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9日,母亲节,重庆街头。一对母女从罗选碧身旁走过,举止亲昵的二人让她忍不住又泪如雨下:“儿子,你到底在哪里?”
“爸,妈,我得了重病,快寄23000元来救命啊!”不久前,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刘宏飞的一个电话,让罗选碧和丈夫刘显富陷入恐慌。但更让他们惊慌失措的事情还在后面——5月6日,两人来到重庆出入境管理处查询,结果如晴天霹雳——儿子根本没有办理过护照,也没有任何出国记录,更不可能留学!
重庆市梁平县云龙镇东平村,这几年家家户户都在盖砖瓦房,刘家的三间破旧木屋显得特别突兀。在东平村人的眼里,刘宏飞是个懂事的、有出息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和老刘一样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留学”神话。
1999年,18岁的刘宏飞去上海工作,写信告诉家里,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在上海行知學院自学本科。没读多少书的老刘很欣慰。为了支持儿子,两口子玩命干活。
2004年,油菜花成熟时,儿子从上海传来喜讯:他考上了瑞士国立大学,即将出国读硕士。好消息传遍乡里。“那时,全村人都羡慕我们,养了个这么有出息的儿子。”老刘说。在家里待了十多天后,刘宏飞带着户口本复印件和老刘筹集的1.4万元留学生活费离开了,“他说学校统一办理出国手续,学费国家出,生活费自己准备”。刘宏飞这次离开,几乎全村人出动相送,那阵势如同古时送状元郎上京。
谁都能想到,一个务农家庭要供子女出国留学,会有多难。那年,已经49岁的老刘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踏上了去广州打工的火车。家里,罗选碧一人做两人的农活,多次累倒在田里。
2005年年底,刘宏飞回国了,说在上海找到好工作。不久,他又打电话回来报喜,称自己要结婚了。老刘夫妇既喜又忧:喜的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有了着落,忧的是那笔不菲的路费。思来想去,为了尽快把欠债还上,两人咬牙决定不去参加儿子的婚礼了。这在农村,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几个月后,刘宏飞的电话又来了,又是“好消息”:他考上了美国的河滨社区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一个月工资能有一两万。老刘觉得儿子长本事了,却为钱深深发愁。想到自己因没文化吃的苦,他一咬牙,东借西凑,还贷了款,好不容易凑了三万元,赶紧给儿子寄去。
但从2006年开始,刘宏飞要钱的电话明显增多。老刘夫妇再怎么拼命赚钱,也赶不上儿子要钱的速度,有时实在拿不出钱了,凑到一两百元都寄。
从那年起,老两口开始大规模借债,家里打下的欠条就有21万元。村里人看到他们就躲,还有人上门来追债。
即便如此,老刘仍对儿子深信不疑,直到2010年他又打电话要23000元救命。实在扛不住,老两口才想到找媒体求助。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这位父亲的意料。
此事被媒体披露后,不少网友号召将刘宏飞“人肉搜索”出来。刘宏飞终于现身,在电话里向父亲承认自己并未出国留学,只是做生意亏了很多钱,身体又不好,才反复向父母要钱。
儿子的亲口承认,令老刘如五雷轰顶。整个东平村炸开了锅,大家都担心钱收不回,骂刘宏飞,骂老刘害苦了大家。可即便谎言已被揭穿,刘宏飞仍没透露自己在哪里。
2010年5月14日,经多方查访,记者在上海宝山某地找到刘宏飞的家。敲了半天门后,一名抱着一个小女孩、自称是刘宏飞妻子的年轻女子开了门。消失六年的刘宏飞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被问及为何要撒这样的弥天大谎时,他反复强调:“这是我们家的私事,不关你们媒体的事。”
5月15日,记者把见到刘宏飞的情况告诉老刘,他半晌没说话,随后问起儿子的身体状况,又问小孙女长得可爱吗?他和妻子从未见过儿媳和孙女。
之后,老刘的态度突然转变:“我和孩子他妈一起在说谎,想向好心人借钱帮儿子,儿子对这件事情一点都不知道。”态度骤变的背后,是这个老实巴交的父亲想保护孩子的心。
六年来,刘宏飞关于“留学”的谎言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13”开头的手机号码、国内的银行账号……老刘也曾有过怀疑,却依旧执拗地选择了相信,甚至在真相揭露后,他的信任也不变:“他说总有能赚到钱还债的一天。”
(摘自《青年参考》图/傅树清)
“爸,妈,我得了重病,快寄23000元来救命啊!”不久前,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刘宏飞的一个电话,让罗选碧和丈夫刘显富陷入恐慌。但更让他们惊慌失措的事情还在后面——5月6日,两人来到重庆出入境管理处查询,结果如晴天霹雳——儿子根本没有办理过护照,也没有任何出国记录,更不可能留学!
重庆市梁平县云龙镇东平村,这几年家家户户都在盖砖瓦房,刘家的三间破旧木屋显得特别突兀。在东平村人的眼里,刘宏飞是个懂事的、有出息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和老刘一样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留学”神话。
1999年,18岁的刘宏飞去上海工作,写信告诉家里,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在上海行知學院自学本科。没读多少书的老刘很欣慰。为了支持儿子,两口子玩命干活。
2004年,油菜花成熟时,儿子从上海传来喜讯:他考上了瑞士国立大学,即将出国读硕士。好消息传遍乡里。“那时,全村人都羡慕我们,养了个这么有出息的儿子。”老刘说。在家里待了十多天后,刘宏飞带着户口本复印件和老刘筹集的1.4万元留学生活费离开了,“他说学校统一办理出国手续,学费国家出,生活费自己准备”。刘宏飞这次离开,几乎全村人出动相送,那阵势如同古时送状元郎上京。
谁都能想到,一个务农家庭要供子女出国留学,会有多难。那年,已经49岁的老刘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踏上了去广州打工的火车。家里,罗选碧一人做两人的农活,多次累倒在田里。
2005年年底,刘宏飞回国了,说在上海找到好工作。不久,他又打电话回来报喜,称自己要结婚了。老刘夫妇既喜又忧:喜的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有了着落,忧的是那笔不菲的路费。思来想去,为了尽快把欠债还上,两人咬牙决定不去参加儿子的婚礼了。这在农村,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几个月后,刘宏飞的电话又来了,又是“好消息”:他考上了美国的河滨社区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一个月工资能有一两万。老刘觉得儿子长本事了,却为钱深深发愁。想到自己因没文化吃的苦,他一咬牙,东借西凑,还贷了款,好不容易凑了三万元,赶紧给儿子寄去。
但从2006年开始,刘宏飞要钱的电话明显增多。老刘夫妇再怎么拼命赚钱,也赶不上儿子要钱的速度,有时实在拿不出钱了,凑到一两百元都寄。
从那年起,老两口开始大规模借债,家里打下的欠条就有21万元。村里人看到他们就躲,还有人上门来追债。
即便如此,老刘仍对儿子深信不疑,直到2010年他又打电话要23000元救命。实在扛不住,老两口才想到找媒体求助。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这位父亲的意料。
此事被媒体披露后,不少网友号召将刘宏飞“人肉搜索”出来。刘宏飞终于现身,在电话里向父亲承认自己并未出国留学,只是做生意亏了很多钱,身体又不好,才反复向父母要钱。
儿子的亲口承认,令老刘如五雷轰顶。整个东平村炸开了锅,大家都担心钱收不回,骂刘宏飞,骂老刘害苦了大家。可即便谎言已被揭穿,刘宏飞仍没透露自己在哪里。
2010年5月14日,经多方查访,记者在上海宝山某地找到刘宏飞的家。敲了半天门后,一名抱着一个小女孩、自称是刘宏飞妻子的年轻女子开了门。消失六年的刘宏飞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被问及为何要撒这样的弥天大谎时,他反复强调:“这是我们家的私事,不关你们媒体的事。”
5月15日,记者把见到刘宏飞的情况告诉老刘,他半晌没说话,随后问起儿子的身体状况,又问小孙女长得可爱吗?他和妻子从未见过儿媳和孙女。
之后,老刘的态度突然转变:“我和孩子他妈一起在说谎,想向好心人借钱帮儿子,儿子对这件事情一点都不知道。”态度骤变的背后,是这个老实巴交的父亲想保护孩子的心。
六年来,刘宏飞关于“留学”的谎言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13”开头的手机号码、国内的银行账号……老刘也曾有过怀疑,却依旧执拗地选择了相信,甚至在真相揭露后,他的信任也不变:“他说总有能赚到钱还债的一天。”
(摘自《青年参考》图/傅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