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未来的灾变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曾经的灾难
  
  假如我们从几千公里外观望地球,我们会看到一颗晶莹剔透的蔚蓝色星球。但当我们从1万米的高空望下去时,看到的却是山川密布的陆地、波涛汹涌的海洋、巨大的裂谷、幽深的坑穴。
  大约4万年以前,一个重达10万吨的陨石一头撞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土地上,造成了一个深达170米、直径1240米的大坑,这就是巴林杰陨石坑。类似的大陨石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
  有许多学者提出,地球曾有过4个卫星,前3个由于在运转过程中过于靠近地球,而被地球所俘获,结果就造成了地球上的三大洋。人们很难想象,这3个卫星落到地球上时,情况是怎样的。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故土。地球的命运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汇集在一起。对下述事实和地球的未来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一个相当长的岁月中,地球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
  事实之一是,1977年6月,人们在前苏联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永久冷土层中,发现了一头完整如初的猛犸象。原来这是一头出生仅6个月的小猛犸象,而这种动物早已灭绝了。猛犸象并不是寒带的动物,那么,它们何以会冻死在西伯利亚呢?科学家们认为:是“地极移动”导致了猛犸象的灭绝,因为猛犸象灭绝的时间与地极移动发生的时间刚好一致。
  所谓“地极移动”,就是地球南北极的移动。由于地极移动,寒冷的地区变得温暖如春,温暖的地区却变得冰天雪地。目前,地极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移动着,也就是说,1亿年后,现在的地球南北极将移至今天赤道的位置。如果这种移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那将会是一场灾难的到来!猛犸象的灭绝就是例证。
  
  未来灾变的可能
  
  在预测地球的前途时,科学家们注意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地球磁场。首先,地球磁场的强度是不均匀的;其次,磁场发生着移动现象;再者,磁场还发生过逆转。在过去8000万年中,磁极大约发生了170次逆转。
  科学家预言,磁极的下一次逆转将发生在21世纪,磁场一旦消失,宇宙线将直射地球表面,世界气候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科学家们指出,人类的另一个威胁来自南极。地球淡水约90%都集中在南极厚盖的冰块之中,如果这层冰盖突然解冻,那么大洪水将席卷全球,而能导致南极冰盖融化的恐怕是地极的移动了。
  这是美国科学家奥欣克洛斯·布朗的预言。根据他的预言,如果发生这种大灾变,纽约将没入20米深的水中,但极地附近受大洪水的影响最小,所以因纽特人能够幸免于难。
  早在1948年,布朗就指出,由于南极冰盖的不断增厚,有使地球失去平衡的危险,他呼吁集中全人类的力量制止南极冰盖的增厚,但人类目前的能力还难以办到。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神教》中写了这样一个传说:以色列人在逃出埃及时,发生了一场天灾地变:海水一分为二,西奈山喷出火焰,云和火遮住了天空。贝利科夫斯基经多年研究发现,这个传说恰与历史吻合:当时地球与另一个小天体发生了碰撞。
  由于火星异常靠近地球,可能会给地球带来灾难。贝利科夫斯基认为,火星最后一次异常靠近地球是在公元前687年的春天。据中国竹简记载,那天夜里,流星如雨点般落下,山摇地动。
  贝利科夫斯基说,地球温度的升高、地轴倾斜、白转速度发生变化、地极逆转的大灾变至少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由于火星,第二次是由于金星异常靠近地球造成的。
  可以肯定地说,地球经过苍海桑田的巨变,这种种变化往往是在成百上千万年问完成的,但也不能排除“突变”的发生。对人类的威胁就来自于这种“突变”。
  预测还能与事实划等号。很多人,包括科学家在内,并不相信地球会毁于一旦,当然,在几十亿年的演变过程中,地球虽然千疮百孔,但仍然转动着。虽然,它不足以毁灭整个地球,但足以毁灭人类和其他生物,这也是地球演化史告诉我们的。
  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大自然最终将被人类降服。今天,人类先进的宇航技术已能跟踪每一个可能坠落地球上的小行星,并能够在地球受到威胁时将它摧毁。
其他文献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温岭市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逐步扩
为研究烟叶重金属综合水平及Cd作为其典型标志物的可行性,采用ICP-MS方法对113个主要县级产区的339个烟叶样品中重金属Cr,Ni,As,Cd,Se,Hg和Pb含量进行检测,建立了烟叶重金属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搞好物理教学,就得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现在很多物理教师似乎形成一种共识:目前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应将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探究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的一个特例,即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面积变化,磁感强度变化但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
俗话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教学中我们也常教到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遇到成绩相对落后,表现较差的学生。作为教师,如何对待特殊的教育对象——差生呢? 一、寻找"闪光点"
每个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的感觉具有选择性。论述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才能更加全面地感知实验现象,更深入地发现问题,获得真知。
语文教学是个开放性的教学,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在课外探寻语文、在生活中体味语文的热情。  这个学期,我以课本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语文、运用语文,以实现高效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 利用“主题教学”,创造性开展主题活动    根据十一册语文教材的特点,我把课文有机地划分为五个主题鲜明的主题教学:“纵情华夏山水间”、“我爱我的祖国”、“给我一双发
期刊
以玉米抗病自交系P178、感病自交系G41构建的BC2F5群体为材料,通过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表型鉴定,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在玉米第2,5,6和10染色体上共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