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实现中国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创新产生动力,激发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其先导功效,教育应先行。
  一、教育是实现“中国梦”伟大的理想先行者
  国家未来创新人才从小学开始抓,用科普教育托起中国梦的理念,创新初始教育方法,培养启蒙学生对前沿科学爱好。
  1.从学生进入学校,是人生认知的起步,我们的教学教材应对新时代需要,编写有趣的现代科普故事
  如《向日葵为什么会随着太阳转动》,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的确是向日葵的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的跟随,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即48分钟。太阳下山后,但是,花盘一大早就受阳光照射,却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时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的可能性,而且在寒冷的早晨,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向日葵的花盘成了温暖的小窝,能吸引昆虫在那里停留帮助传粉。
  2.教材选择要在生活中简单容易
  向日葵在乡村到处都有,没有可在屋前屋后种。土地选择1、土壤养分适宜,不要太贫瘠,最好施放腐殖肥;2、水分,旱作几乎不要浇水;3、光照充足;4、温度在25度左右最为适宜。方便学生实践和劳动锻炼,培养爱生活爱劳动习惯。
  3.启发学生对事物观察
  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一般为85~120天以上。生育期长短因品种、播期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向日葵整个生育期分为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时期。教师还要着重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记录。指导学生观察向日葵种仔发芽出土时,分步明确观察目标的形状、颜色。在观察时,引导学生观察向日葵风中的摆动状态花的样子和颜色,最后仔细观察向日葵成熟了的样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整个过程记录,分析为什么,探索里面奥密,培养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学习中发展,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想象力。
  二、趣味性
  趣味性的讨论话题或一个有趣味性的简单实验,首先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发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教师利用小学生对未知领域新鲜事物的天生好奇心,让学生保持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讨论过程中,不知不觉融入教学实验中来,而这个趣味性话题和实验内容密切相关生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引导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供能愈发揭示物理科学概念。要相信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点燃学生使学生步步深入、层层激起兴趣物理结构的材料,有效地保持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向日葵为什么会随着太阳转动,使学生科学的全面性及深度的追索思维。
  2.做科学实验
  基础的学科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并认真做好科学实验,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教学功能的教师,教学质量总是较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重视科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的曲折性,同时也感受了探究成功后的快乐与喜悦,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不仅仅是在探究實验,而且是借助于具体实验这样一个载体,真正体验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总而言之,科学实验一是具有深刻的认识理论意义,能深刻影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二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要十分重视发挥科学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推进素质教育
  开辟了“科普园地”“科普画廊”、科普宣传和积极认真地开展 “科普宣传周”,收到可喜的成效。 在科技活动基地中,学校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利用校内外原有的各种资源,成立了计算机等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各班级、各兴趣小组组织各项科技竞赛或展览活动,凡对于有创新性活动行为的学生,学校将予以全校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动手能力。推动了全校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以生为本,不是放任自流,把学生引到活动主体地位上,让他们体会处主、自信、自强的内涵。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不适当今国家的创新发展,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创新活动正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校内引向校外,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从理想和志趣从这里得到了升华。上级部门要多提供好经验,引领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为教育创新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而我面对的是一群普通班的同学,由于他们之前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导致他们在数学课堂中不能保持精力集中,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學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社会中的不同行业,随之带来的是企业服务意识的提升,校园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现阶段传统图书馆的弊端日渐显露,如服务模式单过于简单、服务内容单一、部分服务也不人性化甚至缺失,所以,校园图书馆抓住机会必须主动出击,开发和探索新的服务与服务模式,以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  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这一有利工具,将图书馆线下的原有服务和资源,
期刊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许多国家都讲英语,许多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外语教学应从娃娃抓起。然而,小学英语内容简单,学生大多是初次接触,教起来并不太容易。但儿童时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发展的阶段,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看,儿童普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对农村小学来说,可运用现有条件,讲究教法,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参加课堂的交际
期刊
一、教学内容  第17页,第18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为什么称之为母语,我想:凡是对母亲这个词汇有着深刻理解的人,都能感受到汉语的亲切、自然和温暖。还是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沐浴着母语的呼唤、母语的爱怜。后来,我们开始伢伢学语,开始用吐字不清的母语叫着爸爸妈妈。再后来,我们走进校园,走近社会,和他人交流,传递信息和情感,母语更是和我们如影随形。说好母语,让朗读如歌,是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更是愉悦生活,陶冶性情的有效手段。  腹有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当家”先自立,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遇事多动脑筋解决,少给父母添麻烦。  2.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给爸爸妈妈提个醒,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中明白怎样才能“当家”,如何“当好家”。  难点:在谈话和表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  1.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温暖
期刊
一、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使用现状分析  微课是以阐述某一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一种支持多终端的数字化课程。可以说,微课是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新课改融合的产物,它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快速的学习,循环往复的学习,故这种学习方式对当今的教育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受到了空前关注。从物理教学实践来看,通过
期刊
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作家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的苏轼的诗文,大多都是写于诗人贬谪黄州之时,比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诗文所表达的情感也大都
期刊
一、课标的要求  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二、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其所蕴涵的学科教育价值  (一)无理数概念  教材给出的无理数的概念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实质上,无理数的本质属性是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等价性,从有理数的角度来看,无理数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教材将认识无理數这一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在生活中的存在性和广泛性。第二课时主要用估算的方法得到无理数的小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育专家提出了契合学生成长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包括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古诗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结晶,是我国文学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依循古诗的体裁特点,把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在提升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上,着力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