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身份证号码提高学生信息管理水平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居民身份证号的基本结构及依此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学生基本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为信息管理的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和帮助,以达到提高信息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身份证号码; 提取; 学生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6-0076-02
  
   一、学校信息管理中引入身份证号码识别
  
   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一般来讲,学校在发放生活补贴、奖学金,推荐就业等工作中,都需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以使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减少或避免工作失误。
   以前,我们在管理学生信息这项工作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向各班的班主任索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基本信息电子文档,然后再由管理部门进行简单合并而得到学校级的学生基本信息,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从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学生信息采集几乎全部在前端的各个班级进行。在完成这项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尽管我们曾经严格要求,但最后建立的学校级学生信息仍然存在较高的误差。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上报的信息存在一定的误差;以班级为单位的数据录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失误;有些班主任的电脑运用水平有限;较多的信息项数据也增大了产生误差的几率。从上面分析的原因中可以看出,误差主要出现在前端的数据上报和数据处理过程中,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前端信息的处理项数,把一些信息项的处理转到后端(管理部门)来完成。但这无疑又增加了后端的工作量。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在原来学生提供的全部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项在其提供的身份证号码里就已经包含了,没有必要再由学生来提供并进行数据录入,这些信息项通过电脑的高级操作完全可以快速地提取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将数据处理任务分成两块,即把基本的初始信息处理任务放在前端进行,高级操作的信息提取任务放在后端来完成。如表1所示。
  
   INT( )函数的功能为:将数值向下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该函数在上述实例中用于判断身份证号码的第15-17三位数字的奇偶性,并结合IF()函数返回身份证拥有者的性别属性。
  步骤3:分别将各列的公式下拉复制,最后便在“学生信息表”工作表中增加了 “性别”、“生源地”、“年龄”和“出生年月”四个信息项的数据(如图6所示)。至此,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学生信息的后端数据处理任务就成功完成了。
   上述方法我们在建立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2009届毕业生学生信息工作中进行了尝试性运用,效果非常好。经过统计分析,其误差率仅为0.15%,与以往老式方法相比,准确率提高了近20%,信息管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另外,从建立学生信息的整个用时上看,我们从发出通知要求,经过以班级为单位的信息录入和上报,再到最后建立学校级的毕业生信息只用了5天时间,是去年同类工作用时的一半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量。
  由身份证号码虽然只能提取学生的部分信息项,如在本文的叙述中我们只提取了“性别”、“生源地”、“年龄”和“出生年月”四个信息项,但若需要的话,还可以提取“省份”和“居住地”两个信息项,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上18位身份证号的前17个号位,可见在学生信息管理中引入身份证号码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京申. 办公软件应用高级实例精解[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1999,8.
其他文献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dicoccoides,2n=4x=28AABB)是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AABBDD)的四倍体祖先,因含有丰富优质基因而被广泛用于种质资源研究和现代小麦品种的
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种质引进、改良和创新工作,这是拓宽我国种质资源基础的重要途径。本试验以引进的58份美国玉米自交系和4个国内标准测验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人工接种方法鉴定评价了引进自交系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大斑病的抗性水平;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这些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同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两年一点鉴定研究了其中26份自交系的配合能力及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