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比南亚热带4个树种间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差异,为评估人工林生产能力和碳汇潜力提供基础数据,为区域人工林提质增效改造和建设高效碳汇林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西柳州市在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同期营造的33年生木荷、米老排、蓝果树和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在立地条件、经营措施和林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树种人工林乔木层和林分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林分生物量排序为木荷林(376.37?t·hm?2)>米老排林(284.51?t·hm?2)>杉木林
【机 构】
: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5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南亚热带4个树种间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差异,为评估人工林生产能力和碳汇潜力提供基础数据,为区域人工林提质增效改造和建设高效碳汇林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西柳州市在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同期营造的33年生木荷、米老排、蓝果树和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在立地条件、经营措施和林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树种人工林乔木层和林分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林分生物量排序为木荷林(376.37?t·hm?2)>米老排林(284.51?t·hm?2)>杉木林(200.02?t·hm?2)>蓝果树林(175.56?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93.0%~98.3%,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占比较低(平均0.9%)且空间分布不均匀,不同林分间差异不显著;枯落物层生物量占比(平均2.3%)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木荷林枯落物现存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格局均为树干所占比例最大,根或枝次之,叶最低,灌木和草本层生物量分配格局在不同林分间差异较大.[结论]在南亚热带人工林经营和林分改造中,选择速生阔叶树种造林可获得比针叶林更高的林分生产力和碳汇效益,在人工林经营中建议采取适当调控措施增加林下植被以增加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其他文献
林业发展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十分重大,然而我国的林业发展模式却较为粗放,依靠高投入带来的产业红利开始不断减小,这对林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同时各个地区由于林业发展模式不同,林业技术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林业产业的协同发展,对现有林业产业进行必要的技术优化十分必要,林业技术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十分重要的课题.
兰州南北两山,分布在兰州市城区周围,是兰州城市建设的扩大和延伸.地跨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榆中县、皋兰县和永登县,在经过多年造林绿化的背景下,兰州市南北两山的植被呈现出多样性,原生植物被植物群落的科、属、种数增加,其中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基础上,做好天然林森林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树种,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生长条件较为严苛,因此育苗技术是影响红豆杉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首先阐述红豆杉的特征,并从扦插育苗、种子育苗2个角度展开讨论,旨在结合红豆杉生长特征提高育苗水平,继而提高种子成活率促进其健康生长.
园林绿化是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解决城乡污染问题、打造美丽城市与乡村的重要举措.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园林绿化规模逐渐扩大,园林绿化苗木栽植与养护技术也迈上了更高的台阶.简要分析当前园林绿化苗木栽植与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土壤改良、苗木选择及起苗和苗木栽种三大栽植技术,并从浇水灌溉、施肥、修剪与补植、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探究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后的养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