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发现澳洲?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76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洲历史与“红木船”相关
  
  近日,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南部瓦南布尔,一队考古学家沿海寻找著名的沉船“红木船”时,挖出了一些红木碎片。由于木片已被证实并非来自澳大利亚本土,这一挖掘成果引起了澳大利亚和中国有关方面的极大兴趣。目前,木片已被送往中国进行放射性碳素检测。
  一些人士认为,木片检测结果有可能会证实“中国人远在欧洲人抵达之前就发现了澳大利亚并且到达过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论断。澳大利亚“红木船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康奈利介绍说,这艘“红木船”大约是在1836年被人发现的,造型极不寻常。开始人们对它并不在意,直到1880年左右,它被沙堆掩埋时都没有引起人们多少兴趣。但到了20世纪初,有关人士开始琢磨起了这艘船的来历。
  
  考古学家数十年的苦苦追寻
  
  数十年来,在瓦南布尔大约25公里长的海岸线附近,考古和探险家们一直在寻找“红木船”遗迹,然而却毫无收获。尽管如此,许多考古爱好者还是不肯放弃寻找“红木船”的努力,他们执着地认为,“红木船”对澳大利亚的历史肯定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
  其实澳大利亚有些历史读物早已提出,是中国人而不是欧洲人最早到过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
  两年前,英国海洋学家加文·孟席斯更是在其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年》中提出,15世纪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船队下西洋时曾经到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是许多历史学家对这些观点并不以为然。
  多年来,人们都认为传说中澳洲东部维多利亚州瓦南布尔附近的“红木船”是葡萄牙人在16世纪留下来的,比英国的库克船长在澳大利亚登陆的时间要早200多年。
  近几年,葡萄牙人也曾试图在瓦南布尔寻找与本国早期殖民者有关系的蛛丝马迹,但终无结果。
  
  历史猜想郑和船队浮出水面
  
  有关人士希望,近日瓦南布尔考古队的新发现能够帮助学者们为这道历史难题找出答案。考古队发言人马克·罗森说,这一次,他们的考古队根据一艘捕鲸船1836年留下的罗盘测位标记和一张可能绘制于1860年前后、标有木船和沙堆的草图,终于在距离海岸线150米左右的地面沙丘下,发现了二十几块红色木片。罗森说,出土的木片和木块非常坚硬,有的像土豆那么大,还有的如手指一般大小,一头像子弹一样尖利,另一头则非常平整光滑,好像被锯过一样。他说,可以肯定,这些看上去就像大木船上榫钉的木片,绝对不是早期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作品。
  “红木船”委员会主席康奈利认为,维多利亚州专家们现在已经断定,出土的木头不是澳大利亚本土出产,这说明它们是由外国船只带到澳大利亚的。康奈利说,今年是中国明朝郑和第一次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如果正在中国进行的放射性碳素检测证明,验证出土木块的年龄超过500年,那么根据英国人孟席斯的理论,它们就应该来自当时在大洋上浩荡行驶的平底大木船。而那时,世界上只有中国的船队才有这样的实力。这一点,就连反对孟席斯“中国发现澳洲理论”的专家学者们也一致表示赞同。康奈利说,根据国际法,沉船的所有权属于船只的来源地。可以想见,这一消息会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引起怎样的兴奋和震动。
  
  “红木船”带来中国热
  
  目前,“红木船”的身份虽有待证实,维多利亚州的旅游部门已准备为此做文章,从而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当地旅游部门官员罗说,近年来,到澳大利亚的中国游客人数增长迅速,估计今后五六年内还会大幅上升。他说,来维多利亚州旅游的中国人传统上都会选择素芬山(19世纪60年代淘金潮时华人劳工集中的地方)和大洋路等著名景点。
  如果“红木船”真来自中国,那么许多中国游客一定会被吸引到维多利亚州西南沿海。估计木片的检测结果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见分晓,中国方面的有关人士、包括康奈利本人在内的澳大利亚人,以及一直认为是“红木船”主人的葡萄牙人,都在热切地等待最新消息。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器件不断的微型化,加之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 MEMS)技术发展的需要,常规电池组成的能源供应系统普遍比其要支持的微型系统大,因此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电池内部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而正极材料的开发是制约锂离子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尽管本文则选择了目前研究较为成熟,并且
本文以煤矿副产物煤系高岭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镁粉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堇青石,水做造孔剂,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研究了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堇青石工艺,包括冷冻方式、冷冻温度
泡沫铝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因为它本身内部结构独特的特点而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高比强度、吸声和吸能等性能。因此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有多种制备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隔离器负载用微波吸收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隔离器负载用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思路。对羰基铁粉进行KH-560硅烷偶联剂的改性,采用热重、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改
学位
镁合金在交通、通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硬度低、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差,在其表面制备一层耐磨损、抗腐蚀的薄膜可增强镁合金的表面性能,抑制镁合金的腐蚀和磨损。类金刚石薄膜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低、抗磨损和耐腐蚀性能好,是理想的功能防护薄膜。本论文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纯氩气气氛下,在AZ91镁合金上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及钛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Raman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