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中集吗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的多事之秋到2005年的纷乱春天,从业绩造假的传闻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400%的神话延续,中集集团(SZ 000039)的形象时明时暗,持有其股票的中小投资者们也在冰与火中煎熬了近4个月。
  2004年10月28日,中集集团公告第3季度每股收益1.767元,高居沪深两市榜首。此后,网上就开始流传其业绩造假的消息。中集为此于11月3日发布公告,就投资者关注的公司经营业绩尤其是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及应收账款等情况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进入2005年,中集仍然难逃困扰。2月4日,国内某财经媒体发布了三位会计专业人士的质疑文章《七问中集》,从七个方面对中集的业绩提出较为专业的疑问。此文旋即在网上广为流传,一时间众多投资者难辨真伪。中集不得不于2月16日再次因传言而发布公告,对“七问”一一回应。
  在此期间,中集股价虽偶有波动,但一直稳步上扬,从2004年6月除权以来,已涨了一倍有余。3月4日,中集公布了2004年度财务报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分别达到265,68亿元和23.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52%和249.94%。此后,其股价攀升到32元之上,走势之坚挺在如此弱势格局下令人侧目。
  但似乎高处不胜寒,3月23~24日,中集股价突然掉头向下,两日累计跌幅超过10%,成交量也有明显放大,以至令人怀疑流传的各种质疑是不是确有共事。对于业绩和股价走势一致、双双上升的中集,市场各方给予了太多关注,各怀目的发表看法。
  机构投资者和各证券研究所仍给予较为积极的评价,投资分析报告纷纷给出“增持”和“谨慎推荐”的评级。其中,国泰君安研究所在3月24日的报告中,将中集的评级由“增持”凋为“谨慎增持”,其原因在于“目前股票的巨大涨幅,但中长期依然看好”。而国信证券是近期给予中集关注最多的机构,其分析师郭亚凌分别于3月5日、14日、25日、4月6口4次发布报告,都给出“谨慎推荐”的评级。根据一份券商的调查,截至4月6日,有14名分析师关注中集,4人推荐买入,8人推荐强力买入,2人建议观望。
  对于中集股价在3月底的突然波动,有市场人士表示,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其业绩有问题之前,不能武断地得出结论。即使有人在抛售,也并不能证明公司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不能排除有机构利用传言做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
  而一向在争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媒体的声音则更呈现出多样性。上文提及的发表《七问中集》的媒体希望能通过逆耳的声音达到理性争辩的目的。还有媒体大腕认为,中集的兴起缘于中国远洋运输业在全球的崛起,集装箱不过是“铁皮包装箱”,属于缺乏技术含量的行当,全球集装箱市场容量有限,中集的增长看得到头,其增长神话不足以成为神话。
  事实上,正是由于集装箱所谓的“缺乏技术含量”,在经营中还要受到上下游的一起积压,中集的增长才显得可贵。中集背靠中远、招商局两大股东,毋庸置疑,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业绩提升有所助益,但中海、马士基这些运输巨头却尚未在集装箱领域一争高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长期关注中集,他认为;员工工资水平和上游成本不断上升,而净利润却能保证不断提高,靠的就是公司几百项成本管理的变革。
  中集也早就意识到集装箱市场的容量有限,从2002年中集正式启动了半挂车业务,2004年该项营收已达23亿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道路运输车辆生产商。在4月8日小集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总裁麦伯良表示:“集装箱制造到2006年占中集80%,2007年会下降到60%。专用车在资源整合后净利润会提高。”
  在这场争论中,中小投资者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也是相对的弱势群体。其中一名重庆投资者郭祥于3月16日致信媒体咨询;近来媒体对中集集团业绩有一些质疑,公司的回应解释似乎不能完全让人满意。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能到何时?二级市场上的风险多大?经营方面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基金集中持股的流动性风险又怎样?
  拥有骄人财务报表的公司能瞬间招致非议,受到广泛质疑,这源于中国股市的传统。因为媒体的报道或是专家的揭露,经不住考验、分崩瓦解的公司屡见不鲜。于是,真假难辨,不管好坏,都需要质疑。
其他文献
中国高速发展的酒店行业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德国最大的本土家族管理的连锁酒店集团——玛丽蒂姆(Maritim),也已经悄然开始了在中国的布局。作为德国卓越连锁酒店的代表和最纯正的德国民族品牌,玛丽蒂姆一直致力于大型会议场地与一流住宿环境的建设,下一步,他们又将为国人带来哪些惊喜呢?  玛丽蒂姆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仍显得有些陌生,也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期待与好奇,小编专程从魔都杀到帝都与玛丽蒂
期刊
DAY 1  西宁——门源油菜花、岗什卡雪峰——天景祁连(距离:280公里,车程:6个小时)  从西宁向北进发,这一路的风景让驾车也变得充满惊喜。227国道,在7月的季节,被旅友们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国道。  门源的山坡上、河谷里是连绵不绝、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田,其间点缀着一块块整整齐齐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和清脆的小麦苗交相辉映,车行数个小时所见皆是,在蓝天、白云、高山、大河和森林的衬托下甚至还见到了可
期刊
“富于灵感的服务”这是外滩英迪格员工守则中最重要的一条,“我们的员工年轻富有朝气,热情充满活力,这种年轻人都带着几分好奇心去探索学习。”高文菁在为酒店招聘员工时总是希望能多吸收一些这样的年轻人。  为了激励这些年轻人爆发自己的“战斗力”,“富有灵感”的激励制度必不可少。其中有一条特别灵活可爱:“如果在到到网上看到有住客点名表扬了哪位员工的服务,我们一定会找出这名员工并给予其适当的奖励,每月让这些员
期刊
有人说他是手机界的传奇人物,背负着“数字袍哥”、“手机狂人”的绰号。他曾经被媒体的溢美之训包围,从“冈产手机领路人”到“电信业的传奇人物”,他身上被贴满了金子。  曾几何时,这位“手机少帅”在国产手机业掀起厂轩然大波。在刚刚人道的,他是国内一家大型电子集闭的研发人员。1999年,他决定试刀子国内的手机市场,扫造一只手机界的生力军。然而,集团高层并不看好这个莽撞的提议,只给予了几千万的支持。  当时
期刊
《大清律例户律》明文写道“月息不得过三分”。但当时许多地区存在的短贷月息约为30%。端坐殿陛的天子,尽管反复在谕旨中扬言严禁高利贷,但高利贷恶性发展愈演愈烈。因为天子正是某些高利贷活动的资金之源和权势之仗,并且是最大的得益者清代前期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皇帝公开或半公开地放债取利。这个怪现象开始于康熙时期,极盛于乾隆时期。并且,皇帝成为全国拥有资金最巨、每年放贷金额最大、当时食利最多的银主。  替皇
期刊
在这个被公认为政策市的市场中,政策居然抵不过传言  4月9日和10日,一个普通的春日周末,大风降,临北京,不少人都躲在家里看电视,长期煎熬于股市的普通投资者期待着《新闻联播》能带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就在此前3个交易日里(6日~8日),上证综指连收三根阳线,累计上涨57点,市场上流传一个说法:周末管理层将有重大利好出台。消息来源、利好的具体内容,皆言之凿凿,令备受打击的投资者不得不再相信一回。  然而
期刊
中国有句谚语,“宁拆十家庙,不拆一桩婚”,但在南宁市,偏偏就有这么一家从事专业离婚咨向,代理离婚诉讼的公司,我们不妨直呼其为“离婚公司”。  该公司2004年8月成立,9月开始营业,至今,这家“离婚公司”已经拆散了9对鸳鸯,同时,也成功挽救了7桩婚姻。  这家“离婚公司”的发起人梁女士,以前曾是一名法律工作者,办过不少离婚官司,也喜欢“多管闲事”,许多相识的朋友、邻居也喜欢找她倾诉。  她亲眼目睹
期刊
如果想了解美国、乃至全球的短工供应业,尤其想了解这一行业的历史沿革, 不妨先了解万宝盛华(Manpower)。  从历史上,它既是美国短工供应业的拓荒者之‘,也是全球短工供应业的老字号,尤其是对这一行业的正式起步贡献最大。  今天,万宝盛华连续三年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是本行业惟一一家完全凭借业务实力获此排名。它还连续三年当选《财富》杂志“最受美国人尊重的公司”排行榜。  尤其是它57年的发
期刊
在2004年的贺岁片《天下无贼》中,葛尤扮演的贼头黎叔说出一句名言:“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这句普通的台词之所以迅速走红,成为经典,除了葛尤的幽默效应之外,就是他刚好说到了许多人的内坎上,尤其是那些正为招工犯愁的企业老总们。  因为就在2004年初,中国似乎在一夜之间,结束了劳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局面,从广东、福建、浙江,到黑龙江,大江南北,无数厂家开始面临招工不足问题,各大媒体纷
期刊
铁矿石价格上涨71.5%,这一数字刺激着多少人的神经。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资源需求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2005年铁矿石价格如此巨大的涨幅一再被提及。从数百家大大小小的钢铁厂,到更为广泛的包括家电、汽车、造船、集装箱、建筑等行业在内的一众厂商,都要打起自己的小算盘:能否挺住原材料涨价这一关,如何将成本转嫁出去。  4月13日,宝钢集团宣布已与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的澳洲必和必拓公司(BHP)就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