦家20余年来为小说创作所付出的不懈努力,理应获得一定程度的认可。但本文并不打算轻易加入大合唱的行列,而是试图就麦家之所以博得广泛认可的原因和背景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对其创作存在的隐忧进行发掘。后面一件工作或许有些吃力不讨好,甚至可能是不受欢迎的忧虑;但我仍然认为,与其盲
期刊
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元一体的历史,中华文学史自然也应当是多民族以多语种、多样式、多风格、多种精神传统共同创造的文学有机体。由55个少数民族创造的多元多样而生机勃勃的多民族文学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软实力。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文学相对于主体的汉族文学而言,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并同时存在着差异性;他们身负着母族文化的集体记忆,同时
期刊
作为一种不断行进中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社会生活及民族进步,与文学审美新变、受众阅读情趣品位变化等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2007年,报告文学创作又有了新的可喜的收获。  长期以来,报告文学都是深受普通读者欢迎和喜爱、深受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的文学样式。在2007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文学创作项目中,报告文学继续占据重要地位和份量,共有30部作品获得扶持,占扶持作品总数的1/4。其
期刊
在纷繁复杂的跨世纪文学语境中,对文化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文化生态进行理性观照是必要和有益的。文学活动从生产到消费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活动过程,视野融合是我们所应秉持的科学研究姿态。视野融合本是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的概念,指理解者的现在视野与理解对象所包含的历史视野相互融合,在这一融合过程中,理解双方都改变并超越了各自原有的视野,与对方的视野融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新的
期刊
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为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末,可归为文学史上的“七月派”时期;中期为建国后至“文革”结束,文艺体制和文艺政策的改变使得他的创作不得不处于被“规训与惩罚”中,这其中很长的时间段属于所谓“潜在写作”;而后期则为“新时期”以来,这一阶段他更多是进行独立的个人化探索,虽然处在潮流之外,有些寂寂无闻,但实际上卓有成效,进行着更具活力、力度和深度的创作。在原创性、复杂性
期刊
走进刘恪的先锋小说《城与市》,仿佛陷入一所到处断壁残垣、蛛网盘结的迷宫,一时间无从把握方向和路径。小说几乎完全是由破碎的、零散的情节片断构成:穿叉跳跃的生活碎片、瞬间闪过的思想碎片、飘忽不定的人物碎片,加上各式各样的文体如日记、诗歌、随笔、文论、影视诗剧、观察笔记、辞条分析、文字考证等等杂糅在一起,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从外部形态上看,《城与市》所营构的视觉平面与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绘画极其相似,都
期刊
王宏先生浸淫草书久矣。在临习历代草书经典法帖的过程中,他潜心研究前贤们草书运笔、结字、谋篇的规律,努力在草书大家鬼神莫测的变化中,探寻不变的宗旨。他从草书快写,连笔、连字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欣赏和临写草书,应以竖行为单位的理论,打破了历来以单个方块汉字为研究单位的成规,可以说是书法研究中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根据这一理论,王宏先生设计发明了三米字格草书行定位法。运用这个方法,王宏先生编著了《三米格草书习
期刊
一、关于草书    文字是思想的符号,文字的书写方法,是“书法”二字的原始含义。在文字书写方法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二极:一极是法度谨严的正书(秦篆、汉篆、唐楷),一极是正书的快写一草书(章草、今草、狂草);行书是介乎二者之间的过渡状态(行楷、行草)。这种分化与演变形成了书法的字体与书体分类。正书是规范的字体,正书字体的快写——草书就成为书体。传统书法作品,兼有实用和审美两种功能。而草书由于书写的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