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与新旧之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西方不同,在近代中国,除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外,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歧在社会制度方面,前者主张全面改革甚至革命,后者主张维持现状或少许改良。文化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歧在思想文化方面,前者主张西化或全盘西化,后者主张认同、维护传统。中国近代思想家们的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联系往往是历史的,而非逻辑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如此的因果关系。一个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在文化上可能是激进主义者,也可能是保守主义者,反之亦然。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都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我们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时应坚持如下几个方法或原则: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或原则;二是一分为二的方法或原则;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或原则。
其他文献
<正>主题班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全体学生都必修的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形式。当然,主题班会是课程的一部分,不是课程
借用数据采集中的采样概念,提出了一种多相流采样分流方法,以获得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分流体,从而提高多相流体的流量测量精度.首先,以足够高的频率从被测多相流中采集流量数据(
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增多,引发重大网络舆情事件频发。政府作为网络舆情应对的主要力量,其干预效果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在总结我国2007-2014年130起重大网络舆情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研究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 ,但当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并产生了一批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
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福建林职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并指出其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一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
<正>2014年7月以来,有细心的北京市民发现,海淀区紫竹院路车道沟桥西侧桥头新增设了一个横跨马路的金属架,上面装有7组指示牌和显示器,从车道沟桥到四季青桥,自桥头支架向西,
作者采用1995—2010年中国教育支出数据,从教育支出规模、力度和增加值的地区差距,并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教育支出地区差距变化以及区域间和区域内差距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阐述了离散数学及计算机专业其他学科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离散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其他学科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此关系在课堂中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离散数学在计算机
提出了一种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计 ,其采用转鼓作为分配器 ,从被测的两相流体中成比例地分流出约 2 0 %的气液混合物 ,并应用分离法分别测量出其中的气相和液相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