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插图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效地使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想象、表达等各种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文插图;语文教学;有效使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11-01
  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副或者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有照片,有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认知课文内容的好帮手,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研究图文关系,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组织教学,发挥课文插图最大的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一、利用插图导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主要靠教师的激发,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喜欢画画是小学生的本性,而我们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具体形象、富有童趣,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插图入手,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直接给学生以鲜明的视觉感受,唤起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初步从整体上有个总的印象。让学生在新奇、有趣、亲切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如:教学《夏夜多美》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环境和主人公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抓住水草上的小蚂蚁和旁边睡莲的表情来进行仔细的观察,让学生对不同的表情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小蚂蚁的表情紧张、害怕、好像刚刚哭过,眼角还带着泪水;睡莲:和蔼可亲,微微的笑着,弯着腰正和小蚂蚁说话。插图中不同的表情,促使学生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小蚂蚁为什么要哭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他们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課文内容,发现和质疑引起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的欲望,巧妙地运用课文中的插图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插图启发学生合理的想象
  发展语言和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课文的插图蕴着很大的智力因素,教师抓住这些智力因素,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插图这一让学生想象力的产物,配以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启发学生。学生凭借画面的景象,去创造性的扩展故事情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丰富了艺术想象力。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从而将积累的表象加以改造,进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比如《燕子专列》的插图画的是小贝蒂捧着燕子的情景,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贝蒂找到了冻僵的燕子是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从插图诱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所以说,巧用插图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提供了思想上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情境。
  小学低年级课文虽然都很短小,但却包含着很深刻的意义。单凭文字去理解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做到,而巧妙地运用插图,则能化难为易。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短诗,介绍了几种动物的脚印像什么。插图上画的小马、小鸡、小鸭和小狗在雪地里开心地看着各自的脚印。学生读完课文后觉得很有趣,我立即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并启发学生想象:这时什么季节,这些小动物是怎样碰面的;他们在一起会说些什么,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有的想象自己是图中那匹小马,跑着叫着从家里出来,看到小鸭,马上热情地和它打招呼。这时,小马发现了地上美丽的脚印,于是在雪地上作起画来。不一会儿,小鸡来了,小狗也来了。他们愉快地画啊笑啊,极富想象力。这样,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也懂得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高效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图片与文字相比更具有形象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顺序、细节和主次等等。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培养学生不同的观察能力。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主到次的观察顺序,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的时候思考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及日常生活的积累让画面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趣味性。
  四、巧用插图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文插图就像是故事中的一个个特写镜头,结合文本,体会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共鸣。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王二小》一文,指导学生看图,引导他们把自己假想成王二小,根据图中的神态,想象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由此体会王二小机智、勇敢,使学生崇敬英雄,产生向英雄学习的愿望。再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中的插图。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司马光没有慌”和“小朋友都慌了”的动作和表情,启发想象:小朋友掉进缸里后,其他小朋友怎么叫?怎样喊?司马光怎样砸缸?通过观察静态的画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填充”故事的过程,也就体会到了司马光“遇事勇敢沉着、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也懂得了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宝贵的课程资源,而且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只要好好地利用这些美丽的资源,语文课堂定会放射出令人瞩目的奇光异彩。
其他文献
【正】 对于稍有一些历史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的人们说来,建国以后的三十多年,最使他们引为遗憾的往事,大概莫过于国家重大政策上的屡屡失误,而又不允许对这种决策非科学与非
【摘 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在其教学过程中虽然早已运用进了合作学习,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是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方案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应用方案 
摘 要:目前,因潮湿而导致变电站户外端子箱表面和内部产生凝露,接线端子、导线及接线牌霉变和金属氧化的状况十分严重,为了防止凝露产生,室外端子箱安装了加热器。变电站户外端子箱加热器的控制通常采用温湿度控制器控制,由于受使用寿命及运行环境等因素影响,温湿度控制器故障率高导致加热器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该文提出一种经济可靠的方法对变电站户外端子箱除湿系统进行改造。  关键词:凝露 加热器
【摘 要】学生是支持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未来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学生。在新形势下,民办校园的安全管理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因为民办学校的教职工队伍人员成分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各种类型的安全隐患风险,如何构建良好的民办校园安全管理环境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此为主题探讨了当下民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在新形势之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民办学校校园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国内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内蒙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也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党和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和繁荣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提出
教师示范作为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掌握要领。教师示范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诱惑参与作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
【正】 担心与放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之快是出人意外的。从公社制转到责任制,从“以粮为纲”转到因地制宜全面发展,这是新觉醒带来了新崛起。农业发展找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的房屋建筑施工的规模不断加大,施工程度更加复杂化,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对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要求的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未曾预见的问题,该文就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供广大房屋建筑施工工作者阅读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 建筑施工 问题 解决措施  
【摘 要】班级管理是教学质量提高、形成良好班风与学习气氛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则是支撑班级合理运转的精神支柱。本文着重从管理范围缩小化与管理分层化的角度提出分组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分析该管理方法的操作过程及其对班级的影响,以求探索出一条创新型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分组管理;操作过程;班级;影响;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正】 一、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加强科学经济学的研究《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改革已在全国展开。改革的主要精神是充分发挥经济机制的作用,去除包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