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对话意识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视理论研究进展基本上可以用“术”、“理”和“学”三个字来概括。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为“术”的阶段,“术”是一种感性描述阶段,它主要是事实判断在起作用:90年代初至21世纪开端为“理”的阶段.“理”的阶段表面看上去更符合理智.事实上由于各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观,从而形成一系列的价值判断:第三阶段为“学”的阶段,此时理论充分发展,理论多元化,理论间的对话需求迫切,理论已经开始整合,
其他文献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南京零距离》栏目开播.被认为开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此后。各地民生新闻纷纷破土而出。本文主要是以西安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西安零距离》
“任务驱动”是较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任务,学生在任务问题的驱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最后完成任务以实现对所学知识
“知识核心时代”正在走向“素质核心时代”.利用现行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素养是我们现阶段的探究方向.通过设计“鸡蛋撞地球”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物理课程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用了绵长的时间代价,求得交换思想、发展认识的工具。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伴随着文明曙光,中国的甲骨卜辞、钟鼎铭文、竹简帛书的问世,掀动了文化长河奔腾不息的波流,中华民族从此揭开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的时候,鬼神为之震动而哭泣,为什么?也许是鬼神预见了汉字的特殊作用;也许是连鬼神都害怕文字?也许是鬼神预见了汉字将要带给中国人的双重作用。汉
作为专业门槛很高的新闻品种,财经报道的核心课题之一就是易读性与可读性问题,易读性标准是与财经报纸锁定的目标读者的特点密切相关的,而可读性标准就是如何将专业性的“硬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