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三平台、四要素联动促进工学结合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 三平台 四要素 工学结合
  一、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的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并逐步规范,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学生普遍实习难,实习岗位不对接
  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资格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企业需要通过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来评判学生的技能水平,投入了较多的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学生在实习中还存在专业不对口、岗位不对接、效果差等问题。以上问题对学生实习安置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教师深入企业不够,实践指导能力不强
  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不足,指导学生实习实践能力薄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三)开展校内模拟实训效果不佳,真账实操机会不多
  中职会计专业的模拟仿真教学无法收到真实岗位实践带来的零对接效果。只有通过做真账,真实践,才能将模拟训练与真账实操统一结合。建立校企交流合作平台有利于拓展校内实训基地,增加真账实操机会。
  二、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的重要性
  在中职会计专业发展过程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解决师生实践实习难问题的关键,校企共建的交流平台是枢纽,专兼结合的教师资源是保障。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将它打造为“双师”实践的中继站、学生工学结合的推介所,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牢校企合作纽带,互利共赢
  “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能够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校企互相促进发展,实现业务共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建成后,合作企业将不断增加,学校将引入有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带领教师共同处理企业会计业务,解决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难题,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帮助学生解决顶岗实习困难问题
  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学校会计专业的兼职教師,带领师生参与企业会计业务处理,发挥其业务拓展能力及拥有丰富企业资源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岗位见习或顶岗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解决顶岗实习困难的问题。
  (四)提高会计专业发展水平,增强服务产业能力
  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关键是岗位实践。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后,可以实现校内实训和企业岗位实践有机结合。教师具有实训指导教师和工作室成员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其提高“双师素养”水平,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发展,增强其服务产业的能力。
  三、三平台、四要素联动运行模式
  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利用“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合作企业、实训基地三平台和专职教师、外聘专家、会计业务、实践活动四要素,形成室内有专家、专家引业务、业务促实践的联动运行模式。
  (一)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
  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代理中心合作,聘任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在三平台、四要素联动运行过程中起到“中央处理器”的作用;专职教师、外聘专家、会计业务、实践活动则是在工作室、合作企业、实训基地三平台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四要素。
  (二)室内有专家
  “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成员由三部分人员组成,分工合作,共商共促,互帮互带。
  第一,中职会计专业负责人或专业带头人担任“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工作室运行与管理,全面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工作室所有成员研究制定工作室章程、职责分工、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以有效保障校企合作,推动师生实践技能和服务产业能力的提升。
  第二,引进具有高级以上执业资格的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通过完善对外聘专家、兼职教师的有关保障和激励机制来保障其利益,并且对外聘专家及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培养,使其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的行业企业专家在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创新、实习实训、服务社会等方面工作中将起到助推作用。
  第三,具有高级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的“名教师”负责重点将行业企业“会计师”引入的会计业务和岗位实践经验转化为实训项目和实践教学方法,并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处理企业真实环境业务。
  (三)专家引业务
  “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的行业企业专家都有较高的职业资质、职业素养和丰富的业务处理经验,他们对承揽或承担的企业审计、汇算、财务代理、会计咨询等业务进行筛选,将符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以及“1 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的业务项目引进工作室,探究企业实践与校内实训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开发适合工学结合的会计实践项目。通过参加企业实际会计业务,师生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专业实践经验,增强了改革创新能力。
  (四)业务促实践
  教师在“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与实训课堂之间转换角色,在实施“职业岗位引领、项目主导、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得以统一;把实际业务转化为实训项目,开展项目教学,用职业标准规范技能标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增强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对接会计岗位需求的实际效果。
  四、小结
  建立“会计师 名教师”工作室,三平台、四要素联动促进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使教师“双师”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学生工学结合机会多、效果好,提高了毕业生社会认可度。
  (作者单位:辽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从网红和网红经济的定义入手,采用SC P模型,从网红经济的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经营绩效这三个方面对网红经济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对网红经济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比对,发现网红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若干问题,以便更好地研究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趋势。
水声目标自动识别技术作为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水声目标识别模型评估是目标识别技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对促进识别技术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在自动目标识别模型评估方面,特别是在评估理论与方法上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远不能满足当前深入持续发展目标识别技术的迫切需求。根据信息熵的理论及其应用,构建了水声目标识别模型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借鉴信息论的方法,利用信息熵确定模型综合评估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提出客观的水声目标识别模型综合评估方法。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作者以基层央行工作者的视角,将银行获取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的方式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浙江省6家商业银行及1家互联网银行的调研,结合人民银行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贯彻落实情况,对比分析当前银行信用贷款产品的门槛、额度与利率等要素,并就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高效且风险可控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长效机制提出建议:一是推动数据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二是鼓励银行实现差异化定价,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门槛;三是合理放宽监管要求,继续提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