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凡:德式老宅的新腔调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鼓浪屿热度下降,专注于鼓浪屿旅宿探索的梦屿团队意向开发新产品争取关注度。虽是酒店,但并不意味着末凡就是一个标准的、没有情感的客房集合体。这个套在百年德式老宅外衣中的精品酒店,内里实则充满了玩味时髦的胆量。
  感受内外不一的惊喜
  跟随在一个旅行团后面慢吞吞地穿过龙头路,找准时机拐进一条记不住名字的狭窄小巷,不出几步便到达复兴路86号——末凡精品酒店。几位脚酸的年轻女孩正坐在门口台阶上休息,饰有雄鹰图腾的门头庄严高耸于头顶。拾级而上,正前方与右侧各有1栋经典德式风格的石砌楼,石灰色外立面整体肃穆,细节之处的雕花与设计则尤为显眼,一派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难道末凡也是复古浪潮中的一员?且慢。步入大堂,眼前是与方才彻底不同的景象:设计师找准了一系列时髦的色相,将它们的轻重缓急调和得分寸自如。橙色席坐,豆绿色墙面,绿植与木作,多种色块纷纷跃入视线;又以黑、白、灰三色稳住局面,加之大量使用的黄铜贯穿其间,视觉感受活泼而不争抢。梦屿团队不打算再重复现有市场的足迹,毕竟百年鼓浪屿从来都不缺历史建筑。因此,末凡就有了内外不一的性格,在鼓浪屿旅宿市场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两栋楼分别建于1908年与1928年,被纳入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名单,改造过程也就需要格外谨慎。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建筑外立面的原貌,并尊重建筑与庭院原有的关系,用大量绿植与浅池中的流水搭配,为整个庭院赋予生气。在主楼一楼,将紧邻外部楼梯的两面墙改为玻璃,致内外通透;并做内退设计,在楼梯与玻璃之间空出一段植物带,引光与景致入室,视觉空间得以延展,也巧妙地解决了该处原本空气不流通、容易生霉的问题。而客房部分,于有限格局与四周建筑包围下,尽力保证大部分客房拥有独立的阳台或是小片庭院,为客人划出一方私享的清闲空间。
  老宅的“出格”尝试
  末凡联合创始人冯志文带我参观客房。两栋硕大的建筑仅设客房25间,同样自在玩转轻松的色彩游戏。不同房型分别被赋予了蓝、粉、橙、绿等颜色氛围,设施的关键词则是:必备、实用且美。从一盘时令水果开始,HCK冰箱、汀壶、Nesp resso Essenza胶囊咖啡机齐备,操作简单,即刻享受;连接蓝牙,喜好的乐曲就能通过Ma rshall音箱缓缓送出;使用进口草本洗浴组合做睡前的清洁功课后,让身体落在记忆棉护颈枕与精选的裸棉床品上,体验一场舒适健康的睡眠。关上房门,我已无法想象这德式大宅本来的样貌。冯志文指了指水蓝色的木门木窗,再示意我看走廊尽头门楣上的彩色琉璃:“这些都保留了旧时的样子。”原来,客房内的基底色,正取自这些百年前的彩色琉璃,旧时代的记忆通过解构以新的形式得以留存,延续了经典审美与趣味,而非粗糙的复刻。就如末凡的英文名一样:More Fun。尊重古建的最好方式应当就是如此:致敬时光,也体贴当下。
  末凡自称精品酒店,名副其实。客房内超过八成的硬件与日用品都是特殊定制,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传统小型酒店断然不会下此“狠手”。同时经冯志文提醒,我留意到主楼的室内旋转楼梯似乎不大规则。他说,这个楼梯的每一层都有差别,且墙面部分遍布大小窗户与柱子,改造工作就由可复制操作变成了每一层都需要定制的大难题。设计师与施工团队不厌其烦地在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往返奔波,就为了确保每一层台阶都能被完美处理。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对于细节的执着中,末凡的改造成本一路增长,也最终落成了眼前经得起推敲的效果。
  等一个故事
  移步至庭院内的龙眼树下,管家为我们端來几盘日常提供给客人的小食。风稍清冷,但在院子里休憩的客人们都自在如常。这个酒店新秀似乎与“理想”“情怀”之类柔软的东西并无多少联系,但方才的一番观察与交流,分明可见梦屿团队之勇气与用心以及为旅客提供美好的诚意。冯志文笑称这是被迫作的尝试,若想扎根鼓浪屿,就必须不断思考如何与市场现有产品脱离。是压力,也是团队突破自我的动力。
  末凡的旅程才刚开始,对于游客来说,在旅宿业百花齐放的鼓浪屿上选择一家精品酒店,不正是看中其优质住宿体验之外那些充满意外与惊喜的细节吗?至于柔软的“故事”,就等着不同的客人带着收获,写在对末凡的评价上吧。
其他文献
不出所料,我们约见面的前一天洪鸣刚露营回来,这项听起来并不日常的活动在他的生活里已经稳住节奏,随时都能快速打包出发。或许你眼前已经出现了一个讲话爽朗、风风火火的人物形象,但其实洪鸣是一个非常害羞的人,他所钟爱的露营,与“摆拍”或“野外求生”也毫无瓜葛。  “第一次露营是好多年前了,我和妻子跟随摄影师好友去镇海角拍婚纱照。”洪鸣用平日露营时惯用的方法给我烤着面包,边回忆道:“当时的镇海角还没有开发,
期刊
在时间之外,用植物为春安家  前来宣告春天来临的,谁是第一名?大概在第一只候乌归来之前、第一場春雨润泽之后,在荒茫的土地间冒出第一株新鲜的绿色时,我们才真实地确定:春天来了。植物不言,却用破土而出的生命力为春的来临提供了最可信的证据。都说花有三用:“一使山野温柔,二使室宇美丽,三使心灵阳光。”其实何止是花朵,茎叶、种籽、凋敝的花瓣等植物生命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与部分,都有着前面所列的“魔力”。使用天然
期刊
现代城市依然是座围城,里面的人为了生存,被压得喘不过气,外面的人却想着进城,好让自己喘口气。而草地音乐会恰恰出现在这种时候,成为一个恰到好处的驿站,让所有人终于可以找片草地坐下來,让喜欢音乐的灵魂歇脚。
期刊
静静欣赏一朵花的时间  对四季更迭、時光流转的感知,有时从注视一朵花由绽放到凋落的过程而来。因而人们总会忍不住将自然里的花草采撷回家,用简单的瓶器供养。最终花与器融合,构成了一个可欣赏四季的角落。对自然家Nature Bamboo的设计师谭雪娇来说,朝夕花器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想要拥有静静欣赏一朵花的时间”。比起传统意义上的花器,她选择将花与画结合——以实木为框架,框内精心编排竹丝造型,实木材质的
期刊
春日里最适合露营的时间与地点  厦门的12月至次年3月都很适合露营。找一个下过细雨的晚上最好,睡在帐篷里十分舒适安心。隔天还有雾气,给自然景观添一层朦胧美感。日常露营不需要选择野外,开车到郊外即可,方便来回,也不打断生活。翔安水库就是很好的选择。但帐篷不要靠水太近,因为夜里风吹水面的声音像水龙头没拧紧,让人心生不宁。也可以选在溪流边,或是低矮、坡缓的山上。  春日露營装备建议  近郊露营,装备最好
期刊
绣一粒春之球  倘若为四季挑选专属的色彩,最容易让人联想起春天的大概非绿色莫属。古来文人赞咏春天的诗句诸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今读来也是满目绿意。许是因为初绽萌芽的青青嫩叶,令人们自然而然地将新生与绿色联系到一起,绿意即春意。  手鞠手作人伟嘉老师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手鞠这项手艺,此后便以“壹日壹鞠”的目标坚持制作各式各样的手鞠。初见她所绣制的“
期刊
想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季节感,有时需要寻到一个容器,運用不同的手法将其封存。对心思细腻的创作者而言,倘若罔顾春天这个丰裕的“宝库”,没能从中采撷零星灵感并创作出一件“春之物”,那便是对春天最大的辜负吧!
期刊
“大人國”是野莲为成年人设计植物山课时,灵光一现想到的名字,茌此之前她带着孩子上植物山课,遵循一个宗旨:童年时在大自然做什么最开心,那就带孩子们做什么。后来她渐渐发现,成年人也是需要山野滋养的,平时背负种种生活压力的大人们也会希望在某些瞬间褪下成年人酌面具和角色,回到山野中做回快活的自己——尤其是在春天的山野里。
期刊
在这个有点特殊的2020年,村跑身未动,心已远,我们相信春暖花开的时节定会如期而至,所以我们仍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探寻。新的一年,村跑不止于跑,待万物复苏,我们依旧会为你准备好值得期待的远方。  巡游福建,畅享生活  翔安与都市繁华隔着刚刚好的距离,这里随时都能许你一场田园酣梦。在翔安的村落里,大自然的原始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田野上农夫牵着水牛,慢吞吞地向前走,村民们依旧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期刊
诞生在厦门百家村内的FARRA是一个年轻的花艺品牌,主理人范氧气曾先后前往伦敦、香港等城市学习自然派花艺课程,多年的媒体及品牌策划经验也让她对于主流美感有着准确的把握,并能持续吸纳灵感,融入到花藝创作中。FARRA的花艺注重每一束花的自然生长状态,用枝叶的线条勾勒作品风格,自然而灵动,不过分张扬但也不拘泥于花材的常规印象中,且治愈且自由。  FARRA亮相不久,作品已经出现在诸多艺术空间、美食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