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调冲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效果观察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脾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应用补肾调冲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脾肾阳虚型POI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33例,加用补肾调冲汤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首次就诊时)及用药后(治疗3个疗程后)的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两组改良Kupperman积分均低于用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均低于用药前,雌二醇(estrogen,E2)水平高于用药前(P<0.05);且治疗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用药前,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结论:补肾调冲汤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并对机体的激素分泌及子宫内膜厚度产生调节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于脾肾阳虚型POI中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正>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酝酿、尝试,90年代试点实践,到新世纪初扩大范围、加大力度,再到目前进一步细化、规范;先部属高校,后省(市)属高校,从职称到职务,从身份到岗位,从终身到聘用,一步步向前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聘用制改革牵涉方方面面,关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局,涉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毫无疑问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职工的高度关注。在经济体制
期刊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获取必需物质的基础,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优产的有效手段。叶色突变体因其表型丰富且易于观察,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理想材料,对叶色突变体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有望进一步揭示光合作用机制,为培育高光效水稻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粳稻品种春江06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斑马叶突变体zl7(zebra leaf 7),对该突变体
学位
汞、镉和铅是有害的重金属,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有害作用。然而,水稻应对汞、镉和铅胁迫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水稻耐汞、镉和铅胁迫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对培育耐汞、镉和铅胁迫相关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调控方式。作为一种蛋白磷酸酶,PP2C在植物应对逆境的抗性和耐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水稻PP2C基因在耐汞、镉和铅胁迫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本
学位
种间联结指在同一空间分布上不同物种彼此间的相互关联性,通常作为群落分类的一种依据,是探讨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及评判标准,对理解群落中物种共存、种群分布及动态演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上世纪以来,种间联结的分析方法经过多次补充和完善,已经广泛运用于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多个领域。但是目前种间联结的测定往往只是对群落间物种相互关系的外在描述,得到的只是群落动态演替的现状或植物间竞争的结
学位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K)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叶片衰老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拟南芥细胞分裂素转运蛋白AtABCG14参与CK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主要负责将根部合成的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t Z)类CK通过木质部向地上组织运输,并参与地上组织CK的卸载和再分配。然而,AtABCG14转运CK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
学位
系统共生表示的是一种生态进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宿主相关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相似性能够反映宿主的系统发育关系。然而,这一模式并不一定持续存在,宿主特征、生活方式、环境条件等都可能影响系统共生的出现。目前已有许多科研人员在较广的生物分类范围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包括哺乳动物、植物根系、水生物种等,然而对于两栖动物系统共生的研究很有限。确定是否存在系统共生对于其机制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微生物群落研究是系统共
学位
类病斑是指植物在没有明显的逆境、机械损伤或病原体侵害时产生的坏死斑,与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HR)产生的坏死斑非常相似。类病斑突变体是一类研究防御反应机制、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理想材料。此外,水稻叶片衰老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众多因素参与调控水稻的类病斑和叶片衰老,包括温度、光照等外部
学位
大豆异黄酮具有较高的营养学价值,在饲料及食品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其所含的异黄酮糖苷难以被动物体消化吸收。本课题从β-葡萄糖苷酶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入手,运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液体菌种培育等方法探究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CCC 32589产β-葡萄糖苷酶的发酵条件优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土鸡养殖中,研究日粮中添加β-葡萄糖苷酶对土
学位
斑点叶是指在没有受到外界病原体侵害的情况下植物体自发产生典型的坏死病斑的现象,它是水稻中一种常见的有害变异,会导致水稻质量变差、产量下降。目前研究发现,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植物防御反应的激活是斑点叶表型产生的主要原因,斑点叶对于植物抗病性的增强起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EMS化学诱变处理水稻粳稻品种台北309,获得了一个新的斑点叶突变体,并将其命名为s
学位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是指植株在没有病原菌侵染的情况下会自发形成坏死病斑,且生理生化反应类似超敏反应,因此该类突变体是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和解读植物抗病机理的理想材料。水稻类病变突变体T39是常规粳稻品种浙粳22经EMS诱变所得,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该突变体病斑的形成需要光照条件的诱导,对7个白叶枯病生理小种均具有高抗性。遗传分析表明T39突变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本研究以T39为材料,对其进行表型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