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实践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23-01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现状,要全面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把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提高高年级语文教学效果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1 利用电教媒体激活学生阅读兴趣
  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强烈而浓厚的兴趣,被书中丰富多彩、瑰丽多姿的世界所吸引,阅读的欲望才能被激发出来,心灵深处才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课堂上利用投影和电脑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精彩片断和图片供学生阅读,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激趣氛围,利用多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及其教育的认识,促其产生强烈的需求感、占有欲,给学生提供阅读成功展示的机会与场所。如利用计算机开设报告会、专题讲座、美文欣赏等,让学生不断受到阅读成功的鼓舞,让他们逐步感受到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与潜能,经常品尝到经过艰苦劳动而获取成功的欢乐。
  2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会阅读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这个“知识的容器”注入了多少知识,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上的客体。而素质教育则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这一主体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适当的引导程序,使师生的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都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手段或媒体,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想,在想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3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深入阅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讲到文艺鉴赏的意义时说:“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乐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不动脑筋,不深入作品的内涵,不深入体察作者的意图,不能称为鉴赏。只有当阅读的主体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客体中去,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才能得到阅读的愉悦。如教《秋魂》一文,如果我们只是理性地归纳出“秋”的几个特点,或教条地讲析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与作家之间其实还是处在隔膜封闭状态。只有当我们以审美体验的方式,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现秋的不同画面,再配以相应的音乐,如《秋日的私语》,去调动学生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秋的气息时,学生才能真正有心灵的体会。当我们用多媒体课件引导着学生走进秋的丰硕,走进秋的走进秋的走进秋的走进秋的,学生才会于陶醉之中获得审美愉悦,进而使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4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创造性阅读
  新课改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以达到阅读的最高层次——创新。阅读创造是读者超越自我、超越作者的认识的反映,怎样促进这一最高层次的实现呢?在多媒体课件中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思维加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使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质疑学习等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形式,引爆出新思想新创建的火花;对学生经常进行阅读的创新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另外,网上收集诗歌美文,网上自由阅读,专题阅读等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在网络上探求宝藏,洞幽入微;图文共赏,多向思维;敢说敢为,挑战权威,使阅读活动得以升华,创造出新。英国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网络带来的广阔生活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巨大空间。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 ,“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學和培训有关的活动”。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从而既防止技术至上主义,又陷入技术无用论的泥坑。我们一定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阅读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教学技术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孟子的文章中《齐桓晋文之事》是较难较复杂的一篇,笔者对此文的论证特点进行了几种教学设计。  【关键词】齐桓晋文之事;论证特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07-02    在孟子的文章中《齐桓晋文之事》是较难较复杂的一篇,读者欣赏和赞美孟子机智辩才之后,却要么说不出全文的说理过程,要么会纳闷孟子为什么要绕那么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高中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接受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因此他们对各科学习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样对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及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以导为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揭发矛盾,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营造一种“意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  【中图
期刊
【摘要】新课程带着新的理念,已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学生上课能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但是,审视中学语文新课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能取消它的工具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教师的活动注入了新的动力;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空间;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改变了原有单调而又枯燥的模式。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自主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存在内容脱离现实性; 素材缺乏趣味性;情境欠缺数学味;活动缺少思考性等误区,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以现实性为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以趣味性为情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14-0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情境教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情境是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教学情境是
期刊
【摘要】教師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生物学的“爱”之火焰,这是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直观激趣、实验激趣、迁移激趣、争辩激趣、实例激趣诸方面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旨在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生物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师;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要】所謂“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 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
期刊
【摘要】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写作文一向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而作文教学也一直是教师们的老大难。从教以来,我通过向专家请教,与同事探讨,以及实践反思,积累了点滴的作文教学经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批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22-01    情感,指的是人对周围现实和自己独特的个人的态度,它是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并且影响着活动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有了情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自主去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关爱每位学生,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教师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21-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因此多媒体教学开始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下面我就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必然性及优势谈我的几点看法:  1 多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