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现代伦理生活的分裂困境——黑格尔市民社会批判的伦理使命

来源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原子式个人的普遍交往而结成的“需要的体系”取代了传统社会的整全性生活方式,主体性原则代替实体性原则主导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双重变革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把实体性和整全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根本关切,现代人的伦理生活在实质上沦落为一种分裂的和破碎的状态.分裂是哲学需要的源泉,这种需要不仅是对先验哲学的需要,更是对实践哲学的需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和生活状态.黑格尔同一性的实践哲学体系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构建的,而建构这个体系的立论支点就是市民社会批判.在他看来,市民社会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塑造现代伦理生活图景的核心力量,它不仅赋予伦理生活以新的内涵和景象,同时也给伦理生活带来了物化、贫困和贱民等新的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就造成了物质与精神、自我与他者、个人与社会等诸多分裂.同
其他文献
恩斯特·布洛赫作品中马克思主义与神学的双重逻辑体现了其思想的雅努斯面貌,这种一体两面的雅努斯品格以布洛赫版本的乌托邦精神为支点,彰显出一种携带救赎品格的文化批判理
索恩-雷特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立场出发,将自然科学认识论定位为被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式,并尝试从手脑分工入手,对商品交换行为进行时间—空间的重新阐释,以寻找认识论
宇野弘藏创立的宇野学派是日本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该理论在框架上分为原理论、阶段论和现状分析三个阶段,其中原理论阐述的是资本主义的纯粹形态,宇野学派理论对资本
众所周知,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奥?内格里希望在21世纪重写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内格里的这一理论志向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其理论探索也是非常可贵的.因此,对内格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