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下入路穿刺法——三中点法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Auban首先提出锁骨下静脉入路的穿刺方法,与其他大静脉相比,锁骨下静脉有解剖变异小,易显露,易护理,病人受限少,长短期、立卧位均可携带等优点。目前,国内医师采用的穿刺方法为:(1)锁骨中点下2~3cm进针,与皮肤成15~30度角,朝胸骨上凹与甲状软骨的中点方向进针4~5cm处入血管。(2)锁骨中点或外1/3与内2/3交点处,朝胸骨上凹方向进针4~5cm处入血管。但上述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体位要求高;(2)经锁骨下穿过,可刺激骨膜引起疼痛;(3)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常挤压导管造成管路不畅,甚至不通;(4)部分操作易导致导丝打折;(5)增加血管损伤的危险性。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于1998年9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市怀柔县召开。这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800名代表参加,其中有10名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代表首次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800篇,其中1247篇入选,会议发言329篇。会上就进展性肾病、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病、糖尿病肾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黏附分子的现状和进展以及香港肾脏病患者的登记制度等作了专题报告,并有44位专家在分
期刊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冠脉造影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MDDM者倾向于聚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NIDDM对女性的血脂异常影响似乎更为显著。与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NIDDM者不稳定心绞痛多见,且女性心肌梗死危险性增高。其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凋亡抑制因子(Apo-1/Fas)水平变化,评估衰竭心肌细胞凋亡状态。方法 采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ELISA法测定6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po-1/Fas,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了解EF变化与Apo-l/Fas间的关系。结果 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清Apo-1/Fas,TNFα显著高
冠心病心肌梗死(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易导致心源性猝死(SCD),而心室复极延长可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新近研究显示QT间期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每日自发性波动范围较大。据此推测QT间期在24小时中每小时均值的标准差——即QT变异度(QTv)应呈动态变化。
期刊
用地高辛标记延迟整流性钾通道基因HERG的cDNA为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法检测正常和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小动脉平滑肌HERG的表达。目的在于探讨慢性低氧导致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去极化,引起肺动脉高压是否与HERG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及其在HPH发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期刊
患者女,42岁。1996年10月21日夜睡眠中突然心前区闷痛,持续3个小时不缓解被送入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下壁心肌梗死”住院治疗。出院后坚持服冠心病药物,但仍有胸闷发作。
期刊
目的 观察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10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阳性对照临床观察,治疗组以甲钴胺治疗,500μg肌注每周3次,4周后改口服,500μg每日3次,服8周。对照组前4周以维生素B12500μg肌注每周3次,第5~12周服腺苷辅酶B12500μg每日3次。结果 治疗组自发肢体疼痛、麻木改善率达73%及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及45%,感觉减退、发热、发冷、口干、排
临床上鉴别病人是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常常遇到困难。有人曾报道指甲中肌酐含量可反映指甲形成时的血清肌酐(Scr)水平[1-3]。我们测定了头发肌酐(Hcr)的含量及鉴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
期刊
我们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系统地评价了肺心病患者的右室收缩、舒张功能、右房功能及肺动脉压力,报道如下。
期刊
急进性肾炎(RPGN)依据免疫病理可传统地分为三型,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微量免疫复合物型,其中Ⅲ型中约50%~7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既往我国抗CBM抗体及ANCA在RPGN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0%、0~15%,明显低于国外报道[1],其原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应用ELISA法系统地对23例RPGN患者血清进行了抗GBM抗体及六种抗原特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