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也吓人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H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子是个富二代,大学毕业后,不走寻常路,非闹着去山区支教。
  有钱就是任性,没多久,梁子就远赴山区,在一所小学安顿下来。
  学校建在一处山坡上,离村子有四五里地。这里的孩子家境贫困,很多家庭仅停留在温饱状态。梁子虽然有钱,但不是势利眼,他支教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做慈善。
  这天放学,梁子跟着学生进了村。
  村子四面环山,交通几近废绝。村民的房子大多透风漏雨,屋内根本没有家具。走着走着,来到了村长老杨家。杨村长家算是富的,可他仅用着一部老掉牙的直板手机。
  梁子进门自我介绍后,就开诚布公地说:“我想联系一帮城里的朋友,过来搞捐助,不知道乡亲们最需要什么。”
  杨村长一声苦笑:“什么都需要!去年来了一帮做慈善的,拉来三卡车物品,在村口就被分了个精光。”
  梁子一听,讓杨村长统计下接受捐助的家庭。
  杨村长又是一声苦笑:“不用统计,我给你一张村民明细表。”说着,杨村长从抽屉里掏出一张纸,上边密密麻麻记的全是村民信息。梁子粗略看了一下,全村一共五十多户,二百多口人。
  回到学校,梁子就给朋友打电话。一通电话打下来,大家都对梁子的做法表示赞成。约定了日期,大家伙准备带着捐助物资一起去找梁子。
  没过几天,梁子的朋友开车从城市过来,几辆皮卡的车厢里都装满了捐助物资。大家一口气把车开到学校,在操场上一字排开。梁子和朋友们相视而笑,对大家说道:“我这就跟杨村长联系,放学后就举行捐赠仪式。”
  随后,梁子就把电话打给杨村长,让杨村长招呼乡亲们,放学之后一起来学校接受捐助。
  杨村长的语气有些迟疑,说过一会儿再给梁子答复。梁子感到很意外,就耐住性子等杨村长的电话。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杨村长的电话才打过来:“梁老师,实在是对不起了。刚才村民陆续到我家来,让我转告给你,这次捐助他们不打算接受了。”梁子傻了,白给东西都不要,这是犯了哪门子邪?梁子问杨村长,村民们为何如此这般。杨村长叹了口气说:“我也不清楚,昨天还说得好好的,刚才突然就都变卦了。”
  梁子撂下电话,把杨村长的意思和朋友们作了通报,大伙都想不通,还从未碰见把捐赠的东西往外推的。
  因为没和杨村长沟通好,放学后的捐赠仪式也只好取消了。哥几个做慈善这么久,这次算是碰了壁。
  到了晚上,梁子烧了几个菜,一伙人坐在办公室喝闷酒。大家开始分析,村民们拒捐的缘由。分析来分析去,越分析越迷糊。到最后,大家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吃过饭,大家要休息了,杨村长的电话突然打过来,说:“原因找到了,我马上去学校给你们汇报。”杨村长要来,大家也没了睡意,就一边瞅着星空,一边等杨村长上门。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杨村长骑着车还真赶了过来。推开门的一刹那,大家着实被杨村长吓了一跳。只见杨村长脸上戴了一个大大的口罩,头上戴了一个大大的帽子,就露着两只眼,猛一看,像劫匪。
  大家对杨村长的穿戴感到很好奇,杨村长却没有摘下来的意思,而是指着自己的帽子和口罩说:“梁老师,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接下来,杨村长告诉大家,说村子里每年这个月份,都会流行一种皮肤病,当地人叫“七天红”,是由当地的一种植物传染的。人得病之后,皮肤上就起红斑,不过,不疼不痒,一个星期后就自然痊愈。乡亲们怕传染给大家,所以才婉拒了梁子的好意。说完,杨村长还把口罩漏出一个缝,让大家看他脸上的斑。
  大家看后,心里豁然开朗。可捐赠物资都已经拉来了,总不能再拉回去吧。杨村长告诉梁子们:“我和村民商量好了,让大家做好防备措施再来参加捐赠仪式。你们的好意,我们必须得领。”
  梁子的一帮朋友和杨村长商定,第二天早上九点,准时在学校操场举行活动。杨村长答应下来,说自己回家后,就挨家通知乡亲们。
  梁子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睡觉了。
  第二天,梁子和朋友们起床后,就开始布置活动现场。舞台、条幅,有人负责摄影,有人负责录像,有人负责后期制作,确保这次活动万无一失。
  临近九点,乡亲们陆续来到了学校。果然如杨村长所言,一个个蒙头裹脸。不一会儿,村民们就聚得差不多了。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村民们戴着帽子、口罩,哇!十分壮观。
  简单的开场白后,捐赠仪式就正式开始了。乡亲们开始轮流上台,接受捐赠。第一位走上了台,来到了舞台的中央,可还没来得及接受物品,口罩一下被刮了下来。这位村民赶紧捡起口罩,匆匆忙忙地戴上了。
  这时,梁子的朋友中,突然有人拿起了现场的话筒,对大家高声说道:“乡亲们,我们可是实心实意地来搞捐赠,你们不该骗我们呀!”
  这句话仿佛晴天霹雳,空气瞬间凝结了。梁子盯着朋友,不明白他咋这么说。
  这时,梁子的朋友接着说:“我是医科大学毕业的,杨村长昨晚走后,我就上网做了功课,并请教了有关专家,得到的答复均是根本就没有‘七日红’这种皮肤病。刚才我不小心扯掉那位村民的口罩,又专门验证了一下。还有,自从乡亲们来学校,我就注意观察了乡亲们的举动。我断定,你们在玩一个巨大的阴谋。”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番话说出去,刚才凝结的空气,似乎要碎掉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乡亲们中间,已经开始有人小声议论了。
  最后,还是杨村长胆子大,他一个人走上领奖台,拿起了桌上的话筒:“刚才那位朋友说得对,‘七日红’的确是莫须有,可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装病吗?”杨村长似乎有难言之隐,他沉默了一会儿,才鼓足勇气继续说,“还不全都是被你们搞捐赠的给逼的。”
  杨村长话一出口,梁子一伙全都愣住了。杨村长瞅着梁子和他的朋友,继续说道:“我们这里虽然穷,但我们也有尊严。昨天你们来的路上,就有乡亲们发现,你们车上备有条幅,还带了照相的三脚架。如果没什么意外,捐赠的过程中,你们会不停地让乡亲们配合拍照,甚至还要去乡亲们家里‘取景’。我们已经很穷了,可是,我们不想揭开伤疤给别人看。如果你们真想捐助,就默默地,悄悄地,别搞这么大的阵仗。乡亲们的确是被你们搞慈善的吓住了。”
  杨村长的一番话,把梁子一伙说得面红耳赤。没错,这次大家的确是有备而来,带来了优良的拍摄设备,计划多留些活动图片。没想到,这却戳痛了乡亲们的心啊。梁子一伙都是年轻人,思想转变得快。在梁子的带动下,把条幅扯到了一边,旁边的拍摄设备,全部收回放到车上。梁子向大家承诺:“本次捐赠活动,不会要求乡亲们拍一张照片,不会要求乡亲们做任何配合。”
  乡亲们闻听,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不知在谁的带领下,大家摘下帽子和口罩,高高地抛到了空中。
其他文献
茂源县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遍地盛产各种中草药,常年有药材商人来高价收购中草药,全县药铺、医师众多,但是行医更要有天分,一来二去,慢慢的只有“同盛堂”和“万安堂”两家药铺规模最大、生意最好。整个茂源县医术最好的,也就是“同盛堂”掌柜李同盛和“万安堂”掌柜万法容了。说起这两家药铺和这两个人,整个县城没有不知道的。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两家药铺和掌柜是明争暗斗,生意上互相排挤,医术上互相贬低。
期刊
刘林经过多年打拼,成了资产上千万的老板,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这天,刘林开车到百公里外的城市见个客户,刚出城没多远,一辆车突然从后面飞快地超了过去,眼瞅着冲向了路边,“咣”地撞在了树上。刘林连忙停车,下车跑过去一看,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正惊恐地趴在方向盘上大口喘气。刘林用力敲击车窗,车内女子歪头看到刘林,费力地打开了车门锁后,头一歪,昏了过去。刘林赶紧把女子从车里抱出来,抱到自己的车上,一边
期刊
星期天,韩仁家来了一位客人,是他多年不见的老战友梁东。梁东退伍后在外地工作,这次是过来出差的,顺便来见见韩仁叙叙旧。  一对儿老战友兴冲冲地聊着,话题不离在部队时那火热的生活。  一眨眼的工夫到了午饭时间,韩仁热情地邀请梁东去饭店吃饭,又喊上儿子小飞。两个大人一个孩子正在街上走着,忽然听到前面一片喧哗,随即传来一个女人尖利的喊叫声:“抓贼!抓贼啊!”  三人一起抬头,不好!有个牛高马大的壮汉正迎面
期刊
如今的邻里关系,比以往要复杂多了。这不,家家户户都安装了防盗门。防盗门上有只“猫眼”,借助它,可以窥探门外的动静,以往那种“相互串门聊家常”的邻里融洽关系,早已销声匿迹了!  话说丽园社区B栋三楼,门对门住着两户人家,左边姓马的那家,主人名叫马友泉,是县农贸市场的管理员,因他主管农贸市场摆摊设点,有权调动各摊贩的设摊点位,因此,一些摊贩便会经常提些鸡、鸭、鱼、肉、蛋之类的土特产上门拜访,以求得自己
期刊
这几天,田大妈遇到一件烦心事,儿子田大江和工厂人事科的钱曼丽处了对象。钱曼丽长得像个“花瓶”,据说硕士毕业的厂办秘书追求她,她都没动心。钱曼丽看上普通的蓝领技师田大江,为的是啥呢?  田大妈想到了自己婆婆传下来的玉麒麟,拐弯抹角一盘问,田大江吞吞吐吐地表示:“确实无意之中和曼丽说过这事儿,她说还要来见识见识呢。”  田大妈心里惴惴不安,家里的那块玉麒麟,以前拿到《鉴宝》节目组找专家鉴定过,价值不菲
期刊
牛迹山下有个村子,住着张、郑两姓百十来户人家,其中有个辈分较高的郑姓长者,人称苕爹。苕是红薯的别称,当地话中是“傻”的意思。这苕爹可不傻,他是个心灵手巧的木匠,在所有木制品中,最拿手的是木板雕刻,他在木板上雕刻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楼台亭阁,都惟妙惟肖。有此绝技,想不出名都难!  有人问,这人这么牛,咋叫苕爹呢?原来,鄂中习俗,小孩名字取得越贱越好养,所以一落地,父母就给他取了个苕娃的小名——随着
期刊
蔡青家境贫寒,为了多赚点加班费和节省路费,在外打工的她已有三年没回过老家了。今年公司生意好,春节时她又想留在公司加班多挣些钱。这天,趁公司放假半天,她和几个同事去青瓷镇逛了逛,买回一只青花笔筒,打算送给正上小学的女儿。  那青花笔筒十分漂亮,筒身呈收腰状,线条流畅,釉面晶莹,通体白地青花装饰,以四幅卡通画的形式讲述了小学语文课本中“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见过的人都对笔筒赞不绝口,和蔡青同宿舍的牛
期刊
罗明决定追求许红。  许红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长得漂亮,个子高挑,瓜子脸,长发披肩。罗明身边有好几个美女,都因为他出手太迟而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羅明是三年前来这个单位的,对业务已经很熟悉了。许红的办公桌就在罗明的隔壁,她坐的位子换了好几个姑娘,每个姑娘坐上半年一年就调走了。有的是被领导看上,分到其他更重要的岗位;有的是找了有背景的男朋友,调到其他单位去了。这些姑娘对罗明都有好感,却没有一个成为他
期刊
一  陈老师家住丰市,退休后养起了鸽子。鸽子给陈老师的退休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但天有不测风云,这天,陈老师像往常一样把鸽子放出去,鸽子飞回来时,却少了一只。没回来的鸽子是小美。  小美是鸽群里最小的鸽子。小美哪去了呢?陈老师从上午等到晚上,小美也没回来。  第二天陈老师出门寻找,到各个养鸽人家去打听。可丰市这么大,这样找等于大海里捞针。半个月过去了,陈老师自知无望,不再找了。  老伴看陈老师神情不
期刊
“走马到任”同“走马上任”。“走马上任”不是骑着高头大马去任职,“走”的本意是现在的“跑”,过去的走是“行”,如“走马观花”、“走为上计”,都是“跑”的意思。走马,指骑着马跑。这个成语出自清朝康熙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  从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条斜向通往宣武门内大街的东西向胡同叫“海柏胡同”。海柏胡同成街在明代,最早有一座辽金时代的古刹海波寺,寺内有很多古柏,人们习惯将海波寺叫海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