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脊膜外阻滞的管理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6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硬3151例,无麻醉死亡,失败率为3.38±0.84%,有待改善管理。脊神经阻滞平面上界达颈6±,局麻药液浓度宜低;需要肌松的手术,浓度宜高,但不宜超过相应的利多卡因1.6%和丁卡因0.2%混合液。连硬的初量比单硬小,阻滞平面上界在胸4±时尤其明显,低于胸11时可酌量大些。连硬时每次的追加用药,药液容量以占初量的40%者为多,时距以90±分钟为最常见。阻滞平面上界偏低时,过半数病例无需追加用药。连硬时安定镇痛药并非必不可省,上界偏低比偏高时省却者更多。2/3以上病人要在镇痛药的基础上再加氟哌啶等,效果才更满意,仅用安定不足取。连硬时未用麻黄碱的不在少数,上界偏低时更多,≤30mg为常用量,>61mg时应考虑改换其他升压药。心搏徐缓或呼吸微弱以轻微者居多,重症才须静注阿托品或给氧。

其他文献
本实验应用肌基膜管结合神经生长因子(NGF)移植修复脊髓缺损。30只大白鼠,于下胸段切断脊髓组织,造成5mm的脊髓缺损,分别进行:(1)12只自体肌基膜管移植修复脊髓缺损;(2)12只自体肌基膜管浸泡NGF液移植;(3)6只脊髓切除后不作处理为对照组。术后10~12周分别取脊髓标本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表明:肌基膜管结合NGF移植组明显地好于单纯肌基膜管移植组。前者移植物与脊髓连接紧密,移植物中有较
期刊
本课题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冷冻干燥骨库及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供体主要来源于健康的尸体。将所取组织首先在-80℃下冷冻,然后在100μ真空度下冷冻干燥。冻干后的组织真空密封,室温下贮存。自1991年9月~1992年4月将冷冻干燥异体骨应用于10例患者,术后及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期刊
期刊
本文对硬膜外阻滞时儿茶酚胺(NE, E),肾素-血管紧张素(PRA, AT Ⅱ)两系统的改变,以及阻滞平面和不同手术刺激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手术病人共18例,11例小手术阻滞平面不高于胸7,7例大手术阻滞平面不低于胸4,其中4例曾用术前药。NE及E采用改良熒光法测定,PRA、ATⅡ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术前药对NE的影响最为显著,4例使用术前药与11例未用药者相比后者的NE值显著高于前者(P<0.0
期刊
上腹部手术施行硬膜外阻滞致收缩压降低25%时,分别用麻黄碱或甲氧胺静滴,使血压上升到硬膜外阻滞前水平,比较低血压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下降,心率减慢,搏出量、心输出量和心指数减少,以及总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下肢血管容积波增大。用甲氧胺和麻黄碱升高血压后,两药均使搏出量和总外周血管阻力升高,但麻黄碱对心率影响不明显,且心输出量和心指数均提高,下肢血管容积波明显缩小;而甲氧胺致心
期刊
本文对3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硬膜外阻滞后肺功能变化特点进行总结,并以44例非老年人作对照。结果发现老年人硬膜外阻滞后每分静息通气量显著增加,这种增加与年龄有关而与阻滞平面关系不大。结合老年人呼吸储备差、心血管系统不稳定成为硬膜外阻滞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好发人群。本文老年人静息通气量的升高提示,硬膜外阻滞中外周运动阻滞可能不是影响阻滞后肺功能的唯一机制,而老年人阻滞后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改变可能是发生影
期刊
应用无创法以1.6%利多卡因、0.16丁卡因混合液用于硬膜外阻滞,对病人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进行了研究,共132例,分为颈、上胸部、下胸部及腰部四组,后两组又分为60岁以下及60岁以上(老年)组。阻滞前测试STI为对照值,阻滞后15分钟第二次描记,对比观察。结果:各组阻滞后较阻滞前PEP延长、LVET缩短、PEP/LVET增大、1/PEP2×10-6减少、心率改变各组无一致倾向性,平均动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