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系统性硬化病21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男性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5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并确诊的21例男性和56例女性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甲襞微循环图像。

结果

男性SSc患者病程[24 (12~ 60)个月]明显短于女性[48 (25~ 120)个月],且男女两组患者SSc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40,P= 0.004),男性患者以弥漫性皮肤型为主,女性以局限性皮肤型为主。男性患者首发症状雷诺现象的比例显著低于女性患者,而皮肤紧硬比例又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均P < 0.05)。男性SSc患者心功能不全、肾脏受累发生比例及mRSS评分均高于女性,而女性患者雷诺现象表现更为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女性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96.3%)高于男性患者(72.2%,P < 0.05)。男女甲襞微循环图像半定量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巨型管襻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男性SSc患者病程短,进展快,以弥漫性皮肤型居多,心脏及肾脏损害多见,皮肤紧硬程度高于女性SSc。

其他文献
目的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优于传统的糖皮质激素,但口服普萘洛尔可导致系统性并发症。局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成为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如局部外用0.5%噻吗洛尔滴眼液、0.1%噻吗洛尔凝胶、普萘洛尔纳米水溶胶等。另外,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软膏、局部注射药物以及联合不同波长激光等均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选择。本文简要综述婴幼儿血管瘤
摘 要: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真实感和互动性,实验、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创新。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建立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应用到采矿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提供实践教学平台。通过采用互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线上实践教学,可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成果,不仅减少了教师、学生的工作量,降低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健康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Ⅰ、Ⅲ型胶原蛋白α1 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α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沙利度胺抗真皮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正常真皮成纤维细胞,选用第4代成纤维细胞用于后续试验。细胞分为3组,分别用10-3、10-4、10-5 mol/L沙利度胺处理,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仅用DMEM培养基处理)。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皮秒激光是应用于皮肤科的最新激光技术之一,主要用于皮肤科色素性疾病、痤疮瘢痕、光老化等方面治疗。因其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停工期短,已在国外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皮秒激光目前主要包括532 nm、755 nm、1 064 nm的激光。我国对于皮秒激光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总结皮秒激光治疗皮肤科疾病的原理,并简述其在太田痣、痤疮瘢痕、文身、光老化等方面的应用。
期刊
摘 要:生物信息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已成为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生物信息学的教学提出了新层次、高水平的要求。本文综合分析了生物信息学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以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设教学平台及完善考评方式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生物信息學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为
期刊
期刊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衬比分析(LSCA)技术无创性观察分析和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后末梢血流改变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探讨气温、年龄、性别因素对末梢血流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47例SLE患者第1次就诊时的天气温度(≥ 20 ℃组和<20 ℃组)、年龄(< 20岁、20~ < 40岁、≥ 40岁组)、性别及血尿常规、补体、抗体免疫学检查等临床资料,依据SLEDAI评分法进行病情评估,与LSC
摘 要:科学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对传统教育模式做出一定革新。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PBL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旨在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和探究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本文分析和探索新媒体平台、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并将PBL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于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中,使三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