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建立在移动反应界面理论上的体系进行尿样中氧化苦参碱的富集与定量检测。与传统的毛细管电泳相比,体系中引入了富集缓冲溶液(富集相)和分离缓冲溶液(分离相)。优化的条件如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分离与分析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建立在移动反应界面理论上的体系进行尿样中氧化苦参碱的富集与定量检测。与传统的毛细管电泳相比,体系中引入了富集缓冲溶液(富集相)和分离缓冲溶液(分离相)。优化的条件如下:样品缓冲溶液为20mmol/L甲酸钠(用氨水调节pH至10.70),富集缓冲溶液为40mmol/L甲酸-甲酸钠(pH2.60),分离缓冲溶液为100mmol/L甲酸-甲酸钠(pH4.80);样品相压力进样1.4kPa×3min,富集相压力进样1.4kPa×7min,紫外检测波长210nm,电压21kV。氧化苦参碱在2
其他文献
建立了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LPME—HPLC)测定爽肤水中痕量的雌三醇、雌二醇、炔雌醇和雌酮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萃取溶剂种类、接受相体积、搅拌速度、萃取时间等对萃取效
在低pH条件下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寡核苷酸(PO-ODNs)及具有药用价值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PS-ODNs)药物“癌泰得”系列样品(18~20mers)进行分离,并系统考察优化了缓冲溶液的pH、缓冲
利用甲基苯基碳酸酯(MPC)歧化反应的可逆性及逆反应在热力学上有利进行的特点,提出了以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二苯酯(DPC)为原料,在TiO2/SiO2催化下合成DMC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中间产物
建立了固相萃取前处理净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大米中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采用ENVI^TM-18(C18)硅胶柱和ENVI-Carb(GCB)石墨化碳柱对样品进行净化、萃取,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