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上的恐怖阴影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第一人
  8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叙利亚反对派自由军(Free Syrian Army)与叙利亚极端组织“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简称“伊斯兰国”)发生火并,双方各自伤亡惨重。事后,勉强获胜的自由军搜检战场,在其中一具“伊斯兰国”士兵的尸体上,找到了800美元和一本美国护照。
  护照显示,这位美国公民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名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凯恩(Douglas McArthur McCain),死时只有33岁。
  “伊斯兰国”,逊尼派伊斯兰极端组织,主要由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残部组成。它试图用暴力手段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被国际社会视为超越基地组织的极端恐怖团体、“恐怖主义3.0时代”的标志。麦凯恩是为“伊斯兰国”战死的第一个美国公民。
  事件曝光后,媒体迅速对麦凯恩的身份和身世进行了深入挖掘。人们很快得以一窥他在美国的早期生活:他出生在伊利诺伊州,后随家人迁居明尼苏达州,在一个郊区小镇度过了平静的童年。他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父母是普通蓝领,一家人每周都会去教堂。他酷爱打篮球,最喜欢的NBA球队是芝加哥公牛队,偶像是迈克尔·乔丹。他最喜欢的食物是披萨,最爱看的电视剧是《辛普森一家》。
  根据明尼苏达州法院记录,麦凯恩先后因扰乱治安、私藏大麻、超速、盗窃、诈骗等罪名9次被捕。再后来,麦凯恩搬到加州圣迭戈,当地法庭记录显示他再也没有触犯过法律。
  但是,麦凯恩的迁徙为何会终结于异国战场?他在“伊斯兰国”是否还有其他美国同伴?他是如何从一个篮球少年变成激进分子,又是如何加入“伊斯兰国”的?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法院的庭审记录都未能回答这些疑惑。
  麦凯恩的时间线
  答案也许埋藏在社交网络中。
  打开麦凯恩在推特(Twitter)和脸书(Facebook)上的主页,顺着时间线向前摸索,我们会发现,早在2004年,麦凯恩就皈依了伊斯兰教。他的推特ID叫做“杜瓦利·哈立德(Duale Khalid)”,脸书ID是“安拉的奴仆杜瓦利(Duale ThaslaveofAllah)”。推特个人简介一栏写着:伊斯兰教凌驾一切。
  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在社交媒体上十分活跃。但是,直到去年上半年,他的两个账号上还尽是些世俗琐事,大部分时间都在跟朋友讨论篮球,谈论湖人队的球员是多么差劲,很少提及伊斯兰教和安拉。
  在那之后,麦凯恩的推特和脸书突然陷入长达一年多的沉寂。直到今年5月中旬,“伊斯兰国”通过公开执行死刑,高调宣示对叙利亚城市拉卡(Raqqa)的控制权。几周后,该组织向伊拉克北部发起军事行动。与此同时,麦凯恩的社交账号也“活”了过来。
  这一次,他的推特开始包含更多宗教内容。他主动向其他用户推荐“伊斯兰国”发言人的演讲,与一些自称“圣战士兵”的人成为线上好友,在与他们的互动中日渐表现出对白人的厌恶。
  在脸书上,他的形象也开始走向黑暗。他自称“安拉的士兵”,上传的照片中混杂着普通家庭生活和“伊斯兰国”的黑色旗帜。他谈论吸烟,阅读《国家地理》,谈论他在索马里的朋友,还有他那日渐高涨的宗教情绪。
  网络“圣战”
  大多数时候,社交网站并不能帮助我们真正了解别人,但麦凯恩的案例至少揭露了一个事实:为了重建已经消失几个世纪之久的哈里发王国,“伊斯兰国”正在利用社交网络这一21世纪新生事物,作为其招募成员和筹措资金的关键渠道。
  据美国官方估计,“伊斯兰国”目前约有1万名武装人员。这之中约有3000人是外籍士兵,其中上千人来自车臣,另有500多人来自其他欧美国家。而那些同情“圣战”运动、在网络上帮助“伊斯兰国”散布消息、筹集资金的支持者,数量难以估计。
  简单来说,“伊斯兰国”的网络目标人群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叙利亚和伊拉克本地居民,对于这类人群它往往恩威并施,一边以武力恐吓,一边以优渥的待遇加以诱惑。第二类是生活在西方和其他某些地区的“敌人”,对这类人群,“伊斯兰国”更急于表达仇恨、炫耀武力和宣示主张。第三类就是“圣战”运动的潜在同情者和支持者,这些人可能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他们正是“伊斯兰国”最希望拉拢和招募的对象。
  为了争取第三类人群,社交网络成了“伊斯兰国”最重要的博弈场。美国信息专家指出,“伊斯兰国”社交媒体策略专家手段非常多样。他们既能够通过复杂的网络技术,抓取推特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并发送宣传资料,也善于利用温情攻势,在社交平台上努力营造人畜无害的形象,比如发布“圣战”士兵与小动物的温馨合影,消除潜在支持者的抗拒感。
  据称,“圣战”分子还经常通过匿名的社交平台ask fm和即时通讯软件Kik诱骗女性加入“伊斯兰国”。长相英俊的英国籍“圣战”分子阿布·奥斯曼(Abu Uthman)就曾经在ask fm上用@Uthaman的昵称与别人交流。向他示好、求婚的女性数不胜数。他会鼓动这些女性进入战区,指导她们如何到达叙利亚边境。


  此外,他们还特别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上的热门标签来加速信息传播。从世界杯到加州地震,只要是热门话题,都曾经被加以利用。8月20日,“伊斯兰国”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公布了美国记者詹姆斯·弗利(James Foley)被斩首的视频。通过精心设置的标签,视频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用户转发评论,几乎立即就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头条。
  邪恶战果
  经过长期经营,极端组织在社交网络上的影响力迅速扩散。安全智囊机构Soufan研究发现,今年5月的某一天内,全球国际问题专家和外交家就叙利亚问题共发出10700条相关推特,只得到173条回复;而叙利亚的“战士”们共发出308条推特,却得到了惊人的11609条回复。   “极端组织支持者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社区,”前英国安全顾问、现Soufan副总裁理查德·巴雷特(Richard Barret)指出,“社区具备自我增强机制,而且对外界免疫,人们一旦进入社区内部,就再也听不进其他声音,从此只活在经过自我筛选的信息世界里。”
  一些较为激进的支持者,很快就从虚拟社区走向了现实中的战场。据Soufan估算,2011年至今,已经有来自全球81个国家的12000多名外国人加入了叙利亚武装组织,其中2500人来自西方国家。这些武装组织大部分属于极端派系,他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圣战”,因此非常欢迎外国人的加入。
  这些受到“召唤”的外国“志愿者”大部分为男性,年龄在18-29岁之间,此前毫无战争经验,与叙利亚也毫无瓜葛。他们往往游离于社会边缘,对国家心怀不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跋山涉水,穿过层层关卡来到叙利亚,有些是出于宗教使命感,一心为穆斯林同伴而战斗,哪怕最后付出生命;有些是为了摆脱不堪回首的过去,希望在异国他乡重新找到生存的意义;还有一些人则纯粹是为了成为“圣战”的一分子,体验想象中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
   3.0时代的对策
  “伊斯兰国”和其他极端团体在社交网络上的成功,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抓紧研究对策。安全问题专家认为,各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界定社交网络上的圣战运动?是把它当成一种实质性的安全威胁,还是作为情报渗透来处理?根据各国的反恐经验,如果是前者,政府和科技公司应当投入更大精力,移除或限制极端团体的网络触角;如果是后者,则应当注重监控那些有机会接触极端团体的普通用户。
  深受困扰的推特和Youtube已经实践过第一种方法。它们曾试图清除相关用户和内容,或是把他们驱赶到相对较为封闭的小众网络平台上去,可惜收效甚微。因为想要完全清除或者驱赶极端团体,不光费时费力,法律上也存在一定障碍。
  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排查和监控某些用户上。FBI已经获得法庭许可,开始实时追踪网络上的极端主义活动。那些曾经在网站或聊天室表达过极端观点的美国人,都将受到严密监控。根据目前得到的监控结果,美国政府确认,大约有12名本国公民正在为“伊斯兰国”战斗。
  Soufan的安全专家还建议,各国政府可以起用那些已经清醒过来的前“圣战”成员,通过他们打入极端分子的社交圈,从内部制造分歧,最大程度破坏他们的话语可信度。
  这些对策是否有效还有待考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极端主义势力不会这么容易被打败——如果把视线转回到麦凯恩,人们会发现,他的社交账号已经不复存在。就在麦凯恩死去几天后,他的推特和脸书账号,连同他社交圈内的大量关联账号,突然之间被删除一空,另一些关联账号则改名换姓、另辟战场。这一切的背后,是一股看不见的势力,它们目标明确,组织严密,并时时刻刻准备着向更深、更广的网络领域蔓延。
其他文献
华尔街正热切关注着中国互联网零售商阿里巴巴集团近日的首次公开募股(IPO),预计它将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注:当地时间9月19日上午,阿里巴巴已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68美元,成为美国证券史上最大IPO)媒体报道称,投资者“垂涎”于这次IPO,“承销商已被订单淹没”。不过,投资者却有必要注意到,投资阿里巴巴时面临严重的公司治理风险。  这些风险源于多重因素。首先,内部人士虽然只拥有少数
期刊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月17日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潘逸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被调查的省部级高官已达25人。潘逸阳是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落马的第二个省级官员,也是第五个落马的本届中央候补委员。在他之前,2名中央委员蒋洁敏、李东生,以及4名中央候补委员李春城、王永春、万庆良、陈川平分别被查。其中,蒋洁敏、李东生、李春城、王永春4人已被开除党籍。
期刊
官场动态
期刊
火爆多年的考证行业正迎来关键拐点。  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其中,决定取消房地产经纪人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表示,今年11月将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到2015年基本完成取消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  这意味着许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成废纸一张,围绕这些行业而衍生的考证产业链面临一场洗牌与变革。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现象
期刊
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竞争,比拼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数量,更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而决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在欧洲进行的最新统计,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可提高10%-20%。  对于劳动者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相当重视,并建立了各自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东方模式V.S. 西方模式  就推行和管理职业资格制
期刊
中国城镇化方兴未艾,尽管2013年城镇化率已达53.73%,但真实的城镇化水平仅约40%,未来二三十年仍是快速发展期。  城镇化的资金投入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按照4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人均市民化成本10万元计算,至少需要40万亿元。同时,伴随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投入将非常巨大。  资金哪里来?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是财政部目前积极推
期刊
10月中旬是亚马逊原定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跨境通的时间,也标志着亚马逊正式大举开通直邮中国业务。采访中,《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获悉,从8月20日宣布这一消息以来,亚马逊一直在低调地进行直邮业务测试,而直邮业务中国快递合作方,亚马逊选定了一家不太出名的叫做增益速递的公司。  钟鼎创投合伙人董中浪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4全球供应链高峰论坛上引述了一组研究数据,称2013年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了3.1万
期刊
8月,作为传统房屋中介开店门槛的“房产经纪人资格认证”被官方取消。这则消息将“全民经纪”的概念推上高潮。  今年5月,旭辉集团在北京地区试点“微销宝”,开创了网上全民卖房的方式,8月正式推向全国。一时间,包括万科、碧桂园在内的大型房企纷纷“效仿”,推出了类似全民卖房的线上销售平台。  《中国经贸聚焦》记者走访了多家楼盘获悉,“全民经纪人”的销售模式正逐渐被开发商所接纳,经纪人没有门槛限制,只要成功
期刊
9月4日,广药白云山宣布,旗下国产“伟哥”——白云山“金戈”正式拿到了准生证,这是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的首个中国“伟哥”生产批件,标志着中美“伟哥”硬战即将拉开帷幕。  辉瑞万艾可(俗称伟哥)在中国的专利已于今年5月到期,让中国本土竞争对手们“芳心萌动”,纷纷启动仿制药,这意味着其占据中国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将被国内药企分食。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申请伟哥的诸多国内药企是否能撼动万艾可市场地位,谁
期刊
家住美国华盛顿州安吉利斯港的乔治·路德希尔(George Rudesill)最近很不爽,9月初为了给胆固醇偏高的妻子林恩(Lynn)看病抓药,他不得不驱车去离家70英里远的希尔佛戴尔或布雷默顿。因为在安吉利斯港,他们找不到看病的医生。  “我们每次打电话想要预约医生的时候,等待我们的不是忙音就是提醒我们‘排队人数较多,请在一个月之内再拨’的声音。”乔治说,“这一地区现在正陷入一场医疗危机之中。”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