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视黄酸在豚鼠近视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反视黄酸在豚鼠近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周龄英国短毛豚鼠48只,用0.25%托吡卡胺每5 min散瞳3次,45 min后以带状光检影法测定其屈光不正状态.用康宁动物A超仪(KM-1800)测定玻璃体腔深度和眼轴长.实验组24只随机选取一眼于暗光下球旁注射0.4 g/L浓度全反视黄酸0.2 ml,4周后以同样方法检测豚鼠屈光不正状态、玻璃体腔深度和眼轴长,并取眼球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处理前眼屈光不正值为(3.73±0.75)D,玻璃体腔深度为(3.09±0.67)mm,眼轴长为(6.44±0.27)mm;对照组眼屈光不正值为(3.72±0.83)D,玻璃体腔深度为(3.19±0.74)mm,眼轴长为(6.54±0.38)mm,实验组和对照组三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分别为0.96,0.68及0.26).4周后对照组屈光不正值为(3.56±0.80)D,玻璃体腔深度为(3.57±0.54)mm,眼轴长为(7.80±0.26)mm,实验处理眼屈光不正值为(0.90±1.25)D,玻璃体腔深度为(3.98±0.68)mm,眼轴长为(8.50±0.39)mm.实验组和对照组三项参数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三者均P<0.001).病理检查提示,实验眼较对照眼相同部位的脉络膜变薄,脉络膜中的黑素细胞增加,色素上皮层粗糙,外丛状层增厚,巩膜层厚度增加.结论局部的全反视黄酸应用可诱导豚鼠近视漂移,提示它是动物模型中近视的信使.它可能首先通过使脉络膜变薄引起玻璃体腔的深度增加,从而致视网膜成像焦点落后导致近视.但增多的视黄酸是近视的起始信使还是近视过程中的产物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筹备多年的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终于在加州中部城市佛雷斯诺动工,首期30英里(48km)长的工程将穿越昔日中国城。作为世界上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同时又是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理应
<正>记者从重庆市教委了解到,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重庆23所中高职院校将首次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试点"五年制"职业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获得普通高等职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职教理念的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本文主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思路
目的使用非线性成长率理论分析人眼视力发展规律.方法使用高斯光学及成像方程推导出两个参数:屈光状态改变率(M)及眼轴成长率(N),用以预测MOS(初始近视)、年龄(A*)及其后视力
近日,中国首台敞胸式盾构机在北京三一重工基地顺利下线,北京市轨道公司、中铁五局、华铁咨询公司专家组进行现场验收,并顺利通过。
针对西南地区隧道结构硫酸盐腐蚀现状,对围岩环境进行了模拟,采用相似理论,进行了4种工况的试验。在特定时间段以钻芯法测取顶部、拱腰、拱脚及边墙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并根据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溅射复合靶制备了一系列掺杂金属元素钛的类金刚石膜,并对薄膜的机械性能、沉积速率、电学性能及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分析了影响机械性能、沉积速率
目的 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动物模型,并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及恢复过程中视网膜早基因c-fos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研究豚鼠FDM中视网膜信号转导及抑制近视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3周三色豚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遮盖前组、单眼遮盖1周组、单眼遮盖2周组及去遮盖组.对各组进行视网膜检影和A超测眼轴,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各组视
视觉作为在人类多种感观认识功能中占主导地位的感知方式,对体育竞技中的各类感觉运动性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视觉的医疗职能包括:①预防和治疗体育和竞技运动中造成
目的:人眼的屈光状态可由一新理论来分析,此理论基于几种不同眼生长部位的比值与实验值比较的结果.方法:由光学成像理论可知,眼系统屈光状态可由眼轴长(L),主平面(L2)及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