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的土壤性质变化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fe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川西岷江上游高山针叶林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地凋落物及其养分贮量和土壤养分及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人工云杉林的凋落物及其氮、磷、钾贮量、以60年代抚育成熟林最高,40年代抚育成熟林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34.1%及49.8%,70.5%,46.7%;(2)人工云杉林地表土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据典型土壤剖面资料,40年代比60年代抚育林土壤分别降低72.4%,78.6%,42.2%;(3)相应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与60年代人工云杉成熟林相比,40年代成熟林土壤的自
其他文献
探讨了川西地区不同海拔梯度上,30 a亚高山人工针叶林乔、灌、草各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并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因子与针叶林群落乔、灌、
将培养于MS培养基上5wk的青蒿试管苗置于光周期13,光强6000lx,温度为26℃(昼)和22℃(夜)的条件下,成功地诱导其开花,利用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和花器官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发现不同浓度(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大楼”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办公楼项目是在夏热冬暖地区探索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实现方案的尝试,也是深圳市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级示范中的示
选取亚热带东部替代分布明显的壳斗科6种常绿树种(青冈、小叶青冈、细叶青冈、苦槠、甜槠和石栎)的11个种群叶片进行生态解剖,并用SPSS, DCA和TWINSPAN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期刊
对已废弃 3 0 0 0余年的湖北铜绿山古冶炼渣堆进行了植被和土壤调查 .化学分析表明 ,冶炼渣的含Cu量极高 ,总量和有效态的Cu质量分数w(Cu)分别为 7789和 5 38mgkg-1.Cu的毒性
脆江蓠藻体的磷酸盐缓冲液浸提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再经DEAE-Sepharose和Sephadex G-100 层析纯化,得到脆江蓠凝集素(GBL).经测定该凝集素是一种分子量为33.1×103~33.8&
根据多层误差反传网络结构模型和三次设计发展了一种太阳黑子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方法.以杉木胸径生长的年轮指数和太阳黑子自相关因子为输入变量,应用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
乳酸菌表达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表达系统.由于许多乳酸菌具有益生菌的特点,该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外源基因的表达.相对于其他细菌表达系统而言,乳酸菌表达系统具有多种优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内外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北木姜子和浙江桂在林隙内外都占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生物学特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