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强化策略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的诸多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
  方法: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护理风险意识教育、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结果:加强安全管理,排除隐患,维护好病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结论: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有效保障病人的安全。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工作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01-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精神科,护理安全尤为重要,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1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1.1精神病人的特殊性。精神病人常常表现为思维、行为、情感、感知等方面的异常,在病理的条件下,病人常缺乏自知力,出现兴奋、冲动毁物、伤人、自杀、拒绝治疗等,给护患沟通、护理安全增加了难度。
  1.2精神病人住院环境的特殊性。在精神科,由于某种原因受封闭管理病房条件的限制,各年龄段、各种精神症状的患者同处一个病区,使有冲动伤人行为的患者受病态支配伤害病友引发护理纠纷,精神病患者大都无自己知力,不愿住院,想尽办法外逃,如病房设施不到位,如门窗不牢固、危险物品的存在,病房内的设施不符合老弱病残患者的特殊需要,都是产生护理纠纷的隐患。
  1.3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低。护理记录不能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意识到自己记录的每句话,每个签名都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现事故,无法举证。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精神科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其他各专科的护理技能。精神科护士平时接触躯体疾病患者少,再者设备条件有限,对先进护理技术不能及时掌握。
  1.4社会环境给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精神科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缺乏自知力,缺乏理智的群体,患者冲动伤人、自杀、外跑等随时都可能发生,护士在工作中既要防止患者发生意外,又要提防患者攻击,心理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因而导致心理疲劳,造成安全隐患[2]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2.1.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主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尤其对有自杀逃跑念头的患者严密观察其行为举止,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平时注重业务技术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经常进行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提升护士应急抢救能力,保障病人安全。
  2.1.2重视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护士抗风险能力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组织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理论,针对各科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和教训,及时进行分析,查找目前医院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做到预防为主,事前控制。
  2.1.3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明白自己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真实客观书写护理文书,及时全面完整、动态地记录病情变化。做好你所写的,写好你所做的,同进做好医疗文书的保管。
  2.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临床20%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超负荷的护理工作,极易影响护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3]。根据医院发展情况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同时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加强对高风险时段,避免因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而增加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护理管理者应善于观察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解决护理人员的实际困难。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实施人性化管理,使护理管理进入一个新的文化境地。
  2.3认真履行告知制度。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操作时,都要向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征得家属同意。如对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MECT治疗等。家属带病人外出要交待注意事项并签定知情同意書,探视病人时告家人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告知制度的建立尊重了病人的权利,也是护士进行自我保护、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措施。
  2.4加强细节管理,注意环节控制。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尤其是在没有的封闭式管理病房,认真交接班,重点病人特别交接,如藏药、吐药的病人,一定要看服到肚,服药后半小时内不得离开护士的视线。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结合医院实际工作,制定护理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护理质控标准、交接班制度等,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质控小组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观察护士的自律性。
  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医院领导要支持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多元化发展机会,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护士负责人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化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穆纳新,燕云,李丽红,等.我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8,7(8):20-21
  [3]苏意娟,邹佩珍.护士长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四新要素[J].护理管理杂志,2007,7(6):56-5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后在PACU复苏期间更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提高医疗满意度。  方法:对我院8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后在PACU复苏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2例抽搐、3例一过性低氧血症,5例苏醒延迟,无误吸、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严密的苏醒期观察、监护;及时有效的与麻醉医生的沟通,通过医护的协同合作可有效预防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病患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医护人员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消除)病患不良心理状态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问题的消化内科病患为研究对象(以HADS焦虑抑郁量表为筛选标准),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15例病患,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病患离院前再次通过HADS进
期刊
摘要:目的:降低新生兒窒息的伤残和死亡率,提高存活率。  方法:及时有效对患儿实施救护及病情观察和护理。  结果:1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13例治愈,2例死亡,成功率87%。  结论:密切观察新生儿窒息的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实施救护,能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91-02  新生儿窒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中药内服加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穴位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发作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治疗的30例急性乳腺炎,予以配合治疗的护理分析总结。  结果:30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结论:对于急性乳腺炎的早期发作,予以中药内服加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穴位疗法治疗,配合积极地局部及整体护理,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急性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临床资料。  结果:180例病人均单通道碎石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出院病人满意度96%。  结论:认为术前积极有效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目的:构建一套切合我国社区卫生发展实际情况、有助于社区护理评价的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已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初选,再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确定。  结果:确立了一套具有5项一级指标、36项二级指标的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经过论证,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社区护理指标体系。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切除患者行食管癌根治的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1例喉癌切除患者行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营养护理、心理护理。  结果:患者未出现其他的护理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做好食管癌术后的护理是喉癌切除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成功恢复自主进食,营养水平及体质的重要保证,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喉癌切除行食管癌根治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  方法: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总结经验。  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管理水平。  关键词:外科护理服务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0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医学模式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U型枕头护理对玻切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提高眼科护理质量。  方法:将30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实验组150例实施使用U型枕头护理等全方面精心护理,对照组150例按传統进行护理。  结果:两组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术后的舒适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取俯卧位或者坐位,头部保证最底位,不用U型枕头。  实验组:患者取俯卧位或
期刊
摘要: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在社会上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危害性比较大的常见疾病,同时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着缺乏相对具体的对此病的有效认识、不可以达到正确服药的目的并且易于产生各种形式并发症等相关问题。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经过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措施与治疗效果的分析,以能够达到延缓患者的病情从而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社区护理高血压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