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村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与24年前集贤村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流行情况进行对比,评估干预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全村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流行情况进行了普查,采集部分学生血、尿、等样品进行测定并进行了智商水平的测试.结果集贤村村民甲状腺肿大率从1979年的74.0%下降到2002年的18.6%;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79年的77.94%下降到2002年的833%;地方性克汀病人数1979年为145人,2002年为80人,均为24年前诊断的老病人,近24年来未见新发克汀病患者;人群尿碘均数从1979年的168.00μg/gCr增加到2002年的327.43μg/L;从1979年到2002年,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显示出高智商所占的比率明显增高,低智商所占的比率明显降低的态势.结论通过多年的碘盐干预、口服碘化钾以及注射碘油等方法,防治工作效果显著,对改善人群碘状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89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及干扰素(IFN-γ)的基因型,并结合HLA配型情况,比较各基因型别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在HLA-DR错配的情况下,TNF-α和IFN-γ等位基因为高分泌型者,其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分泌型者高(
目的从人胃癌组织中克隆新的相关易感基因.方法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PCR技术得到了扩增片段,将其克隆、核苷酸序列分析,并将序列在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利用Northern 杂交、多组织Northern及基因表达系列分析了所得基因片段的组织表达谱.结果获得1条533 bp带有poly(A)尾的 cDNA片段,可见加尾信号AATAAA.与GenBank基因数据库同源比较,该序列未见与任何已知
目的探讨表达人乳头状瘤病毒6b型(HPV6b)L1-E7嵌合蛋白的减毒沙门菌诱导小鼠粘膜及系统免疫反应的可行性. 方法对重组减毒沙门菌S.BRD509/pTETnir15-6bL1E7体外厌氧诱导其表达,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的 L1-E7蛋白.此重组沙门菌经滴鼻和口服联合粘膜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方法及足垫肿胀试验分别检测免疫小鼠血清及阴道冲洗液中特异性抗体和DTH反
目的为准确掌握克山病发病消长趋势,科学指导和评价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按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T78-1996进行.结果全省共有慢型克山病709人,患病率为0.53/万,新发慢型克山病61人,发病率为0.46/10万,新发亚急型克山病1人,发病率为0.007/10万;11个监测点所在县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0~2.33/万,发病率为0~2.69/10万;11个监测点共监测5 602人,检出潜在型
1991年以来,在云南省的7个地、州19个县30个乡(镇)35个行政村连续发生了55起不明原因的猝死病情,累计猝死199例.据调查该病在发病上具有:①病情集中地发生在7~8月;②突然发病,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不典型;③多发生于青壮年,且女性多于男性④)病区多分布在卫生条件差的山区和半山区;⑤有明显家庭聚集现象.经心肌形态学及病原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这种发生在云南的不明原因猝死病情,是由肠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