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领导力建设中不能没有学生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领导力,我基于培训学习之后的个人理解,有三个层面:一是从学校层面看,即课程顶层设计能力,也就是以校长为中心,对学校课程的组织研究、建构开发的宏观规划能力;二是从教师层面来讲,应是在课程宏观规划下教师的具体微观课程的组织开发与实施的执行能力;三是学生层面来讲,学生全程参与课程开发,积极报名选修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主体地位的体现,是课程领导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认识,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中,我们必须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搞好课程建设。
  第一,课程领导力建设要围绕学生展开,要为满足学生兴趣、个性与多样性发展的需要。有了这样的认识,课程领导力建设才会有了明确的方向。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提出与实施是为了全盘有序推动新课程改革,为素质教育开道。而素质教育,我以为,更是在于学生共性之外的个性发展和更多潜能的开发,让学生个个成人,人人成才成为可能。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其地位是毫无异疑的。所以,我们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中,不能没有学生,不能没有学生会代表参与学校层面的对于学校课程建设的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听取学生会代表的意见,还要向全体学生就学校课程的初步方案作问卷调查与反馈。从而做到尊重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完善和开展课程领导力建设。
  第二,课程领导力建设中的课程建设部分更需要学生参与建构,不能闭门造车。课程建设重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模式建设,二是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模式的多样化、精品化、特色化、生本化,都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多元智能”理论生发出来的。这也符合我们重庆滨江实验学校“平和立身,个性树人”的校训。今天的课程模式建设,是指在已有的国家地方主体课程模式基础上,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权限下的校本化自主建设。这一建设,是对已有的课程模式的继承发展与变革补充,使学生的学习成长更主动、更全面。这样革新后的新型课程模式,既能满足国家社会日益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同时能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更高需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新型课程建设中,要做到眼中有学生的人,心中有学生的未来。更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之一,为自身的成长和自己的长远发展出力,也为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作出必要贡献。
  第三,教学模式则根据课程模式的改变而改变,而改变也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前的课程模式是以国家地区课程为主的学生必修课程为主,教学模式以班级制应试教育为主,同年龄段固定教室授课,任何课程都在同一教室展开,即以班级命名教室。现在将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众多的校本课程,从而使原有课程模式发生结构性改变。这一改变导致教学模式随之改变,表现为校本课程以选修课程为主,教学模式以走班制素质教育为主,不同年龄段孩子可选修同一课程,不同课程在不同教室授课,即以课程命名教室(如音乐教室)。这样,学校教育,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既有班级教学,又有走班教学。
  总之,学校课程建设在如此架构下将日趋完善,更加有利于学生成长。因为它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与最近的选择和最有兴趣的选择。如果说共性教育有助于社会形成与个人成长,那么个性教育则有助于个人成功与社会发展。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将来走向成功为社会更好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就应关注个性教育,作好个性树人工作,搞好学校课程建设,在学生的参与下丰富完善校本选修学科课程以及少数必修校本如德育课,艺体课等。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头戏”,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因写作水平差而苦恼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也成为许多教师的“心病”。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一些拙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紧张,产生畏惧心理,这源于他们对写作没有产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想写作文”。给学生以自由飞
期刊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生源的流动。农村英语教学面临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近几年来我进行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研究和实践。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升入初中时的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经过两年多体育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研究与实践,我们通过对材料投放、活动实施及调整有了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的,提高认识  通过两年的不断学习、实践,在园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经过与同年级组老师的共同学习和讨论,我
期刊
目前,大部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理论讲解多,联系实际少,重知识的记忆,轻情感的体验,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厌学。新课程理念要求思想品德课堂要淡化理论,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教师应转变角色,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  宽松和谐的课堂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
期刊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论命题还是教材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不能对学生形成误导。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这方面的问题则要及时更正。本文举了在题目和教材中出现的关于概念的混用和材料引用不当的两个实例,并进行了解释,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念不能混用  第一个小问题是关于概念的。有一道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题目,材料如下。材料二 北方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土地荒芜。北魏颁布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学会审美”,而勤工俭学活动是此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手段,是劳动技能课程的一种施教方式,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经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
期刊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萌发创新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
期刊
《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艺术课程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创造美和鉴赏美的实践,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联系,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所以说,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教师应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审美教育,使音乐教学
期刊
一、高三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很多,只有把这些问题及时解决掉,才能为高考扫清障碍,顺利的升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三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体现如下。  (一)“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二)
期刊
梦想是什么?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我们一步一步走来时,身后留下的深深的脚印。  ——题记  船,因为有舵而远渡重洋;雏鹰,因为有翅膀而在蓝天自由翱翔;人,因为有梦而铸就生命的辉煌!我亦有梦想,我的梦想没有那么伟大,心系祖国过去的耻辱与未来的美好。我的梦想很小很普通,但却也只因为这一小小的梦想,激励我一步步踏实而来。我的梦——做一名普通又特殊的老师!  并不是现在已经做了教师这个职业来谈我的梦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