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进展

来源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cur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citis,IBR),又名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Infectious Bovine Necrotic Rhinotracheitis)、红鼻病(Red Nose Disease),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呼吸道及气管粘膜发炎、呼吸困难、流鼻汁等症状,可引起脓疱性外阴阴道炎、龟头炎、结膜炎、幼牛脑膜脑
其他文献
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荷斯坦犊牛24头,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头。试验组犊牛生后5d饲喂初乳,以后饲喂代乳粉直至60日龄;对照组始终饲喂牛奶至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寒战、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变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甲醇和水作为梯度流动相,在270mn紫外波长检测条件下,对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较满意的结果。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57%,标准偏差为0.2243,变异系
牧草对畜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对其他相关的产业也起到促进作用。牧草在中国的种植历史较优久,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牧草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在一些地区存在着错误的观点。为此
1963年,英国营养学家Tilley和Terry首次提出了反刍家畜两极离体消化试验法。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被认为是间接测定饲草常规体外消化率比较可靠的方法。该方法省时、省力,不需大
目前的学生不会质疑,不能说是学生"笨",而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是否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问"为什么"。有些老师设疑的本领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样主导的
24头21日龄仔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4头,分别于21、27、30、33、36、42、49日龄由颈静脉采血,每次2头,公母各一;试验组10头,分别于30、33、36、42、49日龄从颈静脉进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