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部队文化与校园文化之融合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的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大会上的讲话。是啊,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十分重要的,它既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更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
  一、投身军营:因为有梦,所以去追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种活着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活着的方式都是想让我们活得更好,活得更接近自我,直到认识自我,然而找寻自我的道路却是曲折的,漫长的,我们要怎样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有活力,更有朝气,更有激情,试试聆听你内心的声音!当你内心呼唤自己的时候,当它要你去做点什么的时候,你就要敢去追,而这就是我选择中断学业,投身军营的原因。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却能改变它的深度和广度。我不求成为丘吉尔、戴高乐那样的大人物,只求自己的人生能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格局,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说正是曾经的军营,才成就了今天的他。我想他讲得就是人生的不一样的格局吧,也或许正是军营才造就了他不一样的人生格局。这种格局只有当兵的才会懂,只有当兵才体验过这样的生活:中午不休息在走廊里叠被子;拿着抹布、钢丝球,不戴手套洗厕所;回答首长问话只能答“是”或“不是”;一顿饭三分钟吃完还不能有剩菜;半夜拉练紧急集合起来跑五公里;排着队等着一周一次的5分钟通话;大冬天下着雪在室外站军姿五分钟湿透了衣服;晚上俯卧撑汗水湿透了报纸才能上床睡觉;多少次想哭不能哭只能强忍着眼泪;新兵连打电话前说好的不哭却在听到父母的声音那一刹那泣不成声……
  二、告别部队:恋恋不舍,心怀感恩
  每当我想起退伍那天的情景,班长临行时对我说:“别忘了自己当过兵”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伏。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当兵的日子短暂却又漫长,当兵很苦,训练很累,离家很远,但离梦想却很近。那种在抗震救灾中奉献自己的力量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那种在训练考核中不断接近目标的成就感和荣誉感给了我力量,有目标而且能奋勇追赶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我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有人问我,军队带给了我什么?是啊,军队给我了什么?军队培养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健全的人格还有良好的思考习惯。军队使我理解了什么叫坚韧,什么叫坚持。军队让我对友谊的定义有了新的看法,让我知道了原来有一种朋友叫做战友。在跑5公里的时候即便自己跑不动也会拉你一把甚至用背包绳绑在你身上也会拉你到终点的人叫战友;在你犯错受罚做俯卧撑做不动的时候默默陪你受罚、给你鼓励的人叫战友;在你跌倒负伤的时候不顾考核成绩背上你冲向卫生队的人也叫战友……这就是战友,来自五湖四海却又亲如兄弟的人。
  三、重返校园:正视校园文化,給心安个新家
  “远行必自迩,蹬高必自卑”,有人说过:“不当兵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这辈子缺了点什么”,两年的军旅生活,让我深深地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所以,我毅然选择退伍回校复学,但就在我重返校园,思考着怎样融入校园的时候,我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却让我困惑不已。每天早晨偌大的校园看不到几个早起晨读或者晨跑的学生,上课铃响起前几分钟大部分同学才赶到教室,更有甚者把早餐带到课上吃,无心听课、刷朋友圈、追韩剧……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过于舒适的生活使我们缺少了奋发向上的张力,太多的人一直在排斥成长,彷徨却又迷惘,所以很多人选择了逃避,逃避成长道路上本该有的苦难与挫折,沉溺于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以至于一遇到难题就只会抱怨,抱怨老师布置作业,抱怨教授拖堂,抱怨课室没有空调,抱怨生活对自己的种种不公。试想当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都不懂得珍惜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抱怨,去责难呢。
  面对军旅生活和校园生活的巨大反差,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该何去何从。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报道:浙江树人大学,以一群退伍学生为班底,面向全校招生,组成一个学生团体“树人先锋营”,它主要负责学校每年的新生军训、旗仪式护卫队培训、体能训练、学生宿舍卫生秩序管理与检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加入了先锋营,队列不断扩大,他们自愿牺牲自己的部分私人时间,早起参加训练。站军姿,踏正步,一个群体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做着同样一件事情所产生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是不可估量的。
  四、文化碰撞:不忘军人精神,寻找契合点
  当军队文化和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在校园相遇,树人先锋营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它让军队文化更好地引领校园文化,让退伍军人的好习惯好作风继续延续下去,从而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形成一种风气。借鉴树大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我觉得在改善学生“宿舍生态”、培训升旗仪式护卫队、增强学生体质(带新生军训)方面我校退伍在校生无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十分重要的,它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重要过渡时期,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到这里来,来这里干什么,要到哪里去?如何尽快地适应,找到自己的方向,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思索,要思索怎样过好自己宝贵的每一天,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把握人生,加密人生的刻度,用更加清醒的头脑去规劃自己的大学生活,用更加坚强的意志去专注于自己的专业,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完善自己的人生努力拼搏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现在的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大学生!
其他文献
姜良铎教授提出“辨治外感病,当重视人体体质差异和内伤因素对外感病的影响”的观点,肾系内伤基础上的外感是一种发生在肾系疾病基础上,并有外感临床表现的整体疾病状态,有其
加强中外合资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合资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课题.作为合资企业的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简称VAMA),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所以,本文就如何快速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作  低年级的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不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所以,写作之于他们而言,就是简单的事实记录,既不会存在感情的抒发,也不会存在道理的阐述。因此,教师的写
摘要:波普艺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商业社会,一经出现就成为西方社会当中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波普艺术以色彩斑斓的空间结构来排列图像,除了以艺术品作为表象之外,还会印制在产品、丝网等平面上,非常具有创新性,也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熟悉。波普艺术在当代仍然非常常见,是一种与抽象主义对立却与大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波普艺术特点与传播媒介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与大
近视是现在青少年最普遍的健康问题.高度近视会引发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病,一旦发生,可能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的不良结果.我们通过探究对高度近视引起
纵观20世纪的文学,无论是体裁,主题、还是写作方法都在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写作主体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充实,这其中女性群体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与男性创作主体共同推进着现
现代性一直是社会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核心内容之一,许多经典时期的社会学家曾对待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转变做出过重要论述.本文对国外农民个体现代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河北省要克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构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结构体系.本课题从四个方面对基于循环经济的我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
摘要:本文从葡萄酒酒杯的功能及由来入手研究,介绍了葡萄酒酒杯历史起源成长的过程,介绍了葡萄酒酒杯的综合审美分析,结合了餐桌礼仪习惯介绍葡萄酒在其饮用过程中的文化和象征意义,由此得出葡萄酒酒杯的综合审美分析它的摆放规则、酒杯选择、碰杯、握杯及保养过程的环节。  关键词:葡萄酒;酒杯;美学  酒杯文化是根据酒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酒杯是饮酒的器具,酒杯的品呈现多种多样,在饮用不同的酒时,选用的酒杯也是不
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老年社会工作这一节课程为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是具备尊老、爱老和助老的思想;让青年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内容、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