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从小时读书到毕业走向社会,语文教育一直在伴随着他的成长。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我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带给我们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如果说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字词便是基础的基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ɑ、o、e都不认识的学生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就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是认识世界、关照自我的工具。学了语文,我们就掌握了一种有助于我们生活的工具。比如我们认识了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可以读许多书,了解这个世界许多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增长见识,满足我们求知欲,建设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对汉字的认识和运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过硬的语文基础知识,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必备工具。
  二、如果说知识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硬件”,那么“能力”就是其生存和发展的“软件”,离开了“能力”这一“软件”,知识再丰富的人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书架。在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1.授人以渔。在语文教育中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无止境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学会学习,而终生成长的主体意识也驱使我们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语文,除了学会一些基本知识,更应学会学习。
  2.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要求学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有文化、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创新的第一步是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充分联系实际,大胆质疑,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三、教学语文不能只局限于字、词、音、义,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一首短诗,一篇文章都有很深刻的思想蕴涵,它可以鼓舞一个人,可以激励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拯救一个人。孩提时代的学生,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利用语文感化、教化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丽的蓝图,可以开创一个满意的人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这是个永久的话题,不同的时代会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两大重要支柱产业,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离的需求和供给互动关系。伴随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制造业部门结构更加细化,生产链条进一步延伸,需
幽默可分为言语幽默(通过语言表达的幽默)与非言语幽默(通过肢体语言等表达的幽默)。字幕翻译中言语幽默元素的翻译很具有挑战性。译员需要客观科学地理解幽默元素之所以幽默的原
杜仲作为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和树种,发展前景巨大。同样是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在下一步国家储备林建设中更多重视杜仲种植和推广也具备不少优势。国家储备林从2012年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示范课、公开课上得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语文不姓语了。一味追求人文性,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引进语文课堂,语文课成了大杂烩,语文课堂的随意性越来越严重了。  比如听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写关于父爱的散文,老师用35分钟的时间要大家表达对亲情的感悟,引导学生体会亲情,最后用十分钟仿句练习“父亲是……”,一节课就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结束了,整堂课都是听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亲情,讨论人文性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该教学设计采用学生自主理论探究和通过微视频还原科学家真实探究的过程,运用科学史情景的探究教学方法,实施生态化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