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gaalove4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呢?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结合教学实践,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污水截流系统在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截流和雨水排水系统混接污水截流中均有广泛应用,结合污水截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影响因素,比较了截流系统和截流井类型及特点,分析了污水截流量失控、截流污水浓度偏低、污水逆向流出截流系统、河水倒灌、新增内涝区域等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理想污水截流系统"模型,作为污水截流系统设计的参照标准,并进一步介绍了污水截流系统中新型截流设施、防倒灌设施、限流设施等,对当前各地的
会议
基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导致供水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等问题,介绍了日本自来水管网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管网现采用的抗震设计、管压和流速的设计、供水管网布局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日本水力风险的控制策略,从自来水水质、管道事故控制对策、水质控制指标、末端水质控制策略等方面介绍了日本水质风险的控制策略,并介绍了日本最新的自来水管网管理相关研究。最后,依据日本的发展经验提出对我国管网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生物滞留技术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低影响开发技术之一。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下,生物滞留技术在施工落地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问题,如现场施工与图纸不符、排水不畅、景观效果不佳,从而导致海绵城市作用难以发挥。在分析生物滞留池结构构成、建设步骤的基础上,提出施工重点环节的注意事项及易出错步骤的改进措施,从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角度剖析施工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对排水管道修复过程中常用的整体修复及局部修复等9种类型的工艺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类工艺的适用条件,并对非开挖修复过程中的临时排水及注浆等辅助措施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非开挖修复过程中遇到的管道弯曲、变径及暗井等特殊情况,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及建议。最后结合南方某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非开挖修复工艺在城市排水管道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潮州某污水处理厂原规模为10×10~4m~3/d,采用A/O机械曝气氧化沟工艺,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提标扩容工程在不新增用地及不停产的条件下,将出水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中较严值,并将规模扩建至15×10~4m~3/d。提标改造工程在原A/O机械曝气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