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杭州市经济增长的就业结构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科研基金
  [摘 要] 本文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指标以及行业等级差异评价指标对杭州市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行业协调性作了分析。从产业方面看,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合理;从行业等级位差分析来看,金融和房地产业从业人员严重紧缺。研究结论对杭州市人员引进、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就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 行业等级位差
  
  近几年,杭州市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8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89.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13.1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6%、9.0%和13.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50.2∶45.8调整为3.7∶50.0∶46.3。合理的从业人员结构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关等级指标来考察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协调性。
  一、就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及对杭州市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分析的应用
  从业人员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合理的从业人员结构能实现技术、物质和资本的高效率使用,并由人力资源要素合理利用引起各种投入要素的合理流动,同时从业人员的调整要受产业结构的制约。
  1.从业人员结构偏离度指标的构建
  根据“塞尔奎因——钱纳里结构变动模式”的基本思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国家,其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应保持合理的比例,超出这一比例的程度称为就业结构偏离度。
  就业结构偏离度=(GDP产业构成比/从业人员产业构成比)-1
  根据偏离度系数计算的公式,如果两者是完全协调的,则它们的比值应该是1,根据公式计算的偏离度就为0。若偏离系数变化趋向于0,说明两个指标的协调性得到改善,是相互促进的。反之,偏离度系数偏离0越远,即正值越大,负值越小,说明两个指标间的协调程度越差,即两者的结构不能互相匹配,不能满足相互的需求。
  2.杭州从业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利用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数据,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
  表1中计算出了三大产业各自的结业结构偏离度系数、总偏离度系数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系数对总偏离度的贡献率。其中:
  总偏离度系数=︱第一产业偏离度︱+︱第二产业偏离度︱+︱第三产业偏离度︱
  表1结果显示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偏离度系数均没有出现较大数值。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过剩,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略有不足。从对偏离度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占的比重最大。2000年~2007年间,第一产业偏离度系数没有太大变化,总体上保持第二产业偏离度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偏离度系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不足情况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偏离度系数只有0.09015;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2004年增加较大,之后逐年减少,这与杭州市在2003年后包括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密切相关。杭州市在打造休闲之都过程中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方面的成效也是导致2004年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偏离度逐步减小的原因。
  二、相关等级指标及对杭州市从业人员结构分析的应用
  1.等级差异评价指标的构建
  不同行业部门在经济结构中的贡献率是不同的,其真实就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根据求C.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的思想,采用“等级差异评定法”,采用等级位差对行业人员结构协调程度进一步分析。
  行业等级位差=行业产值在GDP中的贡献排名 - 行业人才结构中人才数量排名
  在排位过程中,两个等级排位位差越大,说明它们的不协调性越大,亦即该行业从业人员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适当程度更高,人才资源在该行业中的配置更加不合理。我们的划分标准如下:若某行业︱等级位差︱≤2,说明该行业就业人员供给与需求协调;若2<︱等级位差︱≦4,说明该行业就业人员供给与需求基本协调;若4<︱等级位差︱≦6,说明该行业人才供给与需求较不协调;若︱等级位差︱>6,说明该行业就业人员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协调;若等级位差>0,说明该行业人才供大于求;若等级位差<0,说明该行业人才供不应求。
  2.杭州市行业等级位差分析
  表2数据是根据杭州市各行业产值及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得到的排位结果。由于统计口径不同,部分行业的数据是通过合并、拆分加以估算得到的。
  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年鉴(2008)》
  根据划分标准,对杭州市2007年行业等级位差分析结果可以分为三类:
  (1)人才供给与需求协调的行业
  这类行业包括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人才供给与需求基本协调的行业
  这类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其中农林牧渔等级位差为4,行业就业人员略有过剩;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级位差为3,略有过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级位差为3,略微供大于求。
  (3)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协调的行业
  这类行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级位差分别为-9和-7,反映了这两个行业从业人员严重供不应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等级位差为9,反映了该行业从业人员的严重过剩。
  从产业结构来看,杭州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略有过剩,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略有不足。2000年到2007年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不足情况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偏离度系数接近0,已基本没有不足。第三产业在2004年从业人员不足情况较为明显,之后逐年改善。从行业等级位差分析来看,第三产业中的金融和房地产业严重紧缺。由于杭州市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来自在杭高校,今后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可考虑向这两个行业倾斜。
  参考文献:
  [1]杨益民: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的指标及应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张其春: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机构调整的关系研究.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3]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4]曹晋文: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4(9)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必将带来创意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本文结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阐述了为迎合市场环境的需要,我国应加快体制、机
[摘 要] 随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的确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上海房地产市场明显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从金融政策、土地政策、房地产供给体系及建立房地产预警体系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管理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金融政策 土地政策 预警体系    1998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