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园传奇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ee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快到60岁时,传旨修万树园,为自己60大寿庆祝。
  为了修万树园,朝廷从四邻八村招了两千多男女民工,平地,建房,栽树。这一天,乾隆从澹泊敬诚殿呆得烦闷,于是,身穿便服带一名御林军侍从出宫溜达,不知不觉来到万树园工地。乾隆在人群中转着转着,忽然发现民工中有一个叫松姐的女子,非常漂亮。
  这松姐今年20岁,细细的腰身,粉嘟嘟的脸,圆圆的杏核眼,让人一看就特别喜欢。乾隆呆呆地看了一会儿,和随从嘀咕了几句,就独自走了。不一会儿,一个御林军头目就把松姐带到了乾隆寝宫。松姐刚要下跪,乾隆连忙说:“不必下跪,站着就可。” 说着,喝退左右,走下龙床。
  乾隆来到松姐面前,说道:“朕看你容貌不凡,必是大福大贵,朕封你为西宫妃子。”
  松姐一听,连忙跪倒:“万岁,民女一个月前与本村何柳结为夫妻,自古道好马不备双鞍,好女不嫁二男,我岂能违背三从四德。”
  乾隆一听,倒吸一口凉气:“不,此理只适用于民间,我乃皇帝,位居九五之尊,一切陈规陋习,与我无碍,你只管进宫来享受荣华富贵。”
  松姐吓得连忙磕头:“万岁,求你了,我们夫妻虽贫,但就是吃糠咽菜,竹篱茅舍也心甘情愿,请皇上另选佳人吧!”
  乾隆身为一代帝王,谁敢驳他的面子,听松姐这么一说,立刻沉下脸来:“大胆松姐,难道不知我是天下独尊吗?来人!”
  门外立刻涌进几名宫女。乾隆大声吩咐:“侍候安寝。”
  宫女齐答:“是!”她们上前七手八脚把松姐按倒在龙床上。松姐急中生智:“万岁,贫女整日劳作,浑身脏土臭汗,请让我先到湖边洗洗澡,再来陪您。”
  乾隆一想,也好,于是,吩咐宫女:“你们好好伺候她到湖边沐浴,快去快回。”
  “是。”宫女们一齐答道。
  宫女们簇拥着松姐往湖边走,一个大个子宫女边走边说:“小姐,何必想不开呢?自古红颜薄命,你就认了吧!”
  松姐显得很轻松,张口道:“好吧,谢谢姐妹们关照,看来我只好凭命由天了。”
  宫女们以为把她说服了,也就松懈了警惕。松姐想:我如果不服,皇上那里过不了关。我如贪富贵,抛夫弃家,还有啥脸面活在人间! 她这样想着,来到了湖边。
  松姐忽然一抬头,大声说:“哎呀,那树上是啥呀?”说着用手一指湖边的翠柳,宫女们吓了一跳,一齐把头向右边看去,当她们醒过神来时,松姐已跑出十几步远了。
  “小姐,快回来。”
  “小姐——”
  “小姐——”
  几个宫女慌了手脚,紧追不舍,但已经晚了,眨眼工夫,松姐便跑到深水岸边,一纵身跳入湖中。
  几个宫女一边呼喊,一边去报告皇上,等人们七手八脚地把松姐打捞上来,她早已香消玉殒。
  第二天一大早,离宫门一开,一个小伙子就急急忙忙地赶了进来,他找到工头便问:“老爷,昨日你给我媳妇分配的啥活计呀,怎么晚上也没回去呀!”
  工头把脸一沉:“我怎么知道,大内府的太监叫去的,我怎么知道内情。”
  一听“大内府”三字,小伙子脑袋“嗡”的一声,他知道大清皇帝是风流天子,媳妇年轻貌美,进大内府还不是……越想越怕,越怕越着急,一时没了主意。这人就是松姐的丈夫,名叫何柳。左思右想,他来到德汇门前的巴家小酒店,心中烦闷,便来个借酒消愁。他要了两个菜,一壶酒,刚端起来,忽见进来两个御林军,看样子还是小头目,长得腰圆膀阔,虎眉豹眼,满脸怒气,大概也是来借酒消愁的,何柳心眼一动立即站了起来。
  “来、来、来,一人不成席,烟酒不分家,坐这儿喝几盅。”
  小头目见这小伙子很热情,就半推半就地上了座。三人乐不可支,推杯换盏,眼见一瓶小溪沟二锅头见了底。两个御林军头目也两眼涨红,舌头发短了。何柳一看到火候了,把脑袋凑到小头目鼻子下,“两位官爷,啥事这么不高兴,小弟是买卖人,现就在热河边住着,如果有用得着的地方只管说。”
  小头目醉眼迷离:“小伙子,看来你是个聪明人,我一不缺银两,二不缺珠宝,只是蓝旗淳王爷让我给选马倌,到现在还没选着,眼看皇上60大寿就到了,真急死人啊。”说完一杯酒又下肚了。
  “选马倌和皇上60大寿有啥关系。”何柳忙问。
  “嘿,你不知道,皇上早就定下了,要在万树园庆祝60大寿,到时候又免不了要检阅各路王爷赛马射箭。可我们这位淳王爷本来技艺不高,又搭上这半年没练,眼看事到临头了,才赶着选马倌。”
  “当马倌有啥难的?”何柳问,“谁还喂不了马?”
  “你不知道,到时候王爷有啥事不能上场,就得马倌装扮上场。”
  “官爷,听说皇上有一百多个妃子,是吗?”
  小头目说:“那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
  “那么多啊!”
  “哼!那他还嫌少呢?”小头目抬头望望见左右没人,小声说,“老弟啊,你不知道,昨天皇上又选来一个美人呢!”
  “选的谁啊?”何柳的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听说在民工堆里发现一个美女,家住在狮子园,皇上封她为西宫妃子,她誓死不从,好一个民间烈女,皇上让宫女把她衣服都扒了,她一看不行就答应了。”
  何柳臉色“唰”地变了:“怎么她答应了?”
  “答应是答应了,她要先洗个澡,再回来陪皇上,皇上让宫女们看着她到了湖边,这女子使计骗了宫女一头扑进澄湖,当我们把她打捞上来时,早没了气息。”
  何柳咬碎钢牙,眼珠一转,强忍着试问道:“官爷,你不是选马倌吗?跟你说实话,我家住内蒙古,老辈子也是八旗人,这两年过来做买卖,早些年玩惯了马,现在有点儿手痒,你若是不嫌,我可以去试一试,反正几个月的事呗,应付过来我再做我的生意。”
  小头目一听,真是喜出望外:“好,小老弟,喝了半天酒还没问您尊姓大名呢!”
  “回官爷,我叫柳青。”
  “那好,我领你去见王爷。”
  这时的小头目早已醉了。
  “官爷,恐怕干不好啊!连累你。”
  “哎,没关系,大草地出来的人,没一个不是好骑手。”
  于是,三人便出了巴家小酒店,向王爷府走去。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半年过去了,万树园修建完毕,乾隆大寿正好也到了。各路王公大臣纷纷前来送礼,山珍海味、金银财宝堆积如山。
  这一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乾隆春风满面,在万树园观礼台看各路王爷比武。各路王爷为讨皇上欢心,尽显绝技。轮到淳王爷上场了,他头戴金盔,身披金甲,骑高头骏马,只见他马上加鞭,紧接着“马上倒立”“镫里藏身”“横担铁脖梁”……各种动作,样样精彩,博得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声。然后,他又背对观礼台抽出三支箭,“嗖、嗖”两箭,空中把牌应声而落,正当人们瞪着眼睛看第三箭时,忽见这王爷一个转身,“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直射向观礼台上的乾隆皇上。
  这时,坐在乾隆身边的和珅,把乾隆猛地一推,本来射向他心窝的箭,就射进了他的右肩。这位由何柳假扮的淳王爷,一看没射死乾隆,便把马缰一提,直奔观礼台,他要马踏观礼台,报杀妻之仇,雪夺妻之恨。
  无奈,观礼台左右的御林军已持兵器在手,围了上来,何柳一看没有别的路可走,猛打一鞭,烈马从乾隆头上一跃而过,直奔北山而去……
  选自《乾隆故事》
其他文献
一个美国人来华留学4年,主攻汉语。临毕业,参加晋级考试,题量超少,暗喜。再仔细一看,蒙了!题目如下:请写出两句话的区别在哪里?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女孩给男朋友打电话: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4.单身的原因: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选自
期刊
古仔一心想学门厉害功夫,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在江湖扬名。但离家数月,一路浪迹,也没有遇到什么高人,不免心生郁闷。这日,他走进路边一酒馆,叫上一壶黄酒,要了一斤牛肉,独自吃喝。  突然,一伙脸上抹了灶灰的人闯了进来,大叫着让老板把银子交出来。古仔忽地起身,一巴掌拍在酒桌上,喝道:“小爷在此,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  匪头朝古仔溜上几眼,啐道:“无名小卒,敢挡大爷财路,先吃你大爷一根封喉针!”与此同
期刊
这年夏天,长江发生了大洪水,班长陈振华率领全班随部队奔赴长江大堤抢险。  他们以班为单位,一个班分管一段,没想到,刚分好责任地段,陈振华他们三班所分管的地段就出现了险情,于是他们立即投入抢险,提的提,背的背,扛起沙包就奔向口子填堤坝。谁知往决口投入的堵塞物很快就被洪水冲走了。而此时,隔壁班的地段也发生了险情。  决口越来越大,情况危急,陈振华马上指挥着战友们进行自救与互救,他让会游泳的人带不会游的
期刊
宋朝庆历年间,东京汴梁有家书画苑叫听石斋。听石斋的老板听石先生是个书画鉴赏权威,书画在他面前一过,优劣真伪登时显现。所以能够在听石斋立足的书画,立时声名鹊起,身价百倍。  書画是给人看的,可是听石先生却是个盲人,盲人如何鉴赏字画呢?  靠用鼻子嗅!听石先生有种独特的嗅觉,好书画闻起来清香扑鼻,使人心旷神怡;差的书画闻起来恶臭刺鼻。听石先生每天白开水一杯,凭鼻子买进卖出,生意很是兴隆。  这天,听石
期刊
父亲问儿子:“你干吗喝这么多水呀?”  儿子:“我刚才吃了一个苹果。”  父亲:“可这跟喝水有什么关系?”  儿子:“刚才我忘记洗苹果了。”  选自《三月三》
期刊
没有人知道厨神的名字。有人说他姓刘,也有人说他姓李,甚至还有人说他和中国烹饪的祖师爷伊尹同姓。  他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靠爷爷拉扯长大。可他八岁那年,爷爷得了病,没几个月,爷爷也下世去了。爷爷去世后,两间破草房,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塌了。他命大,躲过一劫,没了住处,他就住在了村东头的“彭祖庙”。村里的香客嫌他住在庙里不伦不类,对彭祖不敬,要赶他出去。村里的村医站了出来,说服了香客,“娃没了亲人
期刊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帝,史称宋太祖。他不但自己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俭朴。  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晋见父亲,穿着一件由最好的工匠制成的新外衣,那上面用金线缝缀着一片片的孔雀羽毛,蓝的像湛蓝的湖水,绿的像碧绿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华丽极了!她一路走来,引起不少官员的注意。有的人不由得睁大眼睛去欣赏她的外衣,发出一片赞
期刊
杨匡汉是一条中年大汉,身高八尺,长胳膊长腿,腰粗如树,人称“大杨”。大杨是河北沧州人,沧州人个个武艺高强,可是到天津就不一样了。就像外省的能人去做京官,京城官场深不可测,能站住脚跟就算有能耐了。天津这地方与京都不同,另有它的厉害。  比如北门外侯家后“三不管”这地界,看上去挺好玩,演武卖艺、打鼓唱戏、算卦卖药、剃头打辫全聚在这儿。各种能人、高人、超人也都混在中间。这里绝非乐土,所谓三不管,一是乱葬
期刊
邓光是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这天傍晚,他从工地收工回来,打开出租屋的门,立刻觉得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更让他毛骨悚然的是,居然有一个女人坐在他的床沿!邓光是个光棍,哪里来的女人?门锁好好的,她是怎么进来的?  邓光下意识地一声喊叫,女人不知怎么已经来到了他面前,一脸愁苦地对邓光说:“大哥,别怕,我一个女人家,不是坏人。”邓光努力定定神,仔细看面前的女人,不过三十岁左右,长得端正俏丽,只是面色惨白,头发凌
期刊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到了一座大山前时,感觉有些累了,便对身边的老太监郭继功说:“传朕的旨意,命大队人马稍停片刻。”于是,人们遵旨停下来歇息。  這里的风景很美。康熙下马后,在一片鸟语花香里,信步登上这座大山顶时,见有一棵独立的青松,翠滴滴的,就像撑在山顶上的一把大绿伞,下面遮着阴凉,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  康熙擦擦头上的汗,坐在青松下,一时来了棋瘾,便让随从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