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浆还输血球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单采浆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结果。通过对5个自然村3 496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采浆献血员肝炎现患率和单项ALT异常率分别为17.10%和23.23%,二者均显著高于全血献血员和非献血员成人。经排除法证明,上述肝炎患者绝大多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后将部分单采浆献血员肝炎病例和单项ALT异常者的血清标本,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检测,抗-HCV阳性率分别为97.06%和100%。证实为HC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采浆献血员HC流行是由单采浆还输血球过程中交叉感染引起的。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卫氏并殖吸虫在桦甸地区居民、哺乳动物和蛄的感染进行调查。对囊蚴和虫卵大小及染色体类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第一中间宿主:五个点的蛄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度除二道甸子稍低外,其余四个点感染度达99~160个/蛄;居民及中小学生的皮试阳性率为25.1%,ELISA阳性率为54%,对重点疑似病人进行痰检阳性率为2.2%,大部分皮试阳性及ELISA阳性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囊蚴和虫卵
期刊
从2例宫内感染胎儿胎盘组织检测到HBV DNA,提示HBV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或者先感染胎盘组织并在其中复制,再感染胎儿。研究表明因胎盘破裂,母血混入而感染胎儿不是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母亲HBeAg阳性,尤其是HBV DNA阳性,其胎儿宫内感染的机率较大,但来自母体的抗-HBc没有抑制HBV复制和表达的作用。
期刊
本研究证实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人体再免后有良好的抗体回忆应答。人体以两支疫苗做基础免疫,其后亦无需定期加强,七年内一支再免后的抗体回忆应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免后7天即有85.71%再免者产生抗体,7天时的抗体水平与常规五针法在45天时的高峰水平接近。7、14、30天的抗体阳转率再免法较常规法极显著地增高(P<0.005),再免后抗体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以上结果提示在我国实行接触前预
期刊
在全国范围内(台湾省未查)抽取199个调查点,共查5 790 864人,发现当年死于脑中风者4 446例,粗死亡率为76.78/10万,其95%置信区间为74.52~79.04/10万;用中国1986年农村和城市人口构成调整后,死亡率为77.15/10万;用中国1982年人口构成比标化后为57.25/10万;用世界标准人口标化后为80.94/10万。分别计算了各大区和省的脑中风死亡率,并且对脑中风
期刊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探讨脑血栓形成的致病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所选110个病例均是经CT检查确诊的新发病人。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α=0.01水平上选出三个致病危险因素和一个保护因素。它们分别是:高血压(β=3.46,OR=7.57)、腹部皮脂厚度(β=3.21, OR=3.77)、脑卒中家族多发现象(β=2.25, 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