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love_s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住宅的给排水设计水平,其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住户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是每个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安全经济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中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住宅给排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用水是居民日常生活和提高环境质量最基本的条件,作为住宅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给排水系统,其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居民住户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1.水表设置及给水支管敷设
  1.1关于水表设置
  针对户内水表设置,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 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1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根据上述规定要求以及解决存在问题的需要,目前在工程设计上考虑的水表设置可归结为以下几种方式:
  (1)分户水表集中设于底层空间内或室外水表井内,也就是所谓的水表落地安装,这种方式常用于多层住宅或高层住宅市政直接供水部分。一般一个单元梯位设一个水表井(箱),分户水管沿室内管井或利用外套U-PVC套管后沿建筑外墙逐层引入户内。其优点体现在:易于集中抄表,减少抄表人员工作量。缺点是:管材耗量大,部分敷设方式影响建筑外观,分户支管不易检修。
  (2)水表设于每层楼梯休息平台处或是水表间内,简称为水表独立分层设置和水表集中分层设置。水表独立分层设置是指给水立管设于平台处,每户或每层设一水表箱,将水表箱嵌入休息平台两侧墙体中。其优点为:外形整洁美观,管路短捷,阻力小,维修更换方便,造价较低。缺点是:水表分散设置,抄表人员工作量较大,目前,高层单元式住宅水表设计大都采用这种做法。水表集中分层设置是指给水立管设于水表间内,每层水表集中设置在水表间内。其优点为:水表集中设置,减少抄表人员工作量,管道维修方便。缺点是:占用公共位置,增加住户公摊面积,相对某些住户管线距离较长,管道阻力较大。
  (3)将传统的普通机械式水表改换为远传水表或1C卡智能型水表。远传水表操作方便且自动抄表,IC卡水表只需用户预存入一定 数额水费,将充值后的IC卡插入水表的读码器中即可用水。
  在常规条件下,建议11层以下的住宅采用普通水表底层集中设置,也就是集中设于底层空间内或室外水表井内。11层及11层以上住宅采用普通水表分层设置,也就是每层设置每层楼梯休息平台处或是水表间内。建筑物为标准要求较高的住宅时,可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智能型水表。
  以上几种水表设置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在工程实际设计中采用何种方式,应由设计人员根据住宅的性质、建设标准及当地水务部门的要求确定。
  1.2给水支管布置与敷设
  目前,住宅给水支管较多选用性价比高且安装方便的塑料材质的管材。塑料给水管材以其卫生、美观、水力性能好、耐腐蚀性好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管材也有自身的一些缺点:阻燃性差、线胀系数大。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12条规定: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塑料给水管道明装易变形,影响美观,易受碰撞损坏,防火性能也较差,暗装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可减少紫外线的辐射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采用暗装满足其特性的需求。
  給水支管的敷设方式也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分户配水管起端至用水点间管道敷设可分为明设和暗设。明设是指给水支管沿室内楼板下吊设,优点在于:管道连接随意性强,可不受管径、接口的限制。管道设于明处,便于维修,可采用局部吊顶装修方式隐藏明露管道。缺点是装修时要求室内局部设置吊顶来包装给水支管,室内局部的层高就会变小而影响使用空间。暗设是指给水支管敷设在楼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因此,给水支管人户后即接入分水器,分水器暗设于厨房或卫生间墙体内,通过分水器后接往各用水点支管管外径均可控制在25mm以下。
  2.给水管材选用
  传统的给水管材一般采用镀锌钢管,由于镀锌钢管易锈蚀,使用寿命短,用于输送生活用水不能满足水质卫生标准等缺点,建设部正大力推广塑料给水管的应用,许多地方已明文规定: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塑料给水管与金属管道相比,具有重量轻,耐压强度好,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能强,安装方便,省钢节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管材的选择是经济技术的比较过程,技术上应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住宅的档次,进行经济技术综合考虑后确定。经济适用房和解困房主要面对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可选用卫生级硬聚氯乙烯管(PVC-U)作为给水管,以降低造价。中高档商品房可用铝塑复合管(PE-AL-PE,PEX-AL-PEX)或其他塑料给水管材作为给水管。住宅配水点的热水温度不超过60℃,因此上述管材中除硬聚氯乙烯管( PVC-U)和铝塑料复合管(PE-AL-PE)外,大多管材可作为住宅的热水管道。
  3.排水管道敷设
  住宅厨房、卫生间是解决饮食起居非常重要的场所,但是住户通常在购房时只会留意到厨房、卫生间的净面积,是否宽敞明亮通风,考虑如何装修等等,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细节,那就是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管道设计。
  3.1厨房排水管道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尽可能直接在楼板上接入排水立管而避免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而对于厨房地面排水是否设地漏,目前还尚有不同的看法。现代生活厨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返串地漏进入室内。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但是实际使用中尚存在使用不当或器件损坏以及管道爆裂的情况,此时厨房地漏就起到及时排放的作用,避免溢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3.2卫生间排水管道设置
  同层排水作为一种新颖的排水安装方式,它可以适用在任何场合下的卫生间,以代替传统的下排水方式。同层排水系统是指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结构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系统。为了不使卫生间污水横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排水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3.2.1沿墙敷设排水方式
  该方式排水支管和器具排水管在本层结构楼板上方暗敷在非承重墙(或装饰墙)内或明装在墙体外,与排水立管相连。该排水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其不足之处是:
  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一定形式的卫生器具,例如:大便器为后出水壁挂式。这种产品选择余地比较小且应采用相对应的固定支架。
  3.2.2降板同层排水方式
  该方式是近年来较多采用的一种方式。卫生间楼板下沉的设置方式参照《住宅卫生间》OISJ914。具体做法是卫生间的结构楼板下沉(局部)35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楼板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4.结束语
  住宅给排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以人为本原则下,住宅室内给水排水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多地适应性。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应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墙体裂缝向来都是最不易解决的难题之一,能够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盖楼的设计不当入手,分析其对墙体所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设计不当;墙体裂缝;解决措施  0.前言  墙体裂缝的存在,不但会对建筑物的外观造成影响,同时还会让居住这有不适的感觉,更有甚者将会严重的影响着建筑的耐用性与安全性。能够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非常多,本文主要分
【摘 要】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配套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相当程度地影响到工程使用功能的发挥。在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到所形成的产品质量,都有其重要的控制环节。因此,必须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管理进行深入的认识与研究。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管理;建筑施工  1.建筑给排水施工的主要问题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 给排水分部工程虽然从工程量和投资角度上看是较少的,但是在
【摘 要】爬升模板技术属于多方(主体施工,爬升模板施工和预拌混凝土供应)和多工种(钢筋、模板、爬升、混凝土、架子)联合作业的复杂工程。但实践证明,只要能事先做好详细的施工措施计划和明确施工实施细则,三方现场共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要求,对出现问题现场及时解决,就必定能够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不失为以剪力墙为主的高层建筑外墙结构施工的高效、经济、可靠方法之一。  【关键词】高层住宅;爬升模板
【摘 要】建筑给排水工程属于建筑设备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了建筑给排水工程如何施工,并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给水系统;排水系统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日益增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水水质、水量、水压、水温和供水的安全程度、给排水的可靠性以及防震、防噪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除了在设计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