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浓度和形态比例对水曲柳幼苗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以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在东北林区广泛种植,因而其培育近来日益得到高度重视.在水曲柳的种植区域内,尽管林地内凋落物丰富,但该地区气温低,冬季长,氮素矿化速度低,氮素供给显得不足.本研究采用沙培的方式,在为幼苗提供完全平衡营养液30 d后,对幼苗进行4种不同的氮素浓度(1、4、8、16 mmol*L-1)或5种氮素形态(NO-3-N和NH+4-N)比例(0、25%、50%、75%、100%)的处理.氮素浓度处理使用NH4NO3,氮素形态处理中NO-
其他文献
以砂培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不同浓度NaCl(50、100、150、200、250mmol·L^-1)和Na2CO3(25、50、75、100、125mmol·L^-1)胁迫处理,以1/2全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一项重要的课程评价制度。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也陷入了地位边缘化、公平性受到挑战、合理性
细胞的物质运输无论对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很重要。但内地的主流《微生物学》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编写存在不足,已经不符合新世纪的大学教学需要,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本文
以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和黑麦(Secale cereale)、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栽培二粒小麦(T.dicoc
利用气象台站的常规观测资料,依据植物生长模拟理论,以d为步长,建立了湿地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植被生产力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子模块: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干物