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建筑业蓬勃发展,但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分配不合理,安全管理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监理单位身兼建设单位业务委托和政府部门监管辅助两种角色,对安全生产肩负着及其重要的责任。通过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梳理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的责任关系,明确划分安全职责,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监理效率。同时,还可以明确建设工程周期内的监理工作流程,为监理单位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监理单位;责任分配;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 2010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已达到95,206 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140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2012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35303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2%.然而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我国事故伤亡最高的行业之一。
1国内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死亡人数逐年上升,仅2005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就增长了6.2%. 尽管相关部门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和细化,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而大多数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分配不合理,责任履行不落实造成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建设工程各方并未有效尽到现有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标准所要求的安全管理责任。在实际生产中构建安全生产责任矩阵,将其应用到各方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对落实各方的安全责任将有所助益。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 [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以横坐标表示建设工程各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总承包单位及分包单位) 、监理单位、设计勘察单位及政府部门;以纵坐标表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该矩阵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各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安全责任分配,可对项目建设各方进行安全责任的分配,明确各方的角色与安全管理职责,有效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3 监理单位的定位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从1988年起步,历经了20年的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制度。从1988年开始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工程监理制试点后,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到1996年起开始了全面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建设管理体制下,监理单位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主体之一,已经成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基于代理合同形成的委托关系,监理单位的属性是中介服务单位。其管理的范围是在建设单位的委托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在履行安全监管职能时,由于自身人员和资源的不足,在制定部门规章、日常执法和事故处理中,政府部门对监理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的要求和意图日益明显,希望监理单位能对工程建设中承发包双方的行为起监督制约作用,期望监理单位能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地提升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成为政府执法功能的辅助和履行安全监管职能的有力帮手[2]。在这种情况下,监理单位身兼建设单位业务委托和政府部门监管辅助两种角色,要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 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及应用
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几个阶段中,监理单位主要通过参与到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来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说,在施工前准备阶段,可以按照进场材料与设备、教育与培训、委任、分包个阶段划分工作。
一、进场材料与设备阶段,检查施工单位拟投入施工使用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的的检测检验、验收及备案手续等。
二、教育与培训阶段,监理单位应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监理方案、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文件,明确监理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熟悉项目概况,了解主要施工技术。
三、委任阶段,对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委任,明确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
四、分包阶段,核查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查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安全协议签订情况。审查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以后,监理单位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计划与审查工作。審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二、指导工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
三、警示与防护工作。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消防保卫管理。
四、监督、检查与整改工作。对现场安全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月度报告及其他报告,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主动控制安全工作。
五、隐患及事故的处理。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判断事故严重程度,及时发出监理指令并向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收集整理与事故有关的安全监理资料。分析事故原因及事故责任,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奖惩(法律责任)。监理单位应建立监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定期对项目监理部进行检查,对项目监理部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对监理人员奖惩的依据。
5 结论
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不但可以建立起各个工程主体的安全工作流程,即各主体在建设工程各个阶段承担的安全责任,更重要的是可以对某一阶段进行横向梳理,得到在这一阶段安全责任如何在建设工程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明确各方责任,可以有效提高各方安全管理效率。监理单位作为建设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方,对工程安全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监理单位构建起安全生产责任矩阵,不但可以清晰地梳理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的责任关系,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绩效,提高监理综合水平。为监理单位提供了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管理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方东平,席慧璠,杨钇,陈大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9):167-174
[2] 周建亮,方东平,王天祥.工程建设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定位与制度改进[J]. 土木工程学报,2011,44(8):139-146
[3]方东平,黄新宇,黄志伟. 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 2) : 25-32
[4]丁士昭. 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5]马秋林. 建设单位在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分析[J]. 建筑安全,2009( 2) :31-33
[6] 杨高升,居婕.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习惯培养方法的统计分析[J].建筑经济,2013(3):101-104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监理单位;责任分配;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 2010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已达到95,206 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140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2012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35303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2%.然而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我国事故伤亡最高的行业之一。
1国内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死亡人数逐年上升,仅2005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就增长了6.2%. 尽管相关部门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和细化,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而大多数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分配不合理,责任履行不落实造成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建设工程各方并未有效尽到现有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标准所要求的安全管理责任。在实际生产中构建安全生产责任矩阵,将其应用到各方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对落实各方的安全责任将有所助益。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 [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以横坐标表示建设工程各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总承包单位及分包单位) 、监理单位、设计勘察单位及政府部门;以纵坐标表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该矩阵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各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安全责任分配,可对项目建设各方进行安全责任的分配,明确各方的角色与安全管理职责,有效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3 监理单位的定位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从1988年起步,历经了20年的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制度。从1988年开始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工程监理制试点后,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到1996年起开始了全面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建设管理体制下,监理单位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主体之一,已经成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角色之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基于代理合同形成的委托关系,监理单位的属性是中介服务单位。其管理的范围是在建设单位的委托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在履行安全监管职能时,由于自身人员和资源的不足,在制定部门规章、日常执法和事故处理中,政府部门对监理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的要求和意图日益明显,希望监理单位能对工程建设中承发包双方的行为起监督制约作用,期望监理单位能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地提升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成为政府执法功能的辅助和履行安全监管职能的有力帮手[2]。在这种情况下,监理单位身兼建设单位业务委托和政府部门监管辅助两种角色,要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 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及应用
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几个阶段中,监理单位主要通过参与到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来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说,在施工前准备阶段,可以按照进场材料与设备、教育与培训、委任、分包个阶段划分工作。
一、进场材料与设备阶段,检查施工单位拟投入施工使用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的的检测检验、验收及备案手续等。
二、教育与培训阶段,监理单位应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监理方案、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文件,明确监理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熟悉项目概况,了解主要施工技术。
三、委任阶段,对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委任,明确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
四、分包阶段,核查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查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安全协议签订情况。审查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以后,监理单位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计划与审查工作。審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二、指导工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
三、警示与防护工作。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消防保卫管理。
四、监督、检查与整改工作。对现场安全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月度报告及其他报告,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主动控制安全工作。
五、隐患及事故的处理。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判断事故严重程度,及时发出监理指令并向监理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收集整理与事故有关的安全监理资料。分析事故原因及事故责任,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奖惩(法律责任)。监理单位应建立监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定期对项目监理部进行检查,对项目监理部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对监理人员奖惩的依据。
5 结论
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不但可以建立起各个工程主体的安全工作流程,即各主体在建设工程各个阶段承担的安全责任,更重要的是可以对某一阶段进行横向梳理,得到在这一阶段安全责任如何在建设工程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明确各方责任,可以有效提高各方安全管理效率。监理单位作为建设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方,对工程安全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监理单位构建起安全生产责任矩阵,不但可以清晰地梳理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的责任关系,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绩效,提高监理综合水平。为监理单位提供了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管理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方东平,席慧璠,杨钇,陈大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矩阵的构建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9):167-174
[2] 周建亮,方东平,王天祥.工程建设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定位与制度改进[J]. 土木工程学报,2011,44(8):139-146
[3]方东平,黄新宇,黄志伟. 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 2) : 25-32
[4]丁士昭. 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5]马秋林. 建设单位在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分析[J]. 建筑安全,2009( 2) :31-33
[6] 杨高升,居婕.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习惯培养方法的统计分析[J].建筑经济,2013(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