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大海一样的深情》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海一样的深情》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作曲、作家刘麟作词的艺术歌曲, 1979年发表于《人民音乐》十月号,表现了两岸同胞渴望团圆的急切心情,由歌唱家靳玉竹倾情演唱并荣获多项国家级大奖。这首作品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带有爱国的情怀、器乐性的旋律语汇、民族性的音调等艺术特征,在训练声乐学习者的气息、咬字、乐感等方面均有很高的价值。因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其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大海一样的深情》;艺术特征;演唱分析
  一、《大海一样的深情》的创作背景
  (一)创作者的简介
  曲作者刘文金(1937~2013)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曾任中国歌舞剧院、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韩国中央大学校国乐大学教授。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艺方针提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在方针的引导下,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的音乐创作题材上多反映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刘文金先生在这股创作热潮中大受鼓舞,创作了二胡独奏曲《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后有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雪山情怀》,舞蹈音乐《难忘的泼水节》《春江花月夜》、艺术歌曲《大海一样的深情》等。特定的时代感,始终贯穿刘文金先生的整个创作生涯,使他的作品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
  任何艺术品的创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那么,它必然带有特定时代的民众心声。艺术歌曲的创作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那时中国人民刚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挣脱了十年的思想禁锢,人们的内心充满着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美好情怀、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于是,爱国题材的歌曲应运而生,如《我爱你,中国》、《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我爱你,塞北的雪》等。其中《大海一样的深情》创作于1979年,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歌词生动描绘了宝岛台湾的富饶美丽,表现了大陆同胞渴望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美好愿望,抒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心声。
  二、《大海一樣的深情》的艺术特征
  (一)歌词内涵
  《大海一样的深情》由我国作家刘麟创作歌词,首先描绘了大陆同胞对宝岛台湾的遥望,进而表现了大陆同胞对宝岛亲人的思念,最后抒发了大陆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第一段歌词如下:
  月光洒在银色的沙滩上,
  海啊,翻卷着层层波浪,
  海风拨动着琴弦呐,
  伴随着我把歌儿唱噢。
  啊,台湾,
  富饶而美丽的宝岛啊,
  我日夜把你来遥望。
  啊!我怀着大海一样的深情,
  把台湾同胞常挂在心上。
  以上这段歌词通过对月光、沙滩、大海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宝岛的富饶美丽,描绘了大陆同胞遥望台湾、思念亲人的情境。
  第二段歌词如下:
  海鸥展开洁白的翅膀,
  飞吧,向着那东方飞翔,
  飞到宝岛台湾呐,
  飞到槟榔树上噢。
  啊,海鸥,
  我愿和你一同飞翔啊,
  去把台湾同胞探望。
  啊!盼望着祖国统一的时候,
  我们同把团圆的歌儿高唱。
  盼望着祖国统一的时候,
  我们同把团圆的歌儿高唱。
  以上这段歌词借海鸥来寄托大陆同胞对宝岛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大陆同胞盼望祖国统一、渴望亲人团圆的殷切愿望。值得注意的是,歌词中的感叹词“呐”“噢”“啊”“吧”强化了这种情怀,使之愈加浓烈。
  (二)旋律特点
  《大海一样的深情》以一部曲式为基础,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了带有扩充和发展的乐段,使旋律获得了连绵不断的发展,一气呵成,主要有如下特点:
  1.器乐性的旋律语汇
  曲作者刘文金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界的泰斗,他的创作以民族器乐为主,兼顾其他多种音乐体裁。器乐性的声乐语言是其声乐作品中特有的抒情方式。因此,在《大海一样的深情》中,我们能体会到声乐与器乐的紧密联系。
  (1)长音
  这首歌曲的第一句歌词“月光洒在银色的沙滩上”中“月”“光”“上”均被谱以四拍的长音。此外,第二句歌词“海啊,翻卷着层层波浪”中“浪”被谱以五拍的长音,这些长音仿若拉弦器乐的缓缓拉奏。
  (2)虚字
  这首歌曲中多处出现虚字“啊”,其中一处的“啊”被谱成十二拍的长乐句。虚字“啊”的使用,如拉弦乐器轻轻拉出的长音,增强了歌曲旋律的抒情性,体现了声乐语言的器乐化。
  (3)装饰音
  我国民族器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偏爱装饰音,这符合长期以来我国人民的听觉审美习惯。
  《大海一样的深情》总共使用了三种装饰音:下滑音、波音、倚音。其中下滑音见于歌词“海啊”的“啊”和“宝岛啊”的“啊”。另有波音见于歌词“翻卷着层层波浪”的“波”、“海风波动琴弦”的“动”、“伴随着我把歌儿唱噢”的“把”等。而倚音见于歌词“宝岛啊”的“岛”和“啊”、“我日夜来把你遥望”的“望”等。这些装饰音的运用恰到好处地符合歌词的含义,同时又有中国民族器乐的音乐元素,使人们听起来感到亲切、自然和清新,使歌词的呈现方式更生动、更活跃。
  2.民族性的音调
  20世纪80年代的声乐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味,在创作中多采用了中国的民族音调。那么,创作于1979年的《大海一样的深情》也不例外。这首作品采用羽调式,运用偏音变宫(b)和变徵(升f),带有我国雅乐调式的色彩,散发浓郁的民族气质,为音乐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感。
  3.鲜明的节奏特点   《大海一样的深情》的旋律进行比较平稳,但作曲家刘文金充分发挥了自己巧妙安排节奏的才能,频繁地使用切分节奏,改变了节拍的强弱规律,既体现了歌曲内在的激情,又有细腻柔和之感。
  (三)钢琴部分特点
  艺术歌曲的钢琴部分,不同于一般歌曲的钢琴伴奏,它既不是旋律的陪衬,也不是和声的背景,它能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描绘歌曲意境。作为艺术歌曲,《大海一样的深情》的钢琴伴奏部分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如这首歌曲的前奏(如谱例1),左手以波浪式的分解琶音,右手的高声部为一个四音列的变化重复,其三短一长的节奏型兼具激情与抒情,表现月光洒在沙滩、海面的静美情境。前奏的最后两小节为提示演唱者即将进入演唱部分,先现了演唱部分的伴奏织体,调动了演唱者的歌唱情绪,右手为节奏宽松的分解和弦,左手则在切分节奏的强拍上使用琶音。纵观全曲,钢琴部分大量使用琶音以模仿琵琶的滚拂动作,营造了一种柔和、抒情的氛围。
  三、《大海一样的深情》的演唱分析
  完整演唱一首歌曲,不仅要保证节奏、音高的准确性,还要顾全情感表达、音色表现、气息运用、咬字技巧、速度把握、肢体语言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情感把握
  20世纪80年代,作曲家们在音乐之中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大量爱国题材的艺术歌曲。《大海一样的深情》便是其中一首。对《大海一样的深情》进行有表情的演唱,首先要对其时代背景(人民群众挣脱十年浩劫的阴影,解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有所了解,将其情感基调(大陆同胞对宝岛亲人深沉、含蓄的思念)基本把握。值得注意的是,演唱中还应努力使歌唱感情更为真挚。何为歌唱感情的真挚?即在演唱前能与作曲家有情感上的真实共鸣,或者说演唱前就已经真诚地为演唱曲目所表达的情感而感动。否则,不能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既扭曲了作曲家的原意,也有可能使观众感觉到做作。
  (二)音色运用
  有人说,柔美的音色是好的,音色越轻柔越动听,也有人说,明亮的音色是好的,音量越大越容易打动别人。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不同题材歌曲所需要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同一歌曲不同段落所需要的音色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不同题材的歌曲,例如《大海一样的深情》属于爱国题材歌曲,它总体的演唱要求是气息饱满、音色明亮且结实有力,以表达一种恳切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反观爱情题材的歌曲,如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春思曲》,它表达了少女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整首歌曲既充满了惆怅与寂寞,也带有期盼和向往。因此,与《大海一样的深情》恰恰相反,它并不需要明亮激昂的音色,它所需要的,是一种轻柔的、略暗淡的音色。
  其次,同一歌曲的不同段落,如《大海一樣的深情》中,从歌词“月光洒在银色的沙滩上”到“伴随着我把歌儿唱噢”为歌曲的第一个段落,这一部分主要是描绘宝岛的美丽富饶,此时的演唱音色不需要太明亮、太华丽,更需要一种较平静而稍含蓄的音色,以凸显歌曲高潮处的情感宣泄。从歌词“啊!台湾”到歌曲结尾为歌曲的第二个段落,从感叹词“啊”可见,这是歌曲的情感宣泄处,需要一种明朗的、充满赞美的音色。愈到歌曲的后半部分,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所需音色愈发明亮、激昂。
  (三)气息控制
  《大海一样的深情》中有较多的长音和长乐句,因而对演唱者的气息运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歌曲第一个段落(“月光洒在……把歌儿唱噢”),以中低音区的演唱为主,这时演唱者的气息应是深沉的、平稳的,在气息的支持下深情演唱。而歌曲的第二个段落(“啊!台湾……歌儿高唱”),属于中高音区的演唱,这时演唱者的气息需要更深的支持与更快的流动,歌唱的音量随之加大以表现庞大的气势和抒发爱国的胸怀。
  (四)咬字处理
  中国歌曲的演唱,强调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大海一样的深情》正是如此。其中第一个乐句(“月光洒在银色的沙滩上”)中,“月”“光”“上”三字都是中低音区的长音,在气息的支持下,咬字时要松开牙关,尽可能把字咬清、咬松,切记不可把字咬死、咬紧。再如第三个乐句(“海风拨动着琴弦呐,伴随着我把歌儿唱噢”),相比前两乐句,第三乐句歌词的字数多了,节奏密了,因而在咬字上要更加灵活、更加松弛,换字时口型的变化要尽可能小而巧,避免口型变化太大而导致下巴过度紧张。接下来的第四乐句(“啊!台湾”),从这个乐句开始,旋律的音区进入中高声区,必须充分打开口腔,同时在兴奋的歌唱情绪中抬起上颚。换字时仍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应尽量小,以避免换字时声音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更好地保持声音的高位置,确保歌唱旋律的连贯性。
  (五)速度把握
  《大海一样的深情》是一首兼具抒情与激情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对它所做的速度描述是“中速稍慢、深情地”。接触这首作品的初期,笔者曾以为抒情的歌曲应用很慢的速度去演唱,才能表现一种绵长的美感。然而,当笔者以一种非常拖沓的速度去演唱这首作品时,结果是差强人意的。演唱实践中,笔者发现,速度过慢导致长音与长与乐句的演唱非常吃力,旋律的流动性较差,也使歌词支离破碎,大大影响了整首歌曲的艺术表现。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笔者尝试着依靠气息的流动,稍稍提高演唱速度,不去刻意追求绵长的效果。随后发现,这样的演唱更有助于推动歌曲旋律的流动,也更有助于保持歌唱情绪的积极。
  (六)肢体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随之快速提升,因而对声乐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人们只能在磁带中听赏歌声,只能在脑海中想象歌唱者的外表形象、表情变化等。但今天,磁带逐步淡出人们的音乐生活,声乐艺术已经发展为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因此,传达歌曲情感的,不再仅仅是歌声,还需要歌唱者适当的肢体语言。
  《大海一样的深情》为笔者求学生涯的学习曲目之一。对于这首歌曲的演唱,首先,笔者通过反复聆听歌曲音频,充分体会歌曲所抒发的情感,并逐步使这种情感内化在自己的心中;然后,笔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结合导师的指导,为歌曲的演唱创编了一些肢体动作,如钢琴部分开始前奏时,笔者便进人了歌曲情境,双眼深情眺望远方,仿佛看到了富饶美丽的宝岛台湾,又如进入歌曲的演唱(歌词为“月光洒在银色的沙滩上”)时,笔者轻轻抬起右手,作抚摸状,好像在充满爱意地轻抚宝岛的月光、沙滩等景物……演唱中,适当的肢体动作能推动演唱者的歌唱情绪,也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需注意的是,肢体动作必须是由内心感受的驱动所出现的,切忌生搬硬套,切忌过于舞蹈化。
  四、结 语
  艺术歌曲《大海一样的深情》是一首歌词与旋律完美结合的作品,刘文金先生准确地刻画了该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了大陆同胞对宝岛亲人的思念之情,使整首作品感人肺腑。在对这首作品的分析中,笔者深刻意识到自身对艺术歌曲的理解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必当多接触、多研究艺术歌曲。
  【参考文献】
  [1]杨曦.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能力及培养[J].新西部,2012(08):115-116.
  [2]席强.人民音乐家——刘文金[N].中国文化报,2013(06):1-2.
  [3]周娟.刘文金的音乐创作思想及二胡音乐创作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柯柳君,女,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采用了边界元方法,对三椭圆柱体的绕流流场和压力场进行了研究,在计算时为了避免角点处法线不连续性现象的发生,采用非协调单元法对角点进行了处理.给出了三椭圆柱体的绕流流
摘要:城市特色犹如城市的生命,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风貌特色在城市发展中保留效果欠佳,这样致使我国城市出现“零食别城市”及“非地方性”的管理现象。本文对塑造城市中的环境特色进行思考,目的是更高的挖掘保留城市的地域特色,塑造更加鲜明的城市管理形象,将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做到极致。  关键词: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环境艺术  地域性的特色很好的依托在城市的自
城市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的展示平台。社区团组织是社区青年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凝聚青年的基础性平台
目的:观察探究门冬氨酸鸟氨酸联用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预后效果.方法:从我科室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中选取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均衡原则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从北向南,由陆到海,9天时间昼夜兼程。科伦坡港南的码头,人们黝黑的脸庞,灿烂的笑容,踩着鼓点飞扬。雾气缭绕的高
方方《软埋》的发表标志着新历史小说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软埋》与莫言小说《红高粱》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软埋》在新历史小说写作中独特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诞生促使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接发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
目的:探究目前艾滋病防控措施缺陷和不足,并分析相关措施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方法:收集本地区近几年艾滋病的流行资料,对其传播途径和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对艾滋病现行防控效果
“寻根”对于解决任何时期思想文化的迷茫问题都具有重要价值.《边城》的创作与湘西理想世界的构建帮助沈从文完成精神还乡,维护“乡下人”的自尊,树立“乡下人”的自信;唤归
【摘要】进入了被时代的我们,又开创了一个新名词“被就业”,本文对“被就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发现了被就业下的真实根源,并就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其在社会中体现出来的负面影响,结合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政策 被就业 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01    近来,南方都市报有一报道称“一高校毕业生发帖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