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话题。因为农村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素质相对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学难度相对比较高。对此,本文以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育为例,简要分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转变方法
  一、 引言
  在农村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属于重点课堂,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但是因为农村儿童在学习基础方面比较差,以及学习本身的枯燥乏味特征,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从而影响最终的学习质量。对此,探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教育价值。
  二、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因为农村儿童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受教育现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段时学习压力会非常大,如果此阶段学习学习跟不上,必然会导致“欠账”的出现,从而呈现出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最终被迫放弃学习。对于农村小学教育而言,其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学习压力大。小学语文教育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教学任务繁重,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需要學生认识3000字,会写2500字,从这一要求可以发现,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常用汉字数量是整个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数的一半多,这对于识字能力本身就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必然会呈现出较大的学习压力,小学语文低年级段的识字压力较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 教学形式枯燥。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识字教学都是以死记硬背为主,让学生从读音、偏旁、笔画以及笔顺等方式实现字的学习,采取这一种机械性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对识字无任何学习感受,甚至逐渐抵触语文学习;
  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不突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课文后面都会附带多个生字,同时还会涉及到一些二类字,许多教师都会很努力的讲,要求学生学会,这一种教学形式不仅枯燥乏味,同时对学生学习也会形成庞大的压力,耗时耗力并且收效甚微,从而呈现出“事倍功半”的困境。
  三、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方法
  (一)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按照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采取小组合作的识字教学方式,例如以3到5人为一个小组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这一种小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并在分享中得到肯定,并实现能力较强学生带动能力较差学生,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效果。
  例如,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会出现要求学生采用字典查询不认识的字这一练习要求,此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实现对生字词的查询与标注,实现对难以理解的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词语当中许多生字词都是学生不认识的,很多词语都是学生无法理解的,此时在课堂中采用小组方式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并以最快的速度查询到字的读音与意思,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实现学习意识的有效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强化生活化教学作用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最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便是引入生活,以生活作为课堂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都会涉及到几个字的识字教学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识字量而言存在明显的困难。对此,便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有对联、生活中随处可见广告牌、大屏幕等,这些地方中都会涉及到汉字,同时也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资源。督促学生在生活中记录生字词,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在遇到生字时便会主动查询字典或询问他人的意识习惯,从而实现识字量的快速提升,达到高效率的引导效果。
  (三) 创新作业方式,优化学习体验
  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单元作业的设计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学习习惯为主,所以作业的布置必须从简单但是需要通过思考的问题为主。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本身并不具备自主约束能力,所以作业本身是保障学生回到家庭之后自主学习的关键,这也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作业质量与主体方面进行适当的改变与优化,促使作业本身不再单调乏味,适用于每一位学生是当前作业设计的关键,这也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意愿。
  例如,在《秋天》这一课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明确不同的作业内容,例如阅读文章并在父母的帮助之下寻找关于秋天的经典文章,对比文章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同时总结文章的描写方法与特征。借助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性思维,同时借助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优化评价方法,激励主动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年龄比较小,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具备强大推动力的因素,其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的参与学习。在学生的心中,教师的评价属于权威性的存在,在学习中任何一点小进步且在获得教师的肯定后,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成倍的增长。对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评价的方式,尤其是在评价中适当的加入肯定、鼓励性的语言,从思维层面上进行创新从而给予学生表扬。对于学困生可以注重闪光点的关注与扩大,在指出不足时应当委婉,尽可能规避对学生积极性、自尊心的损伤。
  例如,在《风筝》教学中,在练习题“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总结出我们在做风筝时的心情、放风筝时的心情以及找风筝时的心情”。此时可以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针对性的评价,例如“你们小组善于思考,分析的有道理”。对于这一题目而言,其会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答案,对于不同答案教师应当规避结果对错性的评价,通过对闪光点的提出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质疑、敢于表达与提问的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属于当前最应该创新和改进的教育体系,在具体教育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适当减轻学习压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思维为工具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逐渐转变为学习主体,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性提高。
  参考文献:
  [1]熊福建,王金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转变刍议[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1).
  [2]徐洪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8(3).
  作者简介:王丽霞,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回民小学。
其他文献
装配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已经成为影响产品开发周期、生产成本、质量、性能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装配设计是一种自底向上的设计过程即先设计并制造出各个零件,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并且,我国的煤层气井下抽放已有50多年的历史,抽放技术成熟。由于煤层气在能源中占据特殊地位,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对煤层气的开发和利
随着装配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装配机器人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也日趋复杂,单机器人装配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任务需求。为了适应装配任务复杂性、智能性的不断提高,需要对双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是地应力、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及煤体结构力学性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煤与瓦斯突出对井下巷道、设备、设施、生产系统造成破坏,甚至
新疆是我国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其急倾斜煤层储量占世界同类煤层储量的30%以上。急倾斜煤层赋存较为复杂、开采难度较大,目前新疆地区常用的开采方法是水平或斜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大,冲击地压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对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针对龙煤南山矿的
硝酸铵在一般情况下是稳定和安全的,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杂质参与的作用,硝酸铵就会分解放出热量,从而导致燃烧或爆炸。针对硝酸铵的危险性,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研究,而硝酸磷肥中
目前涂布行业在我国飞速发展,涂布产品以每年数百万吨的产量增长,涂布产品的飞速发展为涂布加工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涂布加工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的煤炭产量90%来自地下开采,由于巷道的开挖诱发了支承压力,支承压力会导致一系列物理过程的发展,应力集中超过了围岩强度,围岩容易破碎、导致失稳、造成开采停顿。尽管对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