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仙茉莉花茶:花的洗礼,茶的通窍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要去拜访的南仙茉莉茶厂位于福州城南的郊外,夜晚八点多,从地铁胪雷站下了车右拐走在一条小路上,城市的霓虹灯已退到身后,照着前路的,是乡间稀疏的淡白色的路灯。脚步随着手机导航按图索骥,鼻子却已经嗅到了茉莉花香。循着香气来到茶厂,南仙翁正在院子里喝茶,玩箫,等花开。
  南仙翁原名翁文峰,是南仙派“十醉九星窨花阵法”茉莉花茶制作工艺第七代传人,因此大家称他为南仙翁,同时,因为他在乌龙江中的沙洲小岛上有一片专门种植茉莉花的花田,久而久之小岛被称为茉莉岛,而他也得了新的名号——翁岛主。当我们带着这些认知过来拜访他,仿佛要去拜访一位身怀绝技的江湖高人,到了茶厂,见到的却是一位憨状可掬、和善直爽的大叔。今天采摘回来的茉莉还没开,还不到窨茶的时候,南仙翁招呼我们在院子里坐下来,给我们倒上茉莉花茶——今年的九度酿造茉莉花茶的半成品,已经窨了5道,入口已经感觉绵柔顺滑,甘甜润喉。而他自己杯中所泡的则是前一日窨制的毛茶,每一次窨完茶,南仙翁都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来品鉴,跟踪茶叶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唯有敏锐地去捕捉这些细微的变化,他才知道如何在下一次窨制中拿捏好其中的度,让花与茶融合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
  茉莉花茶的历史,是茶找寻茉莉的历程
  南仙翁接过祖传的手艺制作茉莉花茶已有30多年,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手艺之外,他也喜欢刨根问底地研究茉莉花茶的演变史。唯有不断地回溯历史,才能慢慢理解这门传到自己手里已有250多年的手艺,并在每一次制茶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在等花开的时间里,他悠悠向我们说起茉莉花茶的历史:在神农氏时期,人们饮用茶叶用以解毒,那时候会用茶叶和很多芳草香料混合熬着喝;到唐朝,茶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陆羽第一部《茶经》提到混合型的方法煮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其水耳......”味道难登大雅之堂;接下来到了宋代,开始进入香气的调理阶段,宋代贵族时兴用高级香料调配茶,蔡襄《茶录》就说过“微以龙恼和膏,欲助其香”,这种香茶当时在贵族中比较受欢迎,民间是不用的,一是香料昂贵在民间实属稀罕,而更直接的原因则是人们认为香料盖过了茶的味道;后面就演变成吸香法,吸收各种果子和花草的香气入茶,但由于萃取方式的问题,最终也没有出现大众较为统一认可的花香茶;到了明朝,开始用热合法,将花与茶放在一起,用高温萃取香气,这时候通过优胜劣汰,古人选出了用茉莉花来调配茶最为合适,虽然萃取的方法也一直在流变,热合法、冷吸法、融合法......但茉莉与茶终于搭配形成了深受大众喜爱的味道,茉莉花茶最终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茶类代代流传了下来。
  “茶叶寻来寻去,最后找到了茉莉花,使茶本来的味道升华到了另一种境界。”为什么是茉莉呢?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上好细茶,忌用花香,反夺真味。”古人认为,花香茶在茶中并非上品,往往因为其茶香不足,才以花香补之。但在长久的经验中,古人发现当茶遇见茉莉,能呈现不一样的状态。茉莉花的香气是从花心吐露出来的,属于气质香,所谓“国色天香”,天香,说的就是茉莉香气。清幽淡雅的香气经过恰当的工艺进入茶身,非但不夺其本味,还能将之洗礼脱胎成另一种滋味。南仙翁说,茶与茉莉的完美融合是“真香”遇到“天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种“真味”就出来了。
  此中有真味,皆是“ 度 ”的拿捏
  几盏茶后,说话间,南仙翁从院里吹来的清风中嗅到了花开的气息。他笑说:“花开就是命令。”南仙翁要起身进入茶厂窨茶了。我们跟在身后走进茶厂,整个空间中爆出浓郁的茉莉花香,肉眼可清晰看见茉莉花在缓缓打开,茶厂的工人打开机器开始筛花,而南仙翁则拿出一小簸箕的单瓣茉莉开始挑拣起来,这是福州本土特有的品种,香气浓郁幽长,捧起来深深一嗅,香气直抵丹田,再去闻普通的双瓣茉莉,竟觉得毫无味道了。单瓣茉莉专门用来窨制南仙镇店之宝“狮子头”,每一朵都经由南仙翁亲自挑选,再搭配以闽东深山山涧边采来的高山茶芽叶揉捻成珠的茶底,历时63天,经201道工序才能脱胎而成“日月精华狮子头”。而因为单瓣茉莉产量极小,每一年狮子头也仅出产几十斤。南仙翁抱来一个木米斗,里面装着今年的狮子头毛茶,已经窨制过5道,一打开,一种清雅之气如流水一般跟着呼吸滑入身体。
  其实茉莉花茶制作工序并无特别之处,即便是珍稀如“狮子头”,也是一层花,一层茶,层层堆叠,让茶吸收茉莉的香气,此工序叫“窨”。在南仙翁看来,“窨”只是一道普通工序,并不能反应出其中的真功夫,各家对其中的“度”的把握才是关键,在茶与花之中取舍的“度”的不同,使茉莉花自古以來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流派。南仙翁直言,花香从来不是他的追求,他去复兴单瓣茉莉花的种植,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为茉莉花寻到最理想的生长地,养出最好的茉莉花,但从不会贪婪地把茉莉花的所有物质都留在茶里。在他眼里,每一次的花窨茶,都是通过茉莉的“活香”去给茶通窍洗身,一层花一层茶,层叠之后通过水热作用,茉莉花的“气质”进入茶里,把茶中的“滞钝之气”洗去,只留下好的部分,同时茉莉花的精华部分也住进茶里,而其他融不进去的部分就大大方方让它走掉,这就是“天香”遇“真香”的过程,南仙翁称之为“炼活香”。在看似简单的“窨制”背后,实则是对花量、温度、湿度、火候、时间的精准拿捏,其中的奥秘,只能在时间和经验之中,慢慢参悟。
  因此南仙翁以“度”来评定南仙茉莉花茶的等级,每一“窨”都达到一个“度”,从四度酿造一直到十度酿造,再往上就是顶级狮子头。但这并非简单的茶叶品质优劣的划分,每一种“度”有其达到的境界,同时也为下一“度”打好基础;比如第一窨,他追求的度是“顺”,这是往下做的基础,第二窨的度是“纯”,第三窨,要使茶“开;第四窨,要沉淀,达到一定的“厚”;第五窨追求“圆”,第六窨,在前面五窨的基础上,开始使茶味“活”起来......此后每一窨,都更上一个境界,直到十度酿造狮子头,达到一种极致的纯净和圆融,致敬茶之“真味”。
  从第一窨到第十窨,茉莉花茶的制作贯穿漫长的夏日夜晚。而早在春天,南仙翁就要开始到福鼎收茶,亲制茉莉花茶的茶底,然后在历时3个多月的夏天里,夜夜守着花开,伺花、窨茶,制茶30多年的生涯里,南仙翁几乎没有在夏夜里睡过整觉。做茶实在是辛苦的差事,为什么要一年一年坚持下来呢?“每当品饮从自己手里做出来的茶,杯底有暗香,心里也像开了花一样,自在、舒畅和愉悦,身体里就出来一个声音,说要继续做下去。”南仙翁打趣道。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语言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语言学理论课教学的改进方法,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语言理论 问题 改进 实践。    一 语言及语言学理论教学的现实    作为一名语言学的教授老师,除了教学之外,往往还要同教授对象的“重文学轻语言”的观念作抗争。与文学的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相比较,语言及语言理论服务于生活的功能更隐蔽、也更无趣。语言是“既不能出产物质产品,
期刊
与夏季消暑相关的小物当中,团扇被赋予了多重含义的美感。其以竹为骨,以宣纸或轻纱为面,轻盈的形态带来凉爽的风。轻摇手中的团扇,以一种悠然的心情进入夏季,也不失为一种颇为古典的生活意趣。  在Celine的记忆中,芗城的夏天除了有一碗盛满芋圆、水果、沙冰的四果汤,还有家门口的桑树,小时候她和姐姐常常会采摘桑叶回家养蚕。“从前我奶奶会亲手做扇框,并斜织出一条条紧密的经纬线,我和姐姐就把蚕放在上面吐丝,慢
期刊
过日子的方式大有不同,那么过秋天应当也是如此。在风物中品过了福建各地的秋味,我们好奇日常中是否有更多秋天的私藏趣味,于是我们找到了3位从事不同行业的人,通过他们的职业或是爱好去发现秋天的特别所在。  在镜头之外,记录人与土地  在季节感淡薄的福建地区,与其以景寻“秋”,不如以人问“秋”。不同于北方苍凉辽阔的金黄秋景,南方的秋,更多是藏在生活的动人细节里。林肖杰与摄影为伴30多年,他始终认为,最好的
期刊
林振涛小时候的玩具里有一把没有钥匙的景泰蓝首饰锁,因为总也打不开它,于是他经常用这把锁来砸核桃。那时候的他万万想不到,长大后自己会成为拥有2万把古锁的收藏家,还被冠以“中华锁王”的名号。  说起收藏古锁的契机,林振涛说一开始是源于工作之便。摄影科班毕业的他曾有11年的時间跟着香港作家梁凤仪到全国各地拍戏,那时候很多古装戏都会涉及到老物件,而他又与道具组关系特别好,耳濡目染之下也喜欢上了逛古玩市场。
期刊
福州  福建民俗博物馆  福建省唯一一家省级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前身是明清古建二梅书屋。博物馆结合二梅书屋的房舍布局,通过展示近千件闽派各时期的古典家具、木雕木刻、福建各窑口瓷器、名人字画、工艺品等民俗文物反映福建特色的民俗文化。博物馆还会结合福建岁时节庆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郎官巷25号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清场,每周二闭馆,国家法定
期刊
博物馆是许多人造访新城市的第一站。在这些浓缩了时间的盒子里听文物“讲”故事,也是一个追溯过去、追溯先祖、追溯我们自身的过程。若要了解福建历史,福建博物院不得不逛,这座综合性博物馆集合了福建从古至今自然与人文发展的片段,徜徉其中,将眼前的一件件物证与书本上的叙述联系起来,我们或许可以理解,这片大地到底从何而来。  福建博物院  开馆时间:1953年4月  类别:国家一级博物馆  主题:集文物保护、文
期刊
侨批看似质朴,实则内有乾坤。自2004年起,刘伯孳开始研究并收藏侨批,渐渐地他发现,侨批行业固然能带来许多想象空间,然而,更精彩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区域间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它就像是一扇面向过去的窗户,让后来者得以望见百年前的历史洪流。  所谓“侨批”,指的是近代海外华侨寄回国内的银信合一的家書以及回文。这样的称谓,来源于近代闽南语,直至今日闽南人依然习惯将书信称为“批”,由此也可见侨批与闽南人生
期刊
收藏并不是正统博物馆的专利。区别于“公办单位”“大型”“气派”的既有印象,民间博物馆着实简单,一人一屋一爱好足以。没有游人如织也没有响亮的名头,甚至有时需要预约才能参观,但因其藏品品类专一、主题自由且充满了收藏者的个人审美,仍然被许多人热衷。我们探寻了几家民间博物馆,见识了许多在正统博物馆中看不到的奇趣藏品,不得不感叹世界之奇妙。因此,我们更乐意稱它们做:“奇妙博物馆”。
期刊
印刷是文化的先行,“印刷术将人类的文明成果记录了下来,那么这些物证就有必要被保留。”——这便是福建东升印刷博物馆的来由。  联系到福建东升印刷博物馆颇费了些功夫,这个隐藏在福建东升印刷厂内的私人博物馆暂时还没有完全开放,只接受预约参观。东升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多数民居已经拆迁,一條沿街商铺街与一个正在施工的楼盘夹裹着这里,围出一小片安静。东升印刷厂的大门敞开,木质门框与绿色墙裙昭显着时代的气息,一
期刊
从收藏家所收集的千奇百怪的物品中,我们既能猜测出他的偏好,也能发现自己所不了解或无意间忽略的生活。因此,哪怕仅仅是一把饭匙,在无数次注视之下,也会如同小小的泉眼一般,汨汨流淌出闽南传统文化的诸多面相。  许多古老故事都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开始,即家中某个角落,比如壁橱以及抽屉这类封闭的空间里,以一个突然出現、全然陌生的东西为线索,主人公开始了一场冒险之旅。不过对陈晓峰来说,从家中抽屉偶然发现的一把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