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社区构建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实行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构建大学生社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国内很多大学都进行了尝试,要构建怎样的大学生社区,怎么构建,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本文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学生社区构建的模式和道路。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服务;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238-01
  一、构建大学生社区的意义
  “社区”是西方城市文明发展的产物,从产生至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区”已经是标志着社会成熟的治理模式。现在,在完全学分制的进一步实行和高校后勤社会化不断开展的条件下,“社区”的模式又延伸到高校里面,颠覆了原来的高校学生公寓治理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了这一尝试,而在高校改革的浪潮下,这亦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社区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宿舍、大学生的住宿之地,而是集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教育、文化活动、物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学生管理载体。
  除了上课的时间,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宿舍区度过的,构建大学生社区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把这部分的时间利用起来,让大学生社区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向学生灌输知识之余,还要让大学生学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参与集体管理和自我管理。构建大学生社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推动大学生更好的实现社会化。
  构建大学生社区是符合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满足“以人为本”基本要求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构建大学生社区能够优化学生公寓资源配置,为大学生的学习、科研、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发展。
  二、大學生社区建设的目标
  大学生社区建设应该朝安全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以及和谐型社区结合的四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社区首当其冲的一个功能应该是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环境。高校要建立安全型社区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社区减灾防灾工作机制,配备社区应有的安全设备,在硬件和制度上为社区打造安全伞。营造安全型社区还要把安全的观念灌输给社区内的每一个学生,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和安全知识讲座加强社区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大学生社区要发挥社区的特殊的育人功能,要建设“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学习型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要在社区创设能够使学生感觉到身心愉悦的文化氛围,通过学生组织和学生志愿者团体在社区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能够得到团队学习、人际交往、陶冶情操等全方位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区别于以往的以管理为主的宿舍公寓,大学生社区应该以服务为核心,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而应运而生的。社区要树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建立起一支完善的服务管理队伍,在这支服务管理队伍里面更强调学生自治组织的参与,注重大学生在社区的自我服务。
  最后,建设和谐大学生社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大学生社区的主体,大学生社区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技巧,另一方面是因为宿舍矛盾出现了之后缺少一个调和矛盾的渠道。
  三、构建大学生社区的途径
  (一)改变观念,树立大学生社区建设理念是前提
  大学生社区建设是贯彻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在学生公寓重管理轻教育的模式,致力于发挥大学生社区育人的功能,调动起社区内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终身学习,让学生能够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营造大学生社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硬件设施配备是保障
  首先,大学生社区注重服务和教育,但依然要有管理的功能,在硬件设施配备上要有最基本的社区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其次,大学生社区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在社区内要配备能给生活带来便利的设施,包括食堂、银行、超市和文化娱乐场所等等;最后,在社区内要有完善的社区绿化,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社区管理团队和学生组织建设是关键
  构建大学生社区“以人为本”的理念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来践行,落脚点在社区管理团队和学生组织的建设上面。要把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管理职能综合起来在社区行使,给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务。构筑起由校党委牵头,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团委以及学生会等单位负责人员组成的“大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配套建立起由学生处统一领导,宿舍管理服务机构负责,院系学生工作人员配合,学生共同参与的机制。该委员会负责大学生社区的规划、决策、协调和检查等领导和管理工作,制订社区在管理、服务、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四)打造有特色的服务品牌是亮点
  大学生社区建设的成效体现在社区提供的特色服务品牌能否切实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这种有特色的服务品牌蕴含在每个社区所特有的社区文化里面,这种社区文化就像一所高校的校训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样能够起到规范学生行为和激发起学生的自我认同的作用。在社区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与之相对应的系列服务品牌。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荣武.论高校思想工作的新平台——大学生社区[J].科教文汇,2007,(2):16 -17.
  [2]李红,孙砅.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3):60 -61.
  [3]孙建昌,顾通达.地方成人教育机构推进当地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0).
其他文献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有较强亲和力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还要教会学生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彰显文明与和谐。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谈谈怎样在课堂上彰显文明与和谐。  一、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体现文明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
1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简称《办法》)的出台对森林防火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这个《办法》的出台,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对当前高校的新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笔者多年在高校一线实际工作经验,认为不但应该大力宣传和学习十八大精神,而且高校管理者还需重视转变观念,在认识、方法、实践等方面敢于创新。再有,认真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树立乐于助人思想,形成新的历史时期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
结合电磁场理论的教学实践,探索联想和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的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了教师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从教师自身的角度,从学校的角度及社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由于水下钻孔爆破施工难以对岩石表面的纹理、岩溶缝等相关构造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这就增加了水下钻孔爆破开挖的难度,而近距离的水下钻孔爆破使用的通常都是民用炸药,并且
摘要:新能源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构建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平台对解决该领域人才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余学院为例,研究了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指出了新能源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互动平台、运行机制和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能源;实践教育;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
通过对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和结构要素的分析,提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强调过程教育价值的课程,其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体验。丰富实践活动内容能不断加深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升其审美修养,促进自我教育,体验社会责任。从而贯彻了综合实践活动“关注自我、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教育目标。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使知、情、意、行同步发展,培养学生渊博的知识、完善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坚定的意志的人格内涵,展现学生人格魅力。  一、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