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PPJ)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2年3月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采用PPJ者为研究组;43例根据胰腺的质地、大小,胰管的粗细选择不同的胰肠吻合方法者(胰管直径≥4 mm,选用胰管黏膜吻合;胰腺切断≤3 mm选用胰肠端端套入式或捆绑式胰肠吻合)为对照组.术后胰瘘的诊断参照国际胰瘘研究小组(ISGPF)的诊断与分级标准进行诊断,有临床意义的胰瘘为B级和C级胰瘘.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5月.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M(范围)表示,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研究组患者均在术中找到胰管,研究组和对照组胰管平均直径均为3 mm.研究组无胰管外引流,对照组为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32,P<0.05);研究组胰肠吻合时间为12 min(8 ~25 min),对照组记录不详.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均为(304±6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75 ±75)mL和(500 ±97) mL,术中输血例数分别为24例(70.6%)和29例(67.4%),术中中位输血量分别为400 mL(300 ~800 mL)和600 mL(300~1 200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8d(11~32 d)和20 d(9 ~44 d),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3,0.619,x2=0.088,Z=0.165,0.07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B、C级胰瘘(均为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27.9%(12/43),胰瘘相关病死率分别为0和11.6%(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32,4.23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胆汁漏、腹腔出血、胃排空延迟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9%(2/34)、2.9%(1/34)、5.9%(2/34)和11.6% (5/43)、7.0%(3/43)、14.0%(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56例患者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9个月至5年.研究组26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未见胰管明显扩张.对照组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结论 PPJ简单、可靠,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疗效较好。
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 要】
:
目的 探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PPJ)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2年3月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采用PPJ者为研究组;43例根据胰腺的质地、大小,胰管的粗细选择不同的胰肠吻合方法者(胰管直径≥4 mm,选用胰管黏膜吻合;胰腺切断≤3 mm选用胰肠端端套入式或捆绑式胰肠吻合)为对照组.术后胰瘘的诊断
【机 构】
:
225400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25400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25400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出 处】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13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连枷胸多由多发性肋骨骨折所致,易造成胸壁反常运动,往往伴有肺挫伤,重者导致呼吸衰竭.我们对18例连枷胸病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探讨NPPV在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现介绍如下。
期刊
病人 女,49岁.左背部疼痛1个月,进行性加重,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佳.1993年及1994年曾因左侧第9肋和右侧第5肋局部囊性病变2次行肋骨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报告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查体:左第9后肋部分缺如,近脊柱残端膨大,压痛明显。
期刊
病儿男,16岁.反复发热、气促1个月.曾行不规则抗炎治疗,症状不能控制并出现心包压塞,心包穿刺引流出大量血性积液.心脏B超示主动脉-左室隧道和大量心包积液.螺旋CT诊断为左室憩室并破入心包(图1).由于病儿不能平卧,未能行主动脉和左室造影。
期刊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程长,可达十数年至数十年,尤其以二尖瓣和三尖瓣病变所致的心肌损害为著,容易出现心脏恶液质综合征(syndrome of cardiac cachexia, SOCC),1年、5年的自然病死率高达50%和80%,手术病死率达16%~50%[1].1996年8月至2001年9月,我们共收治此类病人221例,占同期瓣膜病的12.31%,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胰头占位包括肿瘤性及炎性病变,虽然目前影像学检查手段日趋丰富,但不典型患者术前仍难以鉴别;通过术前、术中各种途径的活组织检查以获取病理诊断是可行之举,但具有局限性,有假阴性可能;针对此问题国内外虽有多篇指南和共识发表,但指导性及可操作性不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过程复杂,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基于此,对于不典型患者或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排除恶性诊断而活组织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患者,如何决策治疗方式,仍是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辅助蛋白,能够结合和稳定另外一种蛋白质的不稳定构象,并能通过有控制的结合和释放、促进新生多肽链的折叠、多聚体的装配或降解及细胞器蛋白跨膜转运,对蛋白质的功能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现就分子伴侣与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例1 男,28岁.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10年前曾在本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拒绝手术.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VI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P波I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电轴右偏,右心室增大,左房心律.胸部X线检查示肺动脉呈瘤样突出,心胸比率0.68.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嵴下型室间隔缺损2.5 cm,肺动脉增粗5.0 cm,右室壁增厚0.8~1.0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