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先生就语文教学这一问题,早就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但是,我们却偏爱“读、写”,而对“听、说”重视不够,尤其是“说”。学生虽能“下笔成文”,却难以“出口成章”,这极不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社交活动日益频繁的需要。
  【关键词】语音 朗读 说话 复述 听说训练
  语文教学,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听说训练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我在课上就明确强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使自己妙笔生花,而且巧舌如簧,争做全面型人才。这样使同学们对听说训练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下面就谈谈我几年来的一些尝试。
  一、语音训练——听、说训练的基础
  语音训练是进行听、说训练的基础,其目的就是使每位同学能正确运用普通话,做到口齿清楚,准确流利。这就要注意发音技巧,做到声母发音有弹力,韵母饱满,声调读准。为此,我首先让每个学生运用好字典这个无声的老师。凡是文中的字词,不懂读音的都必须查出,反复读准,重点掌握。其次,将3000常用字化整为零,分期公布,定时考核。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做到字字发音准确。第三,运用教学卡矫音,教师将容易混淆的字或词写于教学卡片,发给乡音顽固的学生进行训练,定期检查更换,以待逐步提高。此外,我还让学生练习绕口令,开始选简单的,由慢到快。绕口令妙趣横生,学生乐意练习,久而久之,清、准、快、连的语音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二、朗读训练——听、说训练的前提
  朗读训练是说话训练的前提,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从容不迫,镇定自如地面对众人的胆量和勇气,从而克服紧张之类的小动作,较好地掌握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等语音技巧,同时运用一定的表情和动作来表情达意,这为说话的准确、生动、流畅、自然打下了技巧基础,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多做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我在教学中抓住这样几点:
  1.从模仿入手。中学生模仿能力强,多让他们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或示范朗读录音,给学生一些记录朗读的符号及停顿,便于模仿。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先示范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接着让学生模仿,再配合朗读作简要讲解,反复循环进行,以感受作者感情的变化、发展,完成教学。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即以理解把握朗读,又以朗读加深课文理解。上课时,我有意识地把精讲课文作为学生进行模仿朗读的材料,把阅读课文作为学生进行理解朗读的材料。阅读课文先让学生预习,上课时检查他们的朗读,促进分析理解,讲解后由学生朗读,全班讨论优劣,最后教师示范性朗读,如《在山的那边》一文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3.多种形式的朗读。除了举行一些朗读比赛活动外,我还将那些适宜分角色朗读的文章作为训练朗读的重点。如教《孔乙己》一课时,在进行了一定的讲解后,我让学生模拟酒客、伙计、孔乙己的语言进行对话式朗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古语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三、说话训练——听、说训练的根本
  说话训练是听、说训练的根本,课堂则是口语训练的主要场合,那种认为教学任务重没有课时安排口语训练,把语文教学与口语训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课堂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多种多样,如:
  1.讲故事。每节课前几分钟,由两名同学到讲台上讲一个故事,故事内容尽量涉及本节课所教相关内容,如作者的轶闻趣事、与课文写作时代背景同时代的故事等等,这样不仅加强口语训练,而且使学生在课前做了较充分的预习,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2.原文复述。教师在朗读课文或学生听完录音后,马上让学生复述原文。要求有语速,有条理,口齿清,主旨明,尽量忠实于原文,讲得详细,不漏情节和细节。如《芦花荡》,我让学生按主要情节进行复述。这种复述,可以锻炼学生记忆能力,丰富学生词汇,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要点复述。抓住文章要点进行提纲式的简单复述。如教完《苏州园林》时,就可让学生当堂复述: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什么?从大处讲具有哪些方面的图画美?细部又注意了哪些方面?文章总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项训练可以在提高口语表达同时,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帮助学生作扼要性发言。
  4.创造性复述。它不仅要复述课文内容,而且力求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故事情节,并在复述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这种复述较适用于文学作品。如我在教《石壕吏》时,要求学生把诗中写到老妇人“致辞”情景进行复述,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再现。这样复述,学生的兴趣高,可以培养其灵活运用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5.讨论。讨论是由提问引起的,教师提问要巧妙,有启发性。提问开始容易一点,让大家脱口而出,追问加大难度,使之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教完《羚羊木雕》一文,我先提出:“我对朋友的反悔,好不好?”然后追问:“但能全怪我吗?”“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我们又应该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让大家互相讨论,各抒己见。
  6.口头作文。这是一项最能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难度也相应较大。先可以找几个“尖子”生上台口头作文,以后大家可以写好作文稿,上台背作文,最后可以发展到抽签决定上台口头作文的顺序和题目。口头作文的内容要生动有趣,如让学生讲一讲趣事,介绍一堂生动的化学实验课,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或描绘家乡一处美景等,在口头作文前就要布置题目,使之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谈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东西。如一位同学谈“自己刚学自行车”时就说得很生动,她按时间的顺序、场地的变换、学车的过程及注意的事项,讲得清楚而有条理。其中一节这样说:“我终于鼓起勇气,坐上座垫,这时我就赶快踏上脚踏板,车子便飞似地向前窜,但车子还是摇摇摆摆,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小朋友突然喊道:‘看呀,玩龙的来了!’惹得大家都哄笑起来。我也跟着笑,人一笑,车子晃得厉害,心一慌,‘哎哟’一声,人从车上摔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好久爬不起来,车的后轮还在转,仿佛正嘲笑我,等别人来拉我时,明明脚已扭伤不能走,可嘴里还说‘没关系’……”。这段述说,来自生活,富有情趣。
  7.讲演和辩论会。这是说话训练的高级形式,要求处理好轻重、缓急、强弱、停顿等语言技巧,以及感情的支配,情绪的处理,此外,还有态势语言的训练,这要以临场时适当、自然、准确的表情、手势和姿态为主,而眼神的训练尤其重要。讲清准则,还要“实战”。我曾对当今流行歌曲风靡全校的情况,出了一个讲题“我对流行歌曲的看法”,并让学生当节目主持人,要求每个同学到台上演讲五分钟。不少同学都做到了论点突出,有理有据,语言通顺,逻辑严密,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多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是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然而教无定法,还需不断创新、学习,摸索出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波.试论初级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硕博学位论文,2005.
  作者简介:洪岳堂,上饶广丰县吴村镇中学,邮编:334618
其他文献
易挥发性危险化学品储罐通常都安装供氮阀、泄氮阀、呼吸阀和紧急泄放阀等附件,通过正确调试,避免氮气浪费和多余的VOC排放。
【摘 要】如何矫正初中学生不良阅读习惯,克服功利化、应试化、低层次的阅读,本文旨在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从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方面阐释观点和近年来的实践所得。  【关键词】经典阅读 提升 语文素养  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经典阅读在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方面;认识丰富世界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方面;理解
在分析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实践中的困惑和金融约束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审视的基础上,提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有管理的市场化利率体制是中国迈向利率市场化的必由之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成语典故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两种文化,即要掌握丰富的互文性
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设计项目任务书、实施项目学习活动方案、总结项目学习成效四个方面论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活动的策略。
本刊第12期曾刊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丁俊发副会长所撰“读《物流之道》有感”一文,该书作者韩国物流协会会长徐炳伦先生看到此文非常激动,特致信丁副会长表示感谢,并提出
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收集学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错题,通过学业数据精选优化错题资源并加以筛选,从而给学生推送相同题型巩固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可以从真正意义
文学如何书写自然,往往最能彰显它的精神品质。1949-1976年间中国文学的自然书写,基本立场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意识除了在牛汉等人的潜在写作中尚有一定的表现外,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