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林场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林下植物结构特征的研究

来源 :浙江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种植26a的天童林场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林下共有植物59种,主要包括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其中分布最多的树种是红楠、栲树、薄叶润楠、细枝柃、南酸枣、枫香、细叶青冈、赤皮青冈、山杜英等;大多数林下植物的高度在2.0~2.5m,有10.6%的植株高度在3.5~4.0m,大于6m的植株数量约占全部的6.8%。林下常绿树种的胸径多在1.0~3.5cm,落叶树种南酸枣和枫香的平均胸径较大,分别为3.6和6.2cm。
其他文献
2004年9月1日下午,浙江省人大鲁松庭副主任在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徐培金主任的陪同下到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视察并召开了座谈会,浙江省林业厅陈铁雄厅长、吴鸿副厅长出席
简要地介绍了电子政务的概况,提出在浙江省建立电子林政系统的构想,并就林业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平台的规划展开论述.
通过对千岛湖野生笋干竹林选择林地、深挖垦抚、合理施肥、覆盖保墒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同时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为山
通过对浙北果梅桑白蚧的发生及其形态特征的观察发现,桑白蚧在本地每年发生3代,以若虫和雌成虫为害果梅2年生以上枝条,吸取枝条养分,造成减产或植物死亡.第1代若虫高峰期发生
期刊
中国林学会林业情报专业委员会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于2004年9月20—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和安徽省的93名代
调查分析了木兰科植物在富阳市的引种栽培情况,从中筛选出一批在华东地区适生的优良园林绿化树种.
采用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嫁接部位及嫁接时不同的护理方法等对成年柿子树进行高接换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时间对柿子大树高接的成活率和新梢粗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在不
对山茱萸盛花期拉技选取样株调查表明,同一花序中的花,开花有前有后,座果率有高有低.雌蕊有7d以上的授粉期,授粉后3d花瓣凋萎,柱头变褐.但总体着果率低,8%以上属高座果率.通
采用描述因子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楠溪江生态景观树种进行客观筛选与评价.楠溪江生态景观树种共有105种,具有较好的生态效能和景观效能,开发前景广阔.并对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