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论治脑溢血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溢血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在治疗脑溢血时,单纯治血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到气的改变,原因是在发生脑溢血的同时,人体也发生了气的变化。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是指血的流动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的气化功能。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弱。
  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而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主宣发布散,肝气主疏泄条达。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血瘀,甚则阻滞脉络,结成瘀血,此为气在后。此外,血行也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异乱。血随气升时,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吐血;血随气陷时,可见腔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症时,常分别配合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此是气能行血的实际应用,此为气在前。
  气能摄血:摄血是指气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是依赖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证,即是气不摄血,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之目的,此为气中包含着血。
  
  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于体内。如果气失于依托,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所以,血虚者气也易衰;血脱者,气也易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也在于此。此为血中包含着气。
  
  气与血的临床应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为治疗中风的名方。方中黄芪用120克,是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君药,当归尾、川芎、赤芍活血和营;桃仁、红花、地龙化痰通络,均为臣佐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诸症自可渐愈。王氏比拟人体“阳气”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还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归并一侧则半身不遂,故创用本方,使气足血行瘀去,络通而“还五”,“气”行周身则“十全矣”。故方名日补阳还五汤,该方更强调了气的作用。
  笔者曾治—偏瘫发病3天的病人,诊断为脑溢血。其右侧肢体活动受限,伸舌左偏,说话不清,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气血双虚、虚风内动,原治以活血祛瘀熄风为主,用药半月,疗效欠佳,后加用补气药,10天即可见右侧肢体活动较前灵活,肌力增加。
  临床上用针灸治疗中风病人时,常问病人有无酸、麻、沉、痛的感觉,此为得气,所以针灸治疗中风也离不开气。
  综上所述,不论古代、现代,不论药物、针灸,人们治疗脑溢血均离不开气,因而在中医临床上对于脑溢血病人的治疗必须重气的治疗。
  
  [编辑:上善]
其他文献
施:您对中国茶道和北芪神茶的制作机理一定有很多独特见解,谈谈好吗?郑:好的。中国茶道,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王公贵族以茶待客,文人雅士以茶会友,平常百姓以茶为乐,医家药圣以茶为茗。诗云:品茗也有乐,座谈皆良朋。以茶待客,被视为中国人的最高礼遇。它不仅是传播友谊和播撒人类善举的使者,还能陶冶情操,启迪人们的智慧和灵魂。北芪神茶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药膳食疗的基础上又一创
夫妻之间应该经常就性爱问题进行交流,但由于观念、心理差异等种种因素,许多问题或无法触及或难以启齿。下面的几个敏感问题你是否也会遇到呢?让我们来共同听听医生的解答和
你的他年过40,你时常会听到他抱怨疲惫,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有时,他走进房间,竟然会忘记要做什么;他皱纹早生,听力下降、啤酒肚腆起;时常熬夜,应酬换来的是体检报告表上
男人最初的衰老迹象是在20~22岁身体发育完全成熟时出现。生理发育一旦达到顶点,便会慢慢开始走下坡路。不过,千万别为此抑郁。研究证实,人的寿命完全可能达到100岁以上。    20岁:放弃炸薯条  此时人体便发出最早的衰老信号,新陈代谢开始放慢,卡路里的消耗减缓了20%。薯条和甜食热量过高,容易转化脂肪堆积在腹部,最好是少吃或不吃。  应该加强锻炼。可以时常做深呼吸,这并不麻烦,而且其好处今后会慢
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工程量最大的国家,每年约20亿平方米,但这些建筑工程的寿命却令人担忧.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短命工程”治理
中华养生,源远流长,她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哲学的体现,其理论精髓也多蕴藏在祖国经典《黄帝内经》之中(以下简称《内经》)。重温《内经》养生思想,真切地体会到其对养生保健重要的指导价值。  《内经》一书,其文简,其意赅,其理奥,其旨深。历来被尊为疗疾之祖,养生之宗。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法天则地,象似日月,辨别星辰,逆从阴阳,
有学者说,老年期是“丧失期”,失掉金钱、健康、配偶、老友等,乃至产生孤独、寂寞、悲观厌世的心理和情绪。要生活得充实,除经济上有保障和身心健康外,还要有能够相互理解和
心与息相依 性与命相接    人老原来有“药”医之“灵丹圣药”,其药源有清有浊,其丹基亦有真有假——真为金丹,假为幻丹,皆依赖于药源之清浊。“神清则精真,念动则药浊。”“丹道大患,在于用念。”“一念不动之日,乾坤交媾之时”。古人之谆谆训诫,再三告诉我们以有为法敲开道门之后,即应过度到无为阶段——“有为法,敲门砖,进了门,放一边”。凝神气穴,炼津化精,孕药功成,应即进行以文火调药,内听内视,呼吸之自
选购上乘月饼。月饼的上乘,是指月饼的选料、加工和焙制有利人体健康的原则,而不是加入金银玉饰、漂亮包装及其他与人体健康无用或有害的物质。观察上乘月饼,首先是饼表光洁
中风已成为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三大疾病之首,其极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是其他内科疾病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广受医患关注。如何减低致残程度,已成为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随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