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顽强的荒漠树种

来源 :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杨(Populus diversiflia Sehrenk)作为第三纪地质变动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有着几千万年的历史了。胡杨又名异叶杨、五桐树、幼发拉底杨、胡桐、陶来杨,为杨柳科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有130厘米(参见本刊1987年第3期封面照片——编者注),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数控线切割机语言——SKX语言的编译方法并给出流程图。
期刊
航宇局马歇尔航天中心拨款9.3万美元,委托马丁·马里埃塔公司进行了一项为期七个月的研究。题目是:航天飞机的液氢液氧外贮箱在完成助推任务后,能否在空间改装成一台γ射线望远镜。
期刊
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空间光调制器开始问世的今天,降低光学相关器对图像失真的敏感程度是实时光学图形识别系统能否实用的关键。本文叙述了一种用坐标变换的方法来实现旋转、比例、平移不变的图形识别系统。在数学上证明了傅里叶变换加上polar-Ln变换(简称P-L变换),可以实现平移、旋转和比例的不变性,并进了计算机仿真。本文提出了两种实现P-L变换的方法。一种是采用特殊的电视摄像机。用对数形的锯齿波按辐射
期刊
土施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垂直移动,关系到作物的安全以及除草的效果。它们的移动规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含量以及除草剂的理化性质等等,无不影响其喷布于土表后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本文就利谷隆[系进口的50%可湿粉,化学名称为N—(3,4—二氯苯基)—N,N—甲氧基甲基脲]在三种不同质地的土壤上,通过人工模拟降水,以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降水量下的垂直移动规律,并进而为农业
期刊
渭河盆地的祁吕系断裂是历史强震的发震构造和控震构造;北西西向断裂是强震的发震构造;新华夏系断裂是现代中小地震的发震和控震构造,三者均属地震构造。而纬向构造体系断裂在蠕滑;南北向破裂形迹微弱,不足以发震,两者系非地震构造。四千年来祁吕系地震活动可分出750—800年的七个地震周期。每一周期之平静期长590—690年,活跃期约80—190年。新华夏系的中小地震活动,多出现在祁吕系地震的平静期中。目前正
期刊
作者用藓羽藻制备出可用于研究光合机制的叶绿体悬浮液。用这种制备液做了Mn~(2+)和温度对叶绿体光还原活性影响的研究,发现Mn~(2+)在10~(-4)M附近具有促进光还原的作用,用30℃海水对藻体予处理明显地抑制离体叶绿体的光还原作用。
期刊
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也称霍香蓟,广东人又叫它臭草、咸虾花,是一种南方常见的野生菊科植物,人们常把它当作杂草消灭。然而在生物教学中,它特别适宜做光合作用实验的材料。它不仅具有天竺葵的一些特点即叶片较大便于操作,形成的淀粉较多,实验效果明显,而且野生,数量多,生长期长。实践
期刊
本文讨论了二摄象机式立体电视摄象系统的参数:深度分辨力,立体区域,显示畸变量;以及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要观察衣藻和水绵的结构特征,以及水绵接合生殖的过程,首先必须采集标本。淡水藻类繁多。采集时,要根据不同藻类植物、不同环境条件和生态特点,准确地采集所需要的标本。衣藻喜生于有机质较少的静水里,如果是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水体中采集标本,大多是眼虫而不是衣藻。水绵则常生活在酸性、缺钙的水中,如酸性的红壤土地带的积水、沼泽及水库下游积水处。
期刊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Beav)是农业尤其是水田生产的一年生有害杂草。稗草在农田所摄取的水分和养料往往超过农作物所需要的量,如稗草所吸收的氮素要比水稻多45%,每穴水稻若夹有一株稗草可减产35.5%,夹有两株稗草可减产62%。稗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的种子在40℃左右的厩肥中可保持生活力达一个月。在淹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