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我见证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我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那时,我们工作包分配,国家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我是学飞机制造出身的,临毕业时,我当时只知道自己要被分到航天部,但航天部在哪儿、我去了要干什么,这些我都不清楚。等我到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门口,我才知道我是被派来造火箭的。造飞机和造火箭从专业上来讲跨度并不大,但存在一些设计理念的区别。比如说,飞机要重复使用,所以要进行疲劳设计,以保证飞机多次飞行后依然是安全的,我的本科论文做的就是这个。但火箭不一样,火箭是一次性使用的,它考虑的是发射以后承受的冲击强度,要做强度方面的试验。
  我刚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时,恰好赶上国家提出“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明确提出“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载人航天方面仍是空白”,要将建设空间站作为航天技术领域的两个主题项目之一。既然要送人类上太空,就必须有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那个时候,使用航天飞机的思想还很流行,美国1981年就实现了航天飞机的首次载人飞行。论证的时候,老一辈的科学家也讨论了中国发展航天飞机的可能性,但考虑到投资强度和国内的技术基础,最终决定使用国内现有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适当改进后发射载人飞船,由此开启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战略提出来后,我们院的任务就是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长征二号F火箭。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二号F火箭的研制既要在运载能力、入轨精度等性能指标上下功夫,更需要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我被分配的任务是做火箭的逃逸系统。这个系统体现在长征二号F火箭上是一个类似于避雷针的构造,我们称之为“逃逸塔”。它位于飞船顶部,高8米,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万一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意外情况,它要确保航天员能够瞬间逃生、安全返回。在发射顺利时,它还必须按计划点火工作,脱离箭体,让飞船得以继续飞行。
  在当时,我们只清楚一些基本原理,实际操作很难。国际上又很封闭,也获得不到什么帮助。我们也知道火箭炸了要逃,但哪些因素会导致火箭发生爆炸?万一发生爆炸,我们得反应多快才是安全的?我打个比方,如果火箭一秒钟内爆炸的辐射范围是一公里,但你一秒钟只跑了500米,那也是白跑。还有,爆炸会产生火、热、碎片,这三种的危害度有多大,在大气、真空、太空中又有哪些不同?这些,都是摆在面前必须挨个儿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是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的火箭事故,总结了他们出问题的点,发现逃逸系统的发动机设备最容易出问题,接着是控制系统,这些都成为我们的研究重点。当然,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模拟试验。我记得推进剂爆炸试验是在长沙一个山坳子进行的,我们做了一个几百公斤重的模拟装置,将它吊起来,等爆炸的时候它掉下来,弄破了两只箱子,用以模拟推进剂爆炸的威力。
  所有的问题都是从摸不到头脑的阶段一个个捋清楚的。长征二号F系列火箭研制,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补课的过程。2003年10月15日,我们發射了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的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地送入了轨道。那一次,杨利伟在天上待了23个小时就返回了地面。当时我们还没有从发射场返回北京,就听说了杨利伟在飞行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很不舒服的振动,他后来还在一本书里描述了这个振动:“当火箭飞行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的时候,火箭和飞船发生了急剧的抖动,产生了共振,那种十分痛苦的感觉,让我的五脏六腑都快碎了,我心里感觉我不行了,我要撑不住了,振动26秒之后,这个振动慢慢减轻,如同一次重生。”
  我们觉得这可能是传说中的POGO振动(纵向耦合振动)。从发射场回来之后,我们工作人员一起看了当时的飞行数据,发现这个振动只有8赫兹。随即,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组,试图寻找振动的来源。这个工作用了5年的时间:长征二号F火箭是从长征二号E借鉴过来的,由于当时试验条件不具备,这个火箭并没有进行纵向的振动试验,在长征二号F研制的时候,类似的试验也没有进行。这就是我们缺的课、欠的账,既然缺了,就要补上。2008年,翟志刚完成任务回来后,我问他:“你这次飞行感觉怎么样?”他说:“好!平稳!舒服!”5年时间就是为了把一个“不舒服”的“不”字去掉,变成“舒服”。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现场看过火箭发射。在现场看跟在指挥室里是完全不一样的。1999年11月19日,长征二号F火箭首次发射并成功将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送入太空。那天,我在塔架上值班——逃逸塔有一套测温系统,在发射前需要不断地测定其温度,我在发射前的最后一个小时才能撤到技术区。当时,我就在那里念叨,逃逸塔千万不要使用,因为使用意味着火箭出故障,航天员要逃生。撤离后,火箭点火发射的那一刻,我远远地看着,觉得特别震撼,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心脏共振。
  在指挥室里,你只能从屏幕上看,你关注的也只有参数。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这是我人生难忘的一次发射经历,也是我当上长征二号F火箭第四任总师后参与的第一次发射。我站在指挥室里,盯着屏幕。那几天,我紧张得上火,腮帮子都肿了。指挥员喊着三、二、一点火起飞,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等,一直到这个时候,我都觉得大厅里一片寂静,好像没人在呼吸,等到指挥员报太阳能帆板展开,整个大厅里的掌声才响起。
  这时,我一个人悄悄走了出去,到了指挥台二楼的储物间,我记得它对面是一个厕所。我拿出电话给我们的遥测设计师打电话。“刚才发射的时候,我看到有几个数不对。”我对她说。这几个数很重要,是后续载人飞行时用于地面故障诊断的参数。她当时没有即刻回答我,应该是去检查参数了。晚餐的时候,她告诉我:“那几个数是对的,你看错了。”你看,我得有多紧张,才能把对的东西看错。一个月后,长征二号F火箭再次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到现在为止,长征二号F火箭已发射13次,发射成功率100%,共发射了6艘载人飞船、5艘无人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技术上的问题很少,技术方案也比较成熟,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保证它的稳定和安全可靠。我的责任和目标不只是成功地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发射上去,还要保证不出重大安全事故、不出重大责任事故,这才叫圆满成功。
  这型火箭跟别的火箭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他火箭出现问题,可能损失的是火箭和有效载荷。那么,只要有钱,我们可以重新再造一个,一切重来一次。但长征二号F火箭如果失利,我们将失去我们的航天员,天宫实验室的建造以及后续的任务都会戛然而止。
  所以,每一次的任务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和挑战。任务的关键在于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疏忽。我会担心哪些事情没有做好,没有做全。执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任务的时候,我手里有一张任务表,完成一项检查,工作人员会在上面画上一个勾,没有完成的则要解释缘由。每隔一天,我还会招呼相应系统的工作人员开一次“双想会”,即想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安全性和可靠性。我的上一任总师有一个玩笑的事情,他每次干活前,会问工作人员有没有跟家里吵架,晚上有没有加夜班。如果有,他会说:“对不起,今天别干我们的活。”
  后续,中国的载人航天还要建立中国人的空间站,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还会为中国的空间站工程做出它自己的贡献,我希望这个火箭会越飞越好,越来越可靠,越安全,越精准。在担任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师的同时,我现在开始承担重型火箭的研制工作。这个火箭要承载的是日后的探月、探火任务。我希望这个新型的火箭能够打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某些限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要求稳定、可靠,新的重型火箭要敢于做一些冒险的尝试,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先进。这种感觉还挺奇怪的,我上午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会议说要稳妥,下午参加重型火箭的会议,提要有突破。就像两个小人儿在你体内,一个跟你说要保险,一个跟你说要打破常规,我感觉自己要双重人格了。
其他文献
刘征鲁  电子工业出版社  9787121279942  2016-03 89.00  这不是一本教条式的摄影书,而是一本启发式的摄影书;这不是一本到处简单复制的摄影书,而是一本凝聚了一众好友心得的摄影书;这不是一本灵感乍现临时拼凑的书,而是一群年轻人策划撰写了三年的呕血之作。本书中的照片是作者及他的朋友们历时三年,在上万张照片中精心筛选而来的,涵盖了风光、人像、旅游、人文等题材。每张照片都有详细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202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之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小康建设事業,在新时代迎来了丰收的季节,这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辛勤耕耘与艰苦付出。由十三位作家和记者化名为“章石山”创作的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以下简称《奋斗与辉煌》),成为小康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与人民功绩的生动记录。作者以广东的小康建设实践为范例,用四卷本的容量
梁秉,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人艺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话剧《谁是强者》、《王建设当官》、《阵痛的时刻》、《冰糖葫芦》,电影《宏志班的故事》,中篇小说《一桩离奇的谋杀案》,报告文学《北京有个宏志班》、《凤凰涅》、《秋凉时分》、《走进“茶馆”》,散文《梁秉散文选》等。    我先交待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本人上学不多,只有小学的文化程度。我的知识积累主要是在18岁来到北京人艺以后,通过自学取得的。提到读书的
问:新中国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布局规划和基础建设,成立出版总署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前身),距今已有70年了。作为中国版本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请您给读者介绍一下版本馆的发展历程。  答:中国版本图书馆是我国唯一专门负责征集、收藏、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出版物样本的机构,是新中国图书版本收藏的宝库,也是我国当代最完整、最具权威性的出版物数据资源库。  70年来,中国版本图书馆经历了数次隶
吕思勉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9787214135247  2014-11 72.00 元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分政治史,社会经济、文化史两部分。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论述了这段特别时期内的政治、文化特点。作者旁征博引,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杨一枫  《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主编编辑、记者,河北省滦平县人民政府县委常委、副县长。代表作包括《发现天津卫》《谜一样的宁夏》《寻找老北京的影子系列》等。  这是一本扶贫干部的“扶贫笔记”,是扶贫干部、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记者杨一枫的切身体验。书中有人、有事、有情、有感、有思,是扶贫干部深入扶贫一线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散文作品,让人在作者自然流畅的文字中,感受扶贫干
《环球人物》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时政类期刊之一。杂志以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高端人物为报道对象,突出全球视野,兼顾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一系列重大选题受到读者和业界广泛好评。《环球人物》是中国邮政畅销报刊、全国“百强报刊”,也是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和达沃斯论坛入会重点阅读刊物。  反对医改市场化(2006)  在美国的朋友问李玲,回国工作的
版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版本是相对于作品而言的,它与作品相关联,又游离于作品之外。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版本是出版人的安排。对各种版本的喜爱与选择,体现了出版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当然,出版人作为读者,那是有限选择;而作为编者,却能创造无限。  我喜欢比较同一图书的不同版本,这种喜好还影响了我的出版行为。  在我的书柜里,大概有十余个《论语》版本,七个《乌合之众》的版本,还有七个《回到马克思》的版
侯志明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1  48.00元  侯志明  内蒙古四子王旗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沈阳矿务局、新华社辽宁分社、四川分社以及四川绵阳、内江、峨眉电影集团工作,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  本书以作者对往日亲情的追忆、对名人的訪谈侧写和一些游记为主。其收录的文章文风朴实无华,文笔流畅,行文富于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  张立 童之磊 张博 陈立峰  电子工业出版社  9787121191596  2013-09  72.00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出版物的内容与介质实现了分离。从表面上看,数字化有利于将个人信息资源转化为公众信息资源,公众能够通过网络更直接、更迅速地获取免费数字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然而实践远非如此简单,从理论意义来看,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作品作为一种智力成果,理应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