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喜的“烦心事”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203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三喜,不但名字充满“喜”气,生活中也是个“乐天派”。可自从2004年2月上任沈阳军区某团炮兵营教导员后,变得整天有点“烦”。打开他任职以来记下的几本笔记,才知道他所记录和解决的“烦心事”,其实都是自找的。
  一共才管几个干部,就有13名干部任职超过3年!新官上任,美滋滋地打开花名册,李三喜马上觉得刚泡好的茶水有点苦。
  营部指挥排排长梁成松,上过集团军“优秀四会教练员”光荣榜,多次在比武中摘金夺银,没成想几次精简调整全让他赶上了,6年“原地踏步”,悲观地当起了“撞钟和尚”。小梁寻思好了,新官如果拿自己开刀,就给他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出乎意料的是,李三喜并没有把“头三脚”踢到他头上,而是一有时间就找他唠家常、聊工作。2005年8月,部队参加演习,小梁得知孩子高烧不退,急得团团转。李三喜立即打电话向妻子“求援”,帮助小梁妻子及时把孩子送进医院。面对教导员的帮助,小梁嘴上没说什么,精神状态却大变。演习期间,小梁每天徒步巡线40多公里,保证了通信指挥的畅通。小梁振作起来了。同时,其他像小梁一样在精简调整中耽误了成长进步的干部也纷纷重现精气神,其中的甘苦只有李三喜自己知道。
  部队每年外出驻训长达5个多月,炮兵营干部的婚恋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成为失恋“高发期”。高炮连排长赵拯一连谈了四五个对象,但“屡战屡败”。不久前,小赵好不容易与一位姑娘找到了感觉,可头次登门就没能闯过准岳父母这道关,小赵如霜打的茄子蔫了。眼看一门好端端的亲事又要告吹,李三喜急了,竟然亲自跑到姑娘家中,大谈小赵的闪光点,把那位姑娘的父母听得眉开眼笑。甩掉了思想包袱的小赵干劲倍增,2005年年底被评为“排长标兵”,荣立了三等功。
  为解决大龄干部婚恋问题,李三喜不仅与共建单位共同组织“鹊桥会”,还动员亲属帮忙牵线搭桥。有时刚谈上恋爱的干部要去“约会”,李三喜总是亲自到连队替他们顶班。
  平时,李三喜不管工作有多忙,干部、士官的家属来队了,他都要陪着吃顿饭,目的是借机介绍她们丈夫的工作情况,争取她们的支持。去年“八一”,李三喜把干部家属、未婚妻请到部队过“军营一日”。当她们看到部队“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听到官兵们对自己丈夫、男友的赞扬,个个都感到很光彩。
  一连副连长汪海敏的妻子袁秀丽家庭条件优越,难以忍受长期的“牛郎织女”生活,多次劝小汪早点回地方发展,并发出了最后“通牒”。而小汪对部队感情很深,不舍得离开。李三喜知道后,特意赶在星期天把小汪请到家里包饺子、唠家常,给他宽心。而后,他又给小汪的妻子袁秀丽写了一封长信,详细介绍了小汪的优异表现和对她的深厚感情。小汪的妻子读罢深受感动,在给小汪的信中说:“你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们再辛苦几年,值!”
  对影响官兵安心的实际困难,李三喜更是不遗余力。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高炮连指导员李宝忠满脸愁容地找到了李三喜,说母亲患脑出血住进了医院。李三喜深知小李的难处,可自己也同样手头紧,于是便找到了岳母。老人很理解女婿,二话没说,卖了自己的15000元股票。
  2004年秋天,营里组织打靶时,接连出现了两枚哑弹,钻到地下两米多深,许多人紧张得不行。营长在观察所脱不开身,李三喜主动把任务揽了下来。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他把身边的战士支开了。快接近弹体时,他又把干部们撵走了。最后,他只身一人引爆了哑弹。
  其实,最让李三喜犯愁的是干部的素质提升问题。一些干部认为学习来得太慢,现得利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于是,他组织大家进行“充电”。在他的影响带动下,现在全营干部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
  在官兵的眼中,李三喜是个精力充沛、思想豁达的人,人们很少看到他愁眉苦脸。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时时都在为那些不想管就无、想管就没完没了的“芝麻小事”烦恼着,思索着,部队建设也因此在潜移默化中进步着。
  
  编后语:居家过日子,条件差不多,有的红红火火,有的鸡飞狗跳。原因固然复杂,但有一条很关键,就是一家之长能不能把生活琐事处理得当。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基层带兵人也更多地要面对“芝麻小事”,看不上、不想管,心里就不烦,一时半会也似乎对部队建设没有什么影响,但时间一长,小事就要变成大事,小烦恼就要变成大烦恼。道理是简单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要真正干好,还真得像李三喜一样主动找事、自觉想事、认真干事。
其他文献
在我的抽屉里,存放着一本用透明胶带粘合好的《环球军事》杂志。虽然它有些“面目全非”,但我一直珍藏着。因为,这本看似普通的杂志留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那是3年前,我还
参加工作后,我和姐姐在城里安下家,70岁的母亲仍住在乡下。为了经常能和母亲相聚,每到周末,我和姐姐都从城市回老家看看母亲。一个假日,我和姐姐一起回老家,闲聊中,我提起最
2001年是我当兵的第11个年头,也是我由士官直接提干的第一年,当时我正在驻黑龙江省某国防仓库勤务连任职。刚过完年没几天,领导便安排我到距营房有15公里多山路、被战友们戏
拉开《立秋》的帷幕、推开平遥古城门、聆听五台山的佛音…山西有3个“世遗产”约占全国的6%,高于全国省市平均的1.3%;2010旅游吸入约1000多亿元,约占全国的5%,高于全国省市
我的童年在海岛上度过,几间石头砌成的房子,就是简陋而温馨的家。妈妈在屋前辟出一片很大的菜园,园中的蔬菜长得青翠喜人,开出红的花、黄的花,引得蜂飞蝶舞,自然成了我和弟弟的乐园。  岛上缺淡水,菜园里放有一个水缸,平时收集雨水,以备旱时浇地。  那年初春,弟弟在缸里种下几株荷花。我经常跑近去看,不久后,荷叶长出来了。那一片片圆圆的叶子,宛若随风舞动的罗裙,那么优美,那么清雅。我用手撩起水珠,滴落在叶片
卫平小我两岁,在我们身为少年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住在回马镇武装部家属大院的时候,卫平妈炸的那些喷香的面点让我记忆深刻。那年月没啥好东西吃,有口饱饭已是万幸,何况小孩
林镇夷,福建人。“海军军官学校”1969年班、“三军大学”1991年班毕业。曾任“海军军官学校教育长”、“舰队长”。1995年1月晋升少将。1995年5月和1996年4月两度担任“敦
为帮助官兵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情趣和欣赏品位,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解放军报》文化部、中国军网、《解放军生活》杂志、《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和全军宣传
有一位酷爱文化的人,一位与五千年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人,看上了太湖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快在一座乱石岗上,“无中生有”地创建了一座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
金鸡唱晓带来春天的祝福,盛世欢歌迎来祖国春光无限。2005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晚会特点突出,富有新意,节目精彩,令人目不暇接。首先随着巨幅灯花幕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