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进来,走出去”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我国高职设计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就自己的探索进行阐述;对高职设计教育模式的探索中,着重谈了“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设计;设计教育;模式;教学探索
  众所周知,我国高职设计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为目标,力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运作中不然看出,为了便于学生的管理和培养的安全,更多的学校选择了对设计专业类学生的“圈养”方式,这样教育模式不仅桎梏了学生的发展,更局限了学生的眼界,往往使得这些设计类学生的作品单一、土气、呆板与市场脱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为了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为了应付教师检查,为了作业而做作业……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原本的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延续、拓展和深化变成了十足的应付,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性,违背了设计教育的初衷。
  对于高职设计教育模式的探索迫在眉睫,一些教育者与院校都做出了大量积极的尝试,一方面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本着学本原则,替学生考虑;另一方面他们从管理培养者角度出发,尝试教育培养模式的新方法,并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笔者将自己在高职教育中的尝试与探索略谈一二,算是心得总结,管中窥豹了。
  首先,高职设计教育应考虑采用“请进来”的教育策略,所谓“请进来”,就是要请成功的设计公司与团队走进校园,让学生学以致用,了解最新、最强的设计潮流资讯,避免学生与学校闭门造车。这一点的重要性从历年来省教育厅推出的一些对高职院校师资的“国陪”、“省陪”、“骨干教师培训”等培训的大方向中就中不难看出来。比如“省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中,省高职教师教育师培中心就利用各个承办高校的资源优势,请一些走在行业前沿的知名人物走进讲堂,以讲座的形式,让更多的教师对外界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做一种再学习、再了解,这样利用假期完满充电后的教师再回到课堂上,就使得原本的课堂又涌入了新鲜血液,从教育的源头上避免教师本身知识、信息的陈旧性。
  另外,相当多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也请一些设计公司的从业者步入学校,走进课堂,介绍自身成功经验,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心得与体会,拉近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学生觉得成功离自己并不遥远。高职设计类学生与本科设计类学生相比,往往存在面对社会时,会缺乏一定的自信心,但是实践动手能力与操作经验往往会比本科学生更强一些,并且更务实。因此现在的一些公司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在技术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往往更青睐于聘用高职类学生,这样一来将一些设计团队与公司请进校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高职设计类学生的信心本来就是强有力的支持。
  利用“名人效应”,“请进来”还要请一些著名设计师,设计行业领军者走进校园,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很多都是这些名人的“粉丝”,他们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些“榜样”的讲座对开阔学生的想法,激励学生的斗志都很有作用。例如可以请一些优秀校友走进校园,这些校友通过历年的摸爬滚打往往已成为行业的“先锋”,他们的经验的分享对在校高职学生而言起着巨大的作用,本身他们就是从学校走出去的,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成功离自己并不遥远。
  并且高职类院校应积极承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本身都是为设计类学生的专业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台,对学生实际与社会接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例如承办一些大学生艺术节、高职设计艺术比赛等等,邀请一些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专家担任评委,学生在参与活动比赛的过程中,自己的设计作品能得到大师、专家的点评,竞赛的荣誉感更加速了学生专业的提升。
  “请进来”的力度要大而广,尤其对高职设计教育而言,不仅仅的技术层面上的,理念层面上也要汲取众家之所长,高职院校本身也应该具有广博性和包容性,加大“请进来”力度,做好充分的相应配套的工作。
  其次,高职设计教育应考虑采用“走出去”的教育策略,所谓的“走出去”指的是在高职设计教育中教师要有目的和计划的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实践的“大课堂”中去。这点可以从各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中,实训课程安排的比例可以看出,高职设计教育并不是以培养设计理论家为目标的,更强调的是应用型实战能力的培养。从如今加大课外实训、顶岗实训、实习调研等课程设置的比重的逐年的加大,不难看出如今越来越强调高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设计教育在课程设置年限上原本就比本科少一年,但这并不能成为高职设计类学生的劣势,而要化劣势为优势,逐年加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设计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其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统一”、“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因此一些课程的设置走出校园往往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一节产品设计课程,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把椅子,传统的模式是教师布置了主题,在讲授了基本的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基本原理、作图基本方法后,就开始让大家在课堂中开始画图、设计……这样的设计教育往往忽略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的不同、对各个学生的个性的培养和对他们设计风格的形成等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走出去”正是让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他们可以走进各大家居广场如月星家居生活馆、宜家家居等等,调研市面上各个已经存在的椅子,它们的大小、颜色、尺寸、风格等等,带领学生走进公司、工厂、幼儿园、养老院等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不同人群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这样回头来再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是活生生的产品,不在是僵死的,而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设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不光是徒有外表的空壳。
  高职设计教育的“走出去”战略同时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校兴趣,使得“暗淡”的课堂立马“鲜亮”起来,在曾今的一堂印刷工艺课堂上,按传统模式在上课的时候,不管教师备课多么充分、PPT准备的多么的精彩、课程的知识点讲解的多么的细致,学生的兴趣点和主动性永远都没有走进一家哪怕是小型的印刷公司来的强烈,在印刷工艺这种强调实际运用的设计实践课程上“走出去”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学以致用,学着立马就能用,立竿见影,不同的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同材料的材质特性等等……比起原来死气沉沉的一节说课,学生们愉快的完成教学内容并且半数以上学生当堂课掌握了实践的操作,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
  再者,“走出去”是对设计眼界的有力提升,高职设计类学生有的往往学了三年,对设计行业内的大师往往都不知晓,光有勤奋的劲儿,作图等技术层面都没有问题,但作品却缺乏灵气,对大师作品的“借鉴”严重不足,这就要求高职设计教师要带学生走出去多看一些展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如何吸取这些“好”为自己所用。
  综上所述,“请进来,走出去”在传承传统高职设计教育模式的同时也是对新兴模式的创新与尝试,在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下,高职设计教育必将取得长足进步。
  【作者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寝室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幽雅”寝室环境与文明寝室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个人素质拓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反映学校人才综合素质拓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本课题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二类、三类)寝室内部空间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最后通过空间布局、收纳家具设计及材质色彩等进行改良设计,使寝室空间更具合理性、更具人性化、更加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  关键词:高校寝室;
期刊
摘 要:近两年雾霾天气日益严重,低碳和生态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生态都市主义理论致力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环境、资源及人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对于指导城市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启示。同时,也只有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才能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结合分析南京地铁3号线的户外景观设计,提出了生态城市视域下的地铁交通户外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新途径。  关
期刊
摘要:  影片中的“中国风”不是纯粹的古典元素的堆砌,而是中式風格的古雅与现代风格的素雅的自然衔接。电影场景的环境艺术设计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和地域风格特点是体现电影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场景环境艺术设计里,传统的文化被蕴含在新的设计中而得以继承和流传。  关键词:场景环境设计;中国风  影片《非诚勿扰1》虽然已经热映过去,但影片中令人过目难忘的“新中式”室内外场景设计仍令无数观众回味无穷。在此,本
期刊
摘要: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及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极大的促进了新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并使得各种形态的资本运作在全球范围迅速展开,经济全球化的资本形态由此产生。  西学东渐局面的产生到经济全球化的席卷再到“地球村”的经济生活现状,城市景观创意设计面临着多面选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景观创意
期刊
摘要:  文学与影视的合流合作,已经成为近年来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文学改编于中国电影的关系对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同样改编自严肃文学文本的电影作品《天狗》与《罗生门》因其相似的剧情结构与叙事手法,成为值得比较一二的典型佳作。  关键词:传统文学;影视改编;天狗;罗生门  当前的华语电影圈,跨界趋势明显,无论是演员跨界做导演的姜文、赵薇,还是作家跨界做导演的九把刀、郭敬明,都取
期刊
摘要:  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源远流长,因其特殊的艺术属性在近现代影视剧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席位。本文以部分古典舞在现代影视剧中的运用为例,剖析舞蹈创作的文化底蕴,浅谈中国审美体制下舞蹈艺术的时代性与美学价值。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多元的艺术文化交流。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影视;审美文化  我国自古就是以礼乐治国的国家,早在《周礼·春官》中已有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
期刊
摘要:  2010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征婚相亲节目席卷全国,引导着大众走向狂欢。节目切合当下时代热点,以相亲为形式,“真人秀”为核心,给予不同婚恋观的交流碰撞的平台,然而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凸显了当下征婚娱乐节目同质化、审丑趣味、虚假作秀等问题和弊端。  关键词:《非诚勿扰》; 同质化; 冲击;解构  征婚相亲节目并非近年电视栏目发掘创新的新题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过。当时北京台的
期刊
摘要:  于无声处式创意方法属于聚焦创造法的一种,成功的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人们会从中体会到作品中有趣的艺术魅力,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使广告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关键词:于无声处式;创意;新颖;含蓄;幽默;关联性  聚焦创造法是一种利用强制联想来产生新设想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广告设计方面。聚焦是指先确定一个焦点,而确定焦点的方法则不受限制,广告设计也是如此,在进行创意的时
期刊
在明朝中期到清代乾隆年间,汴梁小曲在中原广大地区极为盛行;它又吸收了雍正乾隆时期流传在北方的岔曲和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了一种以曲牌连缀为其特点的演唱形式,名曰”鼓子曲”。这个艺术形式曲牌极为丰富,大曲牌有一百多拍节奏的,像[劈破玉]、[码头]、[倒推船]、[满江红]、[三起字]、[寄生草]、[背工]等,都是一个单曲牌就可以演唱一段完整的故事,小曲牌有十多种节奏的,如:[阳调]、[满舟月]、[银扭丝]
期刊
摘要:  由于中国国力显著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银幕上塑造中国大国形象,呈现中国精神、中国风范已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由于中国电影“社会主义性“的独有发展历程,使得中国主流大片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存在一些固有的通病,比如部分主流大片中国家形象概念化,叙事时间设置非当下性等。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在银幕上成功创造出“美国梦”和韩国影视“韩流”汹涌席卷整个亚洲乃至世界,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