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利用导入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完成历史学习,改变他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 导入 激发 兴趣
  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而初中学生学生,活泼好动,爱问问题,有些幼稚,又很可爱,因此,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完成历史学习,改变他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体会是:
  一、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进行导入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讲到“夏、商、周”这一单元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二、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导入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单元导入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三、通过学生表演历史剧来进行导入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先让五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又出示过图示说明: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四、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只靠一张嘴来“传道、授业、解惑”,对于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来说,已严重落伍,远不能适应学生求知的
  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历史与信息技术配合,探索新教学模式,放宽视野,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学生喜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因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能满足学生视觉、听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五、利用悬念导入。
  1、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
  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如在学习《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这一节时,我讲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明证: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从而导入新课。这样的悬念设置,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2、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讲《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这一节时,在讲授“七七事变”后,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①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②平型关大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③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因此,悬念设置在重点、难点处,既可使学生引起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学习“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时,我讲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迫使红军战略大转移,损失惨重,那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3、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起因结果,存在内在联系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敌人的。”我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会“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第六章找出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教育教学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体育教学较过去而言也有了较大的创新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将一些游戏适当地引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语文复习课是巩固、发展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课型。它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重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使记忆中的痕迹得到强化,并对已获得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概括,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时间短、内容多、难度大的语文复习过程中,如何切实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复习课 提高效率 复习策略  基金项目: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语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流行歌曲对于音乐课的教学也是一个冲击和挑战。但有些领导一说到流行歌曲,第一反应觉得都是些爱情的,缠绵的,或者认为是一些不健康的歌曲,其实不是这样的,
期刊
【实录】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常见条件是文言语法知识的难点,因为涉及太多枯燥抽象的语法名称:宾语、代词、否定句、谓语动词、某词前置、前置到某位置……学生理解这个语法知识
期刊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切实加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
历史非选择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任何脱离基础知识而空谈技巧的做法就像在建空中楼阁。所以,高考历史题,首先是一个知识问题,其次才是解题方法问题。当然,在熟练掌握基
期刊
任何时代都需要新闻,新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消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如今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的传播方式.新闻从业人员在新时代的浪潮下需要
一、险遭淘汰的“改革”试验者rn1991年,我从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回到了高中时的母校--绍兴柯桥中学当了一名政治教师兼班主任.虽然当时当一名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绝对不
摘 要: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无论从设计、布置、批改与反馈,都是对“教”的反馈、对“学”的检验,是学生学习的延续,是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途径。从改变传统作业枯燥、乏味、机械的操作模式入手,从弹性作业少重复、“自助”作业多选择、听说读写寓比赛、听录作业重拓展、走向生活融体验等五种策略入手,探索语文学科教学新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作业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及效率。  关键词:作业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